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2021-01-13 晴風情感

文 |晴風

圖 |網絡

有人說,這世上最聰明的人,並不是會說話的人,而是會閉嘴的人。

是啊!我們很多人總是學著如何說好話,卻忘了其實閉嘴也很重要,而這世上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都會做好三不問。

01 不問閒事

首先,他們不會隨便去問一些閒事,對他們來說問閒事沒有任何意義,於是面對任何閒事,他們都會選擇閉嘴。

比如有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們一些閒事,或許他們就會聽一聽,也絕對不會發表意見,更不會輕易做出評價。

比如有的時候,明明有一些閒事八卦,他們卻從不去問,對他們來說,這是被人的事,自己這樣去問,去說,很不好,很沒有教養,於是他們從不會去問。

豐子愷說: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是啊!當我們心中裝的閒事多了心就變小了,很多的小事,對我們來說都是大事,就很難度過了,可若是向我們心中不裝閒事,而是只是管好自己,那麼我們的心自然而然也就大了,那些大事,都會輕易化解成了小事。

所以說,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如何想很重要,我們面對閒事的態度很重要。

你總是好奇這些八卦,總是去探聽一些八卦,那麼我們的格局也就是註定很小,始終在這些八卦中,可若是我們從不去管這些事,而是管好自己,做好自己,我們就會不斷提升自己,最終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

禪詩中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是啊!也就是說,心中沒有那些瑣碎的閒事,其實是最好的時刻,也是一個人最好的心境。

想要做一個聰明人,就不要去問那些和自己無關的閒事了。

02 不問曾經

蘇軾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每個人都是行人,我們行走在人世間,感受著每一處的風景,享受著每一次的生活。

可是不管如何我們始終要明白,人生就是不斷前行的過程,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過去的路,我們已經走過,就不要耿耿於懷,可是現實中,有很多人放不下曾經,總是生活在曾經中。

他們後悔曾經做錯的事,後悔曾經青春年少的自己,更後悔曾經什麼都不懂的自己。

於是他們總是陷在對過去的悔恨中,而看不到眼前的風景,看不到眼下的生活。

其實對於過去有些事該忘記就忘記,不管是美好的,還是不幸的,其實都是我們人生走過的路。

美好得值得我們去懷念,不幸的我們從中總結出經驗,讓以後可以做得更好,這才是過去的意義。

我們更要明白正是有了過去的這些事,我們才會成長為今天的這樣。

所以對於過去,能忘記的就忘記,而對於別人的過去,也別去問。

03 不問未來

聰明人,他們不僅不問過去,更不問未來。

對他們來說,未來是未知的,即便問也是不確定的,重要的是,過程中,變化太多了,誰都不能保證一成不變。

比如我們今天遇見了一個戀人,我們想和對方過一輩子,卻又怕對方以後會拋棄我們,於是我們問對方,會不會愛我們一輩子,對方說愛,我們就覺得有安全感。

但其實,我們應該明白,不是對方說愛,就真的能夠愛我們一輩子,就連我們自己都沒辦法保證對對方的愛,怎麼能要求對方保證自己的未來呢?

重要的是,生活是不斷變化的,我們誰都不能改變這些變化,我們誰也都不能保證這些變化不會發生。

所以與其追問未來,倒不如學著閉嘴。

我們要明白,這樣的問題,沒有任何意義,這樣的問題,改變不了什麼。

04 聰明人,很現實

其實,一個真正的聰明人,從不去問這三件事。

對他們來說,過好自己就好了,別人的閒事,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不該去操心;

對他們來說,過去已經過去了,我們誰都不能改變過去,即便過去很不堪,也改變不了什麼,與其這樣,倒不如不問;

對他們來說,對於未來,我們書都不能保證,我們不能保證自己一生不變,也不能保證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也會不問。

其實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是會選擇閉嘴的人,他們知道,人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也會錯過很多,更會得到很多,我們要抱有一種坦然的態度。

