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方明,遼寧大連人,2013年正式成為國內職業賽車手,曾參加過國內各大賽車比賽,屢獲冠軍和亞軍。2017年,他創辦了大連飄移賽車俱樂部。2019年,他在庫倫旗沙漠英雄會越野組獲得了全國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馬達聲帶著一路風塵呼嘯而過,一場振奮人心的越野車比賽就此拉開帷幕。車場內賽車引擎的轟鳴聲、觀眾激情歡呼的吶喊聲,以及專業的賽事解說,譜成一曲跌宕起伏的交響樂,令人聽得過癮也看得過癮。今天,我們就隨著方明先生體驗賽道上的驚心動魄。
01耳濡目染,志存高遠
筆者:極限項目比較危險且在大連並不普及,您是怎麼接觸到這個行業的?您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成立了大連飄移賽車俱樂部的?
方明:在我童年時代,甚至於說嬰幼兒時代,我就開始與車結下了不解之緣。雖然這個行業在大連並不普及,但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賽車,一旦出現,便讓我目不轉睛。就像王菲那句歌詞「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我便無法忘記。當我還在蹣跚學步時,除了影視作品裡的車,什麼都沒辦法讓我更感興趣。兒時的啟蒙埋下了堅實的種子,讓我較早的明白自己的夢想是什麼。
但在2013年以前,我也只是個對越野賽車一知半解的發燒友,那一年才正式接觸賽車行業,成為了職業賽車手。自己埋頭練車的那段時光,是比較艱苦的一段時光,也正是這段時光,讓我更加堅定不移地在這條路上「奔跑」。成為職業賽車手後,在全國各地的比賽我參加了很多,獲獎也不在少數;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獲得了一些相關資源,剛好那段時間家裡的業務也比較忙,就回到了大連。可以說,賽車這個夢想在我的心裡生根發芽,漸漸變成了一股執念,而大連缺少讓我實現夢想的場地,我便萌生了成立大連飄移賽車俱樂部這一想法。
02始終如一,一往無前
筆者:極限項目訓練艱苦,付出的時間成本和財力成本巨大,是什麼讓您十年如一日堅持至今的?
方明:大概是幼時的冠軍夢吧。每個人年少時都曾信誓旦旦地說過一句「我長大以後要當科學家」類似這樣的話,我也說過。兒時剛興起四驅車玩具,我便對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從入手四驅車,到自己動手改裝四驅車,再到參加遼寧省兒童四驅車比賽。一路走來,我也立志要當一名職業賽車手,說到就要做到,要做也要全力以赴。
一往無前虎山行,撥開雲霧見光明。我知道對於很多人來說,越野賽車是一項艱苦又危險的運動,而且耗費的時間和財力成本巨大,所以我在練車的過程中也遭遇了一些非議。但這些對於我來說都不是問題,我熱愛極限運動,即使知道前路艱難我也會一往無前。現代人壓力大,有很多方式去宣洩情緒,吸菸、喝酒或者更多,但是我不喜歡,所以極限運動也是我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對於我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剛開始練車的時候,狀況慘不忍睹,訓練場地的每一個角落都撞過,有一次更是「傷勢慘重」:車壞了,自己也頭破血流。但當時第一時間是心疼自己的車,馬上先去修車。一夜未眠,凌晨五點的時候去加工廠等著開門,修零配件,重新組裝,繼續練車。十次不行就二十次,兩天不行就二十天,直到自己達到理想水平,才想起自己受傷了。可能在追夢的過程中並不覺得受傷是種痛,反而是一種快樂,越挫越勇。
生無所息,鬥無所止。極限運動是我從兩歲到三十二歲一直堅持的事,也是未來會持續堅持的事,我永不言棄。
03引申觸類,推廣東北
筆者:東北地區的賽車文化較為落後,大連地區的賽車行業也是剛剛起步,影響力並不廣泛,您對俱樂部的未來有什麼期盼?
方明:大連飄移賽車俱樂部現在已經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賽車俱樂部。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在東北都是名列前茅。但是這個行業在大連並不普及,我希望是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體驗賽車帶來的刺激與快樂。
在未來幾年內,也希望自己的俱樂部可以形成規模,擁有自己的賽車場,組成像車隊一樣的規模。比起個人賽,我更喜歡一個團體並肩作戰,取得共同的勝利,也希望未來會有機會形成這樣的團隊。俱樂部可以做一個領頭羊,在東北地區極限運動也可以推廣開來。在我想法裡,做任何事都要做到至臻至美,而且我始終相信,最後能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一定不是體力最佳、體能最好的,而是死都要登上去的人。
當然,對於極限運動,也許還會有人擔心極限運動的安全性,其實並不必太過焦慮,我們現在俱樂部所有的賽車機械設備,都是全世界最好的,是有國際認證的。而且關於賽車項目,門檻最高的便是安全限制,可以說賽車場上受傷的人是很少的。
後記: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追求夢想的道路是艱難的,但是方明先生從不畏懼。他堅持每年高強度不間歇的訓練,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力求在賽車場上做到最好。很多人只看到賽場上那風光的一小段時間,何曾在意賽車手在背後是付出了怎樣的艱辛?而「天道酬勤」四個字,確實完美詮釋了方明先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