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老祖宗的識人術,有無道理?

2021-01-08 歷史科那些事兒

俗語是流行於民間的慣用語和口頭常用成語,這種根植於農耕文明的文化形態,流傳至如今,有人覺得有一些道理,有人覺得絲毫沒有根據。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既成的觀念和文化現象也一樣,生活中某些俗語既形成,對於認可它的人來說自有其中的道理。

相由心生這個詞我們都很熟悉,意思是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在的品質,通常會通過面相表現出來。中國古代有一種職業叫做相士,他們專門通過觀察人的相貌和生辰八字,來預測人的運勢和前程。在這種文化氛圍下,其實除了相士,就算普通老百姓,也總結了一些普遍的識人方法,如「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

此話意思通俗易見,是說耳朵大的人比一般的人更有福澤,他們要麼富貴要麼長壽,而眼睛長得長斜狀的人,或是喜歡拿斜眼看人的人,心術和行為極有可能不正。這種典型的以貌取人的說法,在眼界開拓的現代人看來,顯然是不對,但很多時候我們無意識觀念卻悄然影響著判斷。

耳大有福,至今很多農村老人還深信不疑,可是讓他們解釋為何耳朵大的人更有福氣時,又說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來。他們會回答這是老輩傳下來的經驗,然後舉一些生活中認為典型的例子。其實「耳大有福」這種認知的形成,完全根源於當時的社會環境。

古代是典型的小農社會,對於一個普通的小農家庭來說,土地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有限的土地要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如果是佃農,還要把大部分的產出作為租稅交給地主,一遇到天災和事故,家庭的抵禦能力十分低下。因此而知,古人大部分人的生活條件很糟糕,加上長期的勞作,農民通常瘦骨嶙峋。

而對於富貴人家來說,物質條件優渥,日常生活舒適,所以在身體素質上好太多了,他們白胖健康,耳大一定程度上指的是耳肥,有耳垂,這樣的人當然非富即貴了。再加上傳統文化中一些歷史人物的影響,例如道教創始人老子,及「大耳賊」劉備,更加深了人們的這種印象。

再說下一句,眼邪心不正,眼睛是心理的窗戶,眼睛流露出的神情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信號,大家覺得做了虧心事壞事的人,會有心虛眼神躲閃的表現,因此眼斜被認為「心不正」。

