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傳說女媧和伏羲之間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媧出現站在大地上,這位是傳說中人類的祖宗,雖然盤古比她更加古老,但是給予我們生命的卻是這位大神,傳說中人類是女媧仿造自己的模樣,用泥土製造出來的,她又被稱為媧皇等,歷史記載女媧氏。這裡要說一下,華夏民族是古時候漢族的稱呼,也就是說華夏民族實際上就是指漢族的。
女媧創造了男女,就是性別這個概念,然後創立了婚姻制度,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之後她更是補天。我們要說一下為什麼神話傳說中的女媧會是女性形象呢?因為在那個時候,人類社會不發達,生產工具落後,人員缺少,這就導致了女性生殖的高貴性,因為新生命是一切的希望,所以那個時候是母系社會。她是華夏族的母親,創造了生命,又擔負起守護生命的責任,在人間被尊稱創世神或者始母神,又因為她開創了婚姻制度,所以也被傳為婚姻女神。女媧補天的傳說則是因為傳說中的火神祝融與水神龔工,兩位大神大戰。
最終共工落敗,但是卻憤怒地撞倒了不周山,不周山在神話傳說中是擎天之柱,支撐天不落下,被水神撞斷後,天下大亂,大自然的大災害頻頻爆發,萬物的生死存亡之刻,女媧採集五彩神石補天,而後來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就是一塊花果山上的五彩神石吸收天地日月精華蛻變的。女媧治水這個神話實際上指的就是治水,是的,女媧補天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治理水患,對於從事農耕文明的華夏來說,水患的治理是歷來被關注的重要事件,所以女媧補天的傳說,折射出來的,就是母系時期的人類,在自己女性首領的帶領下,進行大規模的治理水患的歷史,而這大規模的早期治水也體現了女媧時代的華夏民族,母系社會農耕文明的繁茂。
在神話中,伏羲與女媧氏是兄妹,兩人相婚,生兒育女,伏羲也曾被尊稱創世神,在神話記載中,伏羲有神聖之德,團結並且同意了華夏各個部落,並且定都在陳地,封禪泰山,也是伏羲創立了傳說中的神話生物——龍,作為華夏民族的圖騰,自此華夏民族稱為龍的傳人。伏羲根據天上的雲彩,四季的變化,萬物的繁衍創建了延續至今的八卦,他還根據蜘蛛結網,創造出漁網,用於捕魚打獵,還有就是結繩記事,不過我們現在很難理解,你在打滿繩結的繩子上找到你幾天吃的什麼飯的情景……
女媧創建了婚姻制度,伏羲則創建了嫁娶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度,並且實行了聘禮這個概念的詞語,神話傳說中,他立下規矩防止亂婚與近親結婚,使得華夏民族延綿至今。伏羲八卦開啟了華夏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而捕魚則提高了生產勞動力,並且教馴野獸,發展出家畜的概念。他還發明了樂器,將音樂帶入人們生活。
伏羲部落出現在女媧部落之後,這本質上代表了新舊社會的交替,即母系氏族漸漸轉變成父系氏族。實際上關於女媧與伏羲的神話,有很多紛議,一方面說伏羲出現在女媧之後,但也有神話說伏羲用太極圖開天闢地,創造萬物,我們僅取廣泛認知。不管怎麼樣,伏羲和女媧是我們中華民族心中的精神支柱。至於之後的事,下次再來聊一聊。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