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晨山資本」(ID:chenshancapital),作者:晨山資本,36氪經授權發布。
萬物互聯將帶來IT和IoT爆發的行業大趨勢,但和其他To B創業領域一樣,「快」並非其中顛撲不破的真理,「比慢比專業」甚至是To B創業者更難得的追求。
晨山資本投資的優鍩科技自成立以來,在產品上經歷了從IT運維+可視化到物聯網可視化再到數字孿生的發展,但始終專注於匯聚運維大數據,構建現實數位化基礎設施的虛擬映象、全息地圖,致力成為認知和管理數位化世界的核心平臺。
不久前公司剛剛宣布了新一輪融資,我們和優鍩科技CEO陳傲寒聊了聊他的To B「慢行先至」方法論和操作指南,數字孿生對構建數位化新世界的獨特價值,以及最後的保留節目「傲寒薦書」。閱讀愉快。
陳傲寒:我們是這麼理解願景和使命的——使命是講我們做什麼事,和業務更相關,願景是講我們要成為一家怎樣的公司,和企業文化更相關。我們的使命是「讓人們更好地認知、管理和創造數位化新世界」,可視化也好,數字孿生也好,其實都是達成這一使命的具體手段和業務形態。
以「科學的方法,藝術的創造」為願景,而不是追求成為行業最大,或者活多少年,是因為我們並不以體量和壽命來衡量公司是否成功,這些只是成為一家好公司之後帶來的自然結果。我們要努力做到的是:能掌握和踐行科學的方法,能追求並實現藝術的創造,以在這兩個維度上能達到的水平、境界和能創造的價值來衡量自己。
企業存在的目的並不是生存本身,貢獻自身的獨特價值、創造更美的新世界才是目的。因此我們願景的完整表述其實是「以科學的方法,做藝術的創造,實現以人為本的美好未來」。
陳傲寒:創業方向的選擇,主要還是基於三點:一是行業有沒有大機會和廣闊的成長空間;二是有沒有創新想法,能不能創造獨特價值;三是創業團隊是否適合和擅長做這個事情。
我們的創業團隊來自IT運維和圖形技術兩個領域,各自都有很多年的行業積累。創業之初,看到的主要初始機會是IT架構的規模、複雜性和數據多樣性讓IT管理有了建立基於數據的全景虛擬視圖的需求,並進而意識到IoT萬物互聯階段,這些問題將更加突出,在數位化空間裡對現實世界實現虛擬重構,基於大數據和可視化進行管理將成為必需項,這其實就是「數字孿生」了,只是當時這個詞還剛在國外出現。
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這個方向完全符合三個判斷點:一是萬物互聯將是未來幾十年最大的機會,空間廣闊;二是我們以構建數位化世界全息模型的可視化管理思路,能創造未來需要的、更好更高效的管理平臺;三是我們在第一代物聯網「IT系統」管理領域以及圖形化技術方面積累的經驗和技術,讓我們有能力承擔使命,實現願景。
陳傲寒:晨山資本是目前我們碰到的在物聯網領域專業性最強的投資機構了。物聯網產業生態很複雜很長尾,晨山對整個產業鏈各個環節、各個領域的企業和業務都有深入的接觸,建立的「感知-認知-預知」數據閉環的全景式產業邏輯非常獨到。
在和晨山的交流過程中,一方面感覺到在理念和專業追求上很契合,另一方面我們發現晨山的行業視野對幫助我們開闊思路、啟發創新和驗證想法都很有價值,這是我們選擇晨山的重要原因。事實上,在我們當前新的關於物聯網生態平臺的重要戰略規劃中,晨山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陳傲寒:從IT的3D數據中心可視化,到2D架構可視化,到基於IT架構模型的運維數據中臺,再到IoT的可視化PaaS平臺,和數字孿生可視化運營平臺,我們的產品從最初的一個數據中心3D可視化的切入點,由點到面,從淺入深,已經建立了立體化、平臺化和PaaS化的數字孿生產品體系。
產品似乎變多變厚了,但其實從第一個產品開始,我們始終是在做一件事,就是匯聚運維大數據,構建現實數位化基礎設施的虛擬映象、全息地圖,成為人認知和管理數位化世界的核心平臺。
只是這件事太大,必須聚焦資源,控制野心,把握節奏,從一個點做起,先做小而美,確保成為細分領域的第一名,再做大。做大的過程中,我們也努力把一個平臺級的大產品,做成解耦的一個個細分產品,每個產品都有獨立價值,相互聯動又能構成統一體系。而且每個細分產品都是開放的能力節點,既能和我們自己的產品,又能夠和外部其它產品整合使用,還能夠以API形式對外賦能。
比如我們的3D數據中心可視化系統,不僅是獨立的產品,也已經成為多家國際大廠管理軟體中的數據中心可視化管理模塊,和它們的產品有無縫整合;再比如我們的2D架構可視化系統,既可以作為IT運維的可視化作戰地圖,又可以和我們或第三方的架構資產管理系統整合,成為企業級的EA(企業架構)管理工具;再比如我們的ThingJS可視化引擎和中間件,既為我們自己的數字孿生產品系列提供底層可視化能力,同時又通過PaaS來賦能給所有物聯網生態裡的廠商、集成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關於對未來世界的期待,從世界本身來說,肯定將是一個萬物互聯、萬物智聯的數位化世界,我們所努力做的,是通過自身的努力讓這個世界更人性化,更美好。
從產品的角度來說的話,我們希望我們的產品家族,能形成一個開放的能力節點網絡,每個節點都是明星產品,而且我們的產品星座能和業內的優秀產品相互呼應,繁星滿天,共同閃耀。
陳傲寒:IT+IoT,創造數位化的新世界,是要將萬物互聯的整個世界變成IT系統的外設,從而實現高效、優化的資源配置。我們做這件事越久,越意識到萬物互聯場景的碎片化和長尾化的特點。