這樣我們才會過好眼下的生活。

-END-

作者簡介:晴風,用一書一筆,了解人生百態,唯願握書解人生,執筆暖人心。

相關焦點

  • 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為自己的心靈減負,能做到一輩子三不問。1成熟的人,不問過去《了凡四訓》提到:「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大意是往事皆成過眼雲煙,無需記掛,未來種種,不必擔憂,今日便是全新的開始。有這樣一則故事:寒冬來臨,院子中的花草樹木全部凋零,小徒弟看見滿地落葉,心生哀愁。
  • 聰明人,三不問,三不說!
    -01-聰明人,三不問懂得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是我們要學習的一門學問。1.過去發生的,不問泰戈爾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傷心,那麼你也將錯過繁星。」人生本就是一場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匆匆過客。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活在當下,不會讓過去佔據自己太多的時間。
  • 聰明人,三件事不問,五句話不說!
    真正的聰明人鳳毛麟角,多得是自作聰明的愚人。 亦舒也曾說「聰明人,無謂爭意氣」。 對於聰明人來說最大的智慧,就是管住自己的嘴,懂得什麼話不能說,什麼事不能問。
  • 稻盛和夫: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三不問」,窮人感慨:太晚才知道
    而作為哲學家,稻盛和夫也獨有建樹,他曾經說過: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要做到三不問。一、不問過去,空杯心態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反覆糾結過去,因為過去的事情,即使自己再怎麼後悔,也無濟於事。與其浪費時間沮喪,不如在更充實的狀態下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便是一種空杯心態。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學渣長嘆:知道得太晚
    那就是:不問過去,不問結果,不問人心。作為我國的心學大師,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學說,被中國海內外很多人信仰和崇拜。王陽明在對心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聰明的人是不會過問這三件事情的。一、不問過去王陽明說過:「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我們沒有糾結過去的必要,生活是往前看的。
  • 88歲老人忠告: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後才知道
    他曾在一次內部講話中說道,希望自己所有的員工都能成為一個聰明人,一輩子不問這3件事,別等50歲以後才知道!一、不問曾經,空杯心態在稻盛和夫看來,真正聰明的人,不會一直沉浸在過去,而是以一種空杯心態去做每一件事。因為,如果一直陷在以往的身份、地位、能力之中,我們現在做什麼事情都會被限制住。
  • 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問,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成有些事難以忘記,成有些人難以忘懷。有時候,你總是因為過去的一件事,在夜裡輾轉難眠,因為過去的一句話就偷偷紅了眼眶。時光匆匆流走,世人皆在其中,過去的事再在在意都不能被改變。過去的經歷再不甘,都無法重新選擇。
  •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輩子「三不問」,或能少走很多彎路
    他從下就立下人生志向——成為聖人,這期間也曾遭受迫害與各種磨難,但他從未逃避,最終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第二位「立德、立言、立身」三不朽的聖人。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王陽明曾叮囑後人,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有「三不問」,可以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一、不問人心王陽明曾說:「人心,則雜於人而危矣,偽之端矣。」
  • 王陽明:聰明人有三不問、三不爭,別等40歲以後才悟到
    古語有云:「唯有不問,方能無疑;唯有不爭,方能無憂。」明代的心學大家王陽明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還曾更進一步、具體探討了人該有哪「三不問」,又有哪「三不爭」。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王陽明的教誨,早悟透,早受益,不要等到40歲以後才悟到。三不問1.不問結果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 王陽明:「三不問,四不爭」,越是「低調不言」,越能「積德積福」
