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與愛情,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詞,可現實生活中,它們卻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如果把愛情比作是一朵嬌豔欲滴的鮮花,那麼金錢就是滋養花朵的一片土壤。土壤不夠肥沃,花又怎能開得豔?
誠然,花質有好壞。好比生在石頭縫裡的天竺葵或屈曲花,又譬如傲在寒冬裡的臘梅。本人的觀點也不是攬盡全部的愛情價值觀。凡事都有稀疏厚薄,美醜雅俗。今有所指,皆是以社會之大眾亂象為根基。
前段時間,聽到家鄉傳出來的八卦:說村裡的村花丟下四歲的兒子與老實巴交的丈夫,跟一個做地皮生意的有錢人私奔了。這樣的事在我們鄉裡也不是頭一回聽說,所以那股新鮮勁也維持不了多久。只是剛開始大家都向著那個男人來指責那個女的。時間長了,又慢慢將矛頭轉過來,說那個男的守不住老婆掙不了錢,實在沒用。
到底那個男的有用還是沒用,暫且不去討論這個。我只想說的是,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有欲則求,無欲則亂。欲即欲望,人與人之間的欲各有不同。
說白了,欲是本能之下,各取所需。不同年齡段的欲望和不同身價背景人的欲望一旦引發,便有了不計倫理道德的亂。哪怕成了眾人閒言碎語裡的有的之矢,亦是亂得理直氣壯,氣壯山河。
我見過拋妻棄子追隨闊太的男人,也有過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的女性朋友。這是個物慾橫流導致情無定數的繁華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路子。或近或遠,或長或短。
愛情貫穿人類的始終,卻始終不能忠於人類的情感。在七情六慾面前,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需要什麼做。可一旦在金錢的誘惑下,道德,倫理,正經和高尚統統成了下酒菜。
一個被愛情拋棄過的女人曾經這樣對我說:
「後來的日子裡,遇著自己喜歡的,精神滿足了卻物質匱乏。遇著不喜歡的,卻處處能給我一生都難以企及的物質上的追求。最後我的選擇是,輸了感情沒關係,別連最後的生存也輸了。在我眼裡,愛是情,情是欲。愛沒了,欲卻是永遠離不開肉體的邪物!」
在這個從來不缺濫情的時代,我自然聽得出她話裡的無奈。
那麼,如果想要不辜負家人,自己和所有希望自己好的人,在一段感情還未開啟之前究竟要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聰明的人應該這樣選擇:
要將愛情的情排在第一位,愛情的愛其次。愛無處不在,情卻不無處在。一個有情的人,自然會努力,然後才有金錢的鋪墊。而單單一個愛是解決不了一日三餐的。即便兩個人走到最後,倘若愛沒了,情還在。情沒了,愛情便灰灰湮滅。如此一來,在充分的物質條件下才有精神寄託。否則,空嘮嘮的愛情,要多乏味有多乏味!
結束語:
對於愛情這檔事,我一生都在渾然無知中度過。在金錢與愛情面前,也曾遇到過兩種截然不同的版本,但結局都是一樣。一個人一旦為愛做出抉擇,自是生死相依,誰也擋不住;倘若舉步維艱、進退兩難,又有不輕易做出抉擇的道理,理不理解那是旁人的事。
就事論事,在我腦子裡,人人都有一種錯藏在愛的背後。沒有錢能衡量的感情,也沒有誰願意讓青春貧窮一輩子。
錢在某些方面可以被人唾棄,可對於談婚論嫁的人又是必須要擁有的物質。因為錢不代表一個人的能力,但沒錢就是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