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X光片 所有家長注意!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1-01-10 澎湃新聞
這張X光片 所有家長注意!

2021-01-08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假期臨近

孩子們在家盡情撒歡

家長們又該忙裡忙外了

一個沒看住

孩子就可能把小物件塞嘴裡

卡~住~了

1月6日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耳鼻喉科急診

就來了這樣一位小患者

一個6歲的女孩在抬頭玩硬幣時不小心把一枚5角錢硬幣吞入口中,據孩子自己說「感覺硬幣卡在嗓子裡」。小患者來到急診室的時候剛好是白班夜班交接的時候,白班醫生石林副主任醫師、李耀成醫師立馬決定先不下班,等候患兒的胸片檢查結果。

胸片結果顯示一枚亮晶晶的硬幣卡在食管入口處。當時患兒禁食水時間不夠,且無法配合胃鏡。假如做全麻手術,疫情期間患者需要行兩次核酸檢測和一次肺CT檢查,那等到住院手術至少得2天!對於一個6歲的孩子,食道裡卡著硬幣兩天,疼痛不說,不能吃不能喝,甚至隨時可能發生窒息,這個風險是非常大的。這時候石林副主任醫師和夜班邢雙春副主任醫師決定為孩子試行Foley管法取食管異物。

Foley管是用於體腔引流的一種導管,其導入端有一彈性氣囊,將導管置入食道內越過異物後按所需大小充氣,氣囊膨脹後拉出導管可順勢將異物帶出。此法具有很多優點:第一,操作過程安全,器械簡單;第二,操作時間快捷;第三,無需全麻。是取表面光滑異物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在操作之前,邢雙春醫生仔細測量了孩子異物的距離,估測了食管粗細,確定了氣囊充盈的體積。在取異物的過程中,患兒因為恐懼不配合,哭鬧非常厲害,為了防止誤吸嗆咳,取出過程中採用頭低位。王鑫醫生、李耀成醫生一個按住腿部,一個把住頭部,石林醫生經患兒鼻腔將Foley管插入食管後固定,由邢雙春醫生向氣囊打氣後,石林醫生快速拉出Foley管,然而由於異物嵌頓較緊,第一次下管「撲了個空」。二人一商量,決定向氣囊中注水後再試一次,第二次,四位醫生嚴密配合,當水囊拉到食管入口時,明顯感覺到了阻力,石林醫生果斷一拽,伴隨孩子哇的一聲嘔吐,一枚硬幣撞地發出清脆的一聲,在場的醫生一起鼓起掌來。

取出異物後,孩子生命體徵平穩,在急診室留觀了半小時後離開醫院,在離開之前,家長感激的說「謝謝你們!真的多虧了你們!」

大連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宋偉表示

僅去年一年

他們科做的取異物手術

超過百例

紐扣、筆帽、螺絲釘、磁鐵

……

鼻腔裡的異物五花八門

由於患兒年齡較小無法準確表達

個別患兒甚至誤診

把鼻子流黃鼻涕

當鼻竇炎治了兩年

前不久家長帶著6歲的兒子前來就診。家長說孩子從4歲開始突然鼻塞、流黃鼻涕,一開始診斷為鼻竇炎,這斷斷續續治了兩年了,炎症也不見好。孩子總是說鼻子難受,堵得慌,實在遭罪。通過拍片子,醫生發現患兒的鼻腔裡有一個異物,卡在下鼻道後方。手術進行得很順利,醫生取出了一枚螺絲釘。患兒對於往事早已淡忘,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是什麼時候把這枚小東西塞進鼻孔的。

還有一位8歲的男孩,家長覺得孩子有鼾症,便帶他來到了醫院,一查發現患兒鼻子後方有一個東西,密度很高,應該是異物。家長矢口否認,說肯定沒有。可手術還是從患兒的鼻腔裡取出一枚紐扣。

據不完全統計

我國每年因食物異物所造成的

氣道梗阻窒息死亡的孩子

近3000名

所以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

很!重!要!

01

如何判斷寶寶異物卡喉?

1.表情痛苦

2.無法咳嗽

3.不能說話或臉色發青

4.幾乎無法呼吸

02

一歲以下嬰兒如何急救?

1.寶寶頭朝下,一手支撐頭頸部。

2.如異物沒有吐出,立即將孩子另一手在背部肩胛骨中間拍五次。翻過來,以食指中指快速壓迫嬰兒胸廓中間位置,重複,直至異物排出。

03

一歲以上兒童如何急救?

1.站或跪在寶寶身後。

2.雙手放於臍上兩橫指處,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頭。

3.快速連續用力向內上方衝擊,直至將異物排出。

04

如何預防異物卡喉?

1.1-3歲兒童不宜進食果凍,花生及堅果類食品。

2.給孩子吃帶核的水果時,把果核取出。

3.不要讓孩子在跑、玩耍、嬉鬧的時候吃東西。

4.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強制進食。

5.及時糾正孩子將小玩具含入口中玩耍的不良習慣。

6.注意孩子進食時姿勢,避免躺在床上吃東西。

7.孩子吃東西時,家長應該在身旁看護。

新聞大連 (微信號:dltv8811)編輯製作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常婷

部分文字綜合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婧琦 燕子

美編:孔德成

主編:曲茜

有料·有用·有溫度 新聞大連





速看!事關大連新冠疫苗接種遼寧最新要求:14+7再+7!重要電話!隔離必備!最新通知!儘量「工作地休假」這頓飯,吃的人手抖,看的人心疼!大連市公安局通報!

原標題:《這張X光片 所有家長注意!》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