單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深入覆蓋到所有的行業和場景的,而我們已經建立的數字孿生的能力又確實是這些場景都需要的。這就需要我們以開放的姿態,成為能力網絡中的一個開放的、廣泛連接的能力節點,將我們的能力輸出給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讓他們能夠整合到他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中去,更好地服務於多樣化的數位化場景。
現在平臺上已經有十幾萬用戶,讓我們可以觸達上千種形態各異的物聯網場景,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觸達上萬個生態夥伴的管道,不但可以將我們已經成熟的物聯網可視化能力賦能給他們,還幫助我們發現了新的機會。
即通過這個平臺實現物聯網場景化的知識資源、軟硬體資源的優化配置,解決最前端實踐者在滿足多樣化、碎片化、長尾化的物聯網場景需求時最頭疼的問題,讓萬物互聯能夠更好更快地落地。
陳傲寒:我們在銷售和渠道管理方面也只是平平,離「出色」還有很大距離。銷售是企業價值兌現的引擎,推動產品的進步,拉動服務的改善,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To B企業銷售能力的打造,也是個「比慢比專業」的事情,要建立專業的銷售隊伍和渠道體系,關鍵是選擇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科學方法論,按照方法論訓練和實踐,不求速成,耐心+堅持,科學方法+不懈追求,就一定會不斷提高,逐漸從平凡走到「出色」。
陳傲寒:因為在這個細分中走得早,從0到1,自然在產品、技術和市場上有先發的優勢,但說到核心競爭優勢,其實不謙虛地說,我覺得是戰略眼光、勇氣和耐心。
我們是很重戰略規劃的一家公司,做To B生意,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走到哪兒算哪兒,是很難有長遠成功的。也正是因為持續做戰略復盤和長遠規劃,讓我們能不斷發現大方向下的一個個相互關聯的細分藍海。而要從0到1,開闢藍海,需要戰勝做眼前生意的貪婪,和對未知世界的恐懼的勇氣,更需要有忍住寂寞、熬過無人區的耐心。
這都是說說容易,做起來很難的事情。我們做得談不上多好,但創業這些年來的不斷踐行,讓這些能力逐漸開始「上身」了,在「比慢比專業」的To B路上,這可能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陳傲寒:我們創業的前五年,基本上都是「SB時期」,大多數人都覺得IT的可視化和全息地圖有些邊緣,似乎不是剛需,又沒有對標的國際大廠,對長期發展存疑。
能經歷「SB時期」是幸運的,「SB時期」才能孕育偉大的公司,給了我們從0到1開拓藍海,佔據細分根據地的機會。可惜的是,「SB時期」已經過去了,不管是在IT運維領域,還是在IoT物聯網領域,大家都已經意識到了數字孿生全息地圖的重要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友商開始進入這一領域,市場上也出現許多我們的模仿者甚至抄襲者。
可以說,「關鍵時刻」已經到來,市場放量成長,更多玩家進入,未來五年都將是市場競合的「關鍵時刻」,在數字孿生這個賽道上,第一階段的贏家將脫穎而出。
陳傲寒:「少才是多,慢勝於快」,以我現在的水平,還沒辦法幾句話說清楚這八個字,所以前後在公眾號上寫了五六篇文章來闡述,大概有兩萬字。基本上想說的都在裡面說了,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讀,雖然篇幅不短,但還比較實在,To B創業者應該會有共鳴。
關於優鍩自己,我們的每個產品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都會儘量按照《慢行先至》裡面提到的「五度三見」(五度:穩度、粘度、滑度、廣度、速度;三見: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不斷調適和校正產品的定位、方向和階段性重點。雖然我們水平和資質有限,但基於「五度三見」的慢思考、慎行動,還是讓我們少走了不少彎路。「天下武功,唯慢不破」,要達到這個境界,我們還需努力。
陳傲寒:應該對硬核的戰略和執行沒有什麼特別的影響,和成功與否的關係也不大,但對建立更活潑、更有趣、更人性化和更追尋意義的團隊氛圍和企業文化是有幫助的。
優鍩是很希望團隊的小夥伴們能多看點兒書,多親近些藝術的。文學和藝術,都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是在日常生活之外追求美,追求意義。有了這種追求,也許事情外在看來還是同樣的事情,但其中有不一樣的體驗和不一樣的意義。
陳傲寒:「傲寒薦書」現在主要分享些創業感想,很少薦書了,有些名不符實。最近讀和在讀的書有《藍海轉型》《理念、制度、人》《代碼經濟》《數學與人類文明》《仁者無敵:林肯的政治天才》《100:科幻之書》和《恐懼本身》。也因為最近世界的變化,在重讀《未來簡史》《今日簡史》和《羅馬人的故事》。
另外特別向大家推薦幾本關於物理科普書,《現實不似你所見》《時間的秩序》《時間重生》,是去年讀的書裡覺得最出色的幾本。
>>>
晨山資本成立於2016年,是寬帶資本生態中專注早期創新的投資平臺。晨山資本重點投資於「數據驅動的產業網際網路」主題的創新企業。晨山創始團隊深耕TMT行業投資十餘年,已經投資了包括美團點評(03690.HK)、朗新科技(300682)、分眾傳媒(002027)、亞信科技(01675.HK)、同盾科技、塗鴉智能、零氪科技、G7匯通天下、富數科技、達觀數據、雪浪數制、韜潤半導體等眾多優秀創業公司。歡迎投遞商業計劃書:start@chenshanca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