還是那句話,任何意識觀念的形成都會受到特定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化永遠在發生,對於一些老觀念還是理性對待吧,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說的啥意思?老祖宗的識人術
    這主要是與俗語的誕生來源密切相關,俗語本來就是誕生於普羅大眾的日常實踐中,於是也就很自然而然地被應用到實踐中,而人們的日常實踐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與各種人打交道,於是關於識人術的眾多俗語也就應運而生,這都是來自於古人們的生活總結以及理論世界。「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便是老祖宗們總結出來的一句識人俗語,它具體說的是啥意思呢?
  • 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原來「耳大有福」是有科學道理的
    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原來「耳大有福」是有科學道理的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耳朵大或者是耳垂大的人很有福氣,又或者也聽到過說一個人長相賊眉鼠眼的必定心術不正。儘管老話說,「相由心生」。
  •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分析問題,我們常用的步驟是由點及面,即通過一個小的方面來分析,進而覆蓋全面,找出問題所在。而在古時候,人們也是這樣來識人,只不過是通過人的外貌來識別對方。正所謂相由心生,古人認為一個人的外貌也能夠反映出其心理狀況。
  • 農村俗語:「耳大就有福,眼斜則心不正」,這句俗語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愛說:「耳大就有福,眼斜則心不正」,這句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呢?「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雖然是一句俗語,可是仔細分析一下還是有道理的。因為農村老人經歷過的事多,其生活經驗自然也是非常豐富,所以來說這農村老人還是有很大智慧的。
  • 「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老祖宗的人生經驗,並非迷信!
    人們相信命運的道理,說命運的好壞是與生俱來的,認為命運是在人們面相上呈現出來,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老年人喜歡通過觀察面相,來推斷這個人的福澤,也想出了很多相關的說法!有句俗語是這麼說的「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這意味著大耳朵的人有福了,而與別人交談時眼神不定的人,一般都是心眼比較壞的。
  • 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這句話其實是有科學道理的
    文/玉濁清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這句話其實是有科學道理的俗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的地位,俗語簡單易懂,生動詼諧,它雖然沒有詩詞歌賦那樣文雅的意境,但是簡單幾句,卻道盡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 識人俗語:「耳大就有福,眼斜則心不正」有沒有道理?該看一看
    導讀:識人俗語:「耳大就有福,眼斜則心不正」有沒有道理?該看一看過去人們覺得耳朵大的人就是個有福氣的人,最著名的就是三國時期的劉備了。《三國演義》第一回裡說到劉備的長相是:「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
  • 古人講: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古人識人的門道?有道理嗎?
    古人講: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古人識人的門道?有道理嗎?這是一個注重才華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顏值高的人,大多數時候會比醜陋的人更有機會。雖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對他人的印象往往是從第一印象開始的。
  • 民間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耳朵大就是有福氣嗎?
    民間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耳朵大就是有福氣嗎?老一輩人經常喜歡看孫輩們的耳垂,若是耳垂大,便會誇「這孩子長大有福氣」,這是老一輩人的代代相傳所得,但您要是問這些老人「緣何耳垂大就是有福氣呢?
  • 老祖宗的看相之術,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早知道少吃虧
    有很多老人會經常從面相上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福氣,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耳大有福眼斜不正的這個說法,我們先來說一下耳大有福,這句俗語主要源於如來佛祖
  • 老祖宗識人術:「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有道理嗎?
    俗話說:「相由心生」,通過觀察一個人的五官、形體,我們就能知道一個人的運勢如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看到那個人的耳朵比較大,耳垂比較厚的人,我們都會說這個人有福氣能成大事。,眼斜心有毒」,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 老祖宗識人術:「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有道理嗎?
    俗話說:「相由心生」,通過觀察一個人的五官、形體,我們就能知道一個人的運勢如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看到那個人的耳朵比較大,耳垂比較厚的人,我們都會說這個人有福氣能成大事。而那些長得賊眉鼠眼的人,我們就會覺得大多心術不正,比較滑頭,那麼接觸的時候就會小心一點,大家對這個觀點有什麼看法呢?現實這個社會我們一定要相信科學,但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一些經驗,我們可以學習借鑑,也是讓我們後人做一個參照。有句話叫做:「耳大必有,眼斜心有毒」,你知道什麼意思嗎?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啥意思?老祖宗的識人之道
    俗話說「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從字面意思來看,耳朵大的人肯定是有福氣的人,而斜眼看人的人心思歹毒,那麼古人通過耳朵和眼睛就能分辨一個人的好壞,老祖宗的識人之道,有道理嗎?人們認為耳朵與我們的腎臟有密切的關係,耳朵大就說明腎臟好,腎臟好了,那麼這個人的身體肯定就非常健康,不僅身強力壯,還思維敏捷,是有福氣能夠長壽的徵兆。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耳朵和其他器官有所不同,耳朵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小,反而是越來越大。這樣看來,老年人的耳朵都會比較大一些,耳大有福這種觀點這樣看來,也有人們對長壽的一種嚮往在裡面。
  • 「耳大有福,眼斜則心不正」,想不到這話有如此深刻的道理
    有時候我們看見一個人的耳朵比較大的時候,就認為這個人有福氣,所以老人們經常說的話耳大有福,慢慢就流傳下來了。另外一點就是看一個人的眼睛的時候,如果你覺得這個人的眼睛比較斜,感覺這個人心術不正。這些俗語在今天看來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要辯證的去看這些。
  • 農村老人喜歡看相,常說「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有什麼講究?
    導讀:農村老人喜歡看相,常說「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有什麼講究?農村一直流傳著很多有關面相的說法,並將其與福、禍、善、惡聯繫到一起,雖然看似毫無道理,但是農村很多人卻對此堅信不疑。就比如,農村人喜歡的面相裡,除了臉肥且圓外,他們還喜歡有耳垂,而且耳垂很肥大的人。從農村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中就可以看出來。接下來,筆者便來和大家聊聊識人方面的俗語,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看看這句話究竟有何講究?首先,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意思是耳朵大的人有福氣而且長壽,眼長得比較斜,或者是經常斜著眼看人的人心術不正,可能是壞人,很容易做出不法行為。
  • 「耳大是福」、「眼斜心不正」等的俗信有道理嗎
    「耳大是福」、「眼斜心不正」等的俗信有道理嗎民間俗信天命之說,說一個命運的好壞是與生俱來的,以為吉兇禍福都在人的面相上呈現出來。具體來講,有以下幾方面的說法:網絡圖片第一,以耳朵大小、厚薄斷定一個人是福大還是福小。俗以為,「耳大有福,耳小命薄」,並傳說古代帝王大都耳大垂肩;反之,耳小則為孤苦之相。同樣,耳有厚薄之分。
  • 俗語「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有道理嗎?古人的話是否可信?
    關於面相的俗語中,有一句是「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這句俗語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耳垂大是有福氣的象徵,耳垂大的人往往都比較有福氣,喜歡用斜眼看人的人,往往都不懷好意,是心不正的表現。古人為何說「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有道理嗎?先來說說「耳大必有福」這句,耳垂大是個比較令人羨慕的特徵,畢竟是和福氣聯繫在一起的。古人為什麼會認為耳大必有福呢?
  • 俗語「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有道理嗎?古人的經驗之談
    相比於這門學科本身的深邃,民間百姓則將其簡化,如同這句俗語「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便在民間廣為流傳。雖然過於主觀,但卻有理有據讓人信服。「耳大有福」的說法由來已久,而肥頭大耳更是被人們冠以富貴之相。而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不僅各種文學著作中都有提及,古代中醫也有相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人的五官都是人體的縮影,耳朵也不例外,不僅體現了人的體質,還與腎臟密切相關,所以又有「耳大腎健」的說法,認為耳朵能夠體現腎氣充盈。腎氣充足則身體強健,思維敏捷,是福氣長壽的徵兆。
  • 老祖宗的識人術:「嘴薄無福,眼斜必孤」,遇到這種人儘早遠離
    老祖宗在生活中總結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俗語,在咱們老家就有這樣的一句話,那便是「嘴薄無福,眼斜必孤」。這句話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識人術,他們認為嘴巴薄的人,一般不容易共處,沒有什麼朋友,生活中一定也是無福之人;斜著眼睛看人的人,是不禮貌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以德報怨,人家既然瞧不起你,你還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幹嘛,所以,眼睛斜著看人的人,必定沒有什麼朋友,註定孤單。老祖宗說的這句話,究竟有沒有道理?又有什麼依據呢?
  • 古代識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說的啥意思?
    古代識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說的啥意思?我們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平日裡免不了要和其他人打交道,所以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一淺顯的道理,我們的老祖宗在千百年前就意識到了,他們結合自己的經歷總結出了一系列識人辨人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