    老祖宗曾說:「只有不問,方能無疑;只有不爭,方能無憂」,心學大師王陽明必然也明白這一個道理,他告誡後人"三不問,四不爭"。王陽明:"三不問,四不爭",越是"低調不言",越能"積德積福"三不問,一不問人心王陽明:「人心,則雜於人而危矣,偽之端矣。」常言道:人心隔肚皮。猜人心就好似隔皮猜瓜,難知好壞。
  • 88歲老人忠告: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到50歲才悟透
    在一次企業內部講話中,稻盛和夫曾說道,希望自己的員工都能成為真正的聰明人,一生不問這3件事,別等到50歲才悟透!一、不問過往,空杯心態稻盛和夫認為,真正聰明的人,不會一直沉浸在過去,而是用一種空杯的心態去做眼前的事。如果一個人一直計較自己的身份、能力和地位,就會陷入一種狀態:畏畏縮縮,不知方向。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窮人感嘆:沒早點知道
    相比於其他三個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一生更加充滿傳奇色彩,他是出生最平凡的那一個,卻也是成就最不可估量的那一個,稻盛和夫在27歲白手起家創立京瓷,52歲又成立了KDDI,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的行列。
  • 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做」
    生活中,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不會做下面這三件事,因為他們明白這三件事做了,只會損耗自己的福氣。01不做背後損人的事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惡無異於在背後說人壞話。
  • 這三個星座中,聰明人最多!
    這三個星座中,聰明人最多!天蠍座天蠍是盛產聰明人的星座,他們有不少與生俱來的天賦,縝密的分析能力,準確的第六感,周全的大局觀,還有很多商業投資的智慧。雙子的天賦是毋庸置疑的,光是他們的記性和口才,就能讓雙子擁有不錯的發展,不過不少雙子缺乏耐心,三分鐘熱度,所以需要一點堅持和自控。水瓶座水瓶的聰明和天蠍雙子都不一樣,水瓶更應該說是一種智慧,一種通透,一種清醒。水瓶雖然保持了自我,但是卻也明白世俗的生存法則。
  • 聰明的人,一輩子懂得「三不做」
    聰明人是不會為自己找藉口的,往往說到做到。人世間的凡夫俗子,演繹著繽紛多彩的人生。有人歡喜,有人憂愁,揣著各自的小心思,遊走在大小雜事之間,聰明人,一輩子懂得「三不做」02讓身邊的人感到開心,感受溫暖,是一件偉大的事。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要懂「3不問,4不爭」,早知道才能早受益
    古人曾經說過:「唯有不問,方能無疑;唯有不爭,方能無憂。」而王陽明作為一個世間的難得的聰明人,他自然也深知這個道理。他說到真正聰明的人「3不問,4不爭」的教誨。一不問:不問過往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俗話有云:「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該是你的。它就是你的!
  • 「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是指啥?老祖宗的處世之道要懂
    比如,大家常說的「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首先是三不問;1,不問壽,2,不問閒俗事,3.不問出處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傳統文化格局是:「三教九流」。 這三教分別是:「道,儒,佛」。
  • 笨人用嘴說話,聰明人用腦子說話!牢記五個說話技巧,受用一輩子
    說話是嘴上功夫,但真正要說好話卻需要用腦子、動腦子,只會用嘴說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那往往是笨人的表現,真正的聰明人,都會用腦子把話過一遍,把話真正的組織好再說出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敗就是敗在了說話不動腦子上!以下分享五個說話技巧,牢記這五個技巧,把話說得滴水不漏,受用一輩子。
  • 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來看看
    農村俗語,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這些俗語,是根據地方的習俗不同而改變的,在我們北方就不同之處,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這個俗語,聽我從頭說來。
  • 這三點品質,聰明人也沒有!
    這三點品質,聰明人也沒有! 在我們的印象中,老實人好像都是那種傻傻的,為人憨厚,做事也不夠圓滑靈活。在很多人眼中,老實人就是那種非常好相處,但是很少有人去真正地把老實人當成聰明人或者是真心朋友的。畢竟在很多人眼中,老實人還是傻傻地,並沒有什麼真正的能吸引到別人的地方。事實上,在這個社會中對於老實人是有很多誤解的。其實老實人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