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學渣長嘆:知道得太晚

2021-01-09 情感鎖匙

關於人生,王陽明在詢問本心的時候,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不問過去,不問結果,不問人心。

作為我國的心學大師,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學說,被中國海內外很多人信仰和崇拜。王陽明在對心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聰明的人是不會過問這三件事情的。

一、不問過去

王陽明說過:「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我們沒有糾結過去的必要,生活是往前看的。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最好的看法就是總結原因,學習借鑑,給自己一個警告。但是糾結事情的狀態,不願意走出那個情景,最後就只會讓自己停留在原地。

所以聰明的人,都會讓自己的時間用在最有用的事情上,想著提升自己,改變自己,努力為更好的明天拼搏。

二、不問結果

現在的人越來越看重結果,就像是選秀節目一樣,大家知道的永遠是第一名,對於第二名鮮有人問津。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生活永遠都是過程,結果只是過程的一個總結,它很重要,但是卻不是一成不變的。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抓著結果不放,而忽視了過程。過程才是結果的來源。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只能看到成功,看不到成功背後的艱辛。沒有經歷過程,成功永遠都是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

三、不問人心

人心,說它高深莫測一點兒都不為過。不聰明的人一直都很關注一個人是好是壞,值不值得自己去交往。但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失去,人心也一樣。

面對變化多端的生活環境,人心的變化可能連當事者本人都不自知。所以聰明人是不會過問一個人的「心」,在交往過程中,能夠相處得很好,就夠了。

這三點是王陽明在領悟本心的時候,發現的聰明人身上擁有的共性。在《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中,有王陽明關於心學的研究探索,其中包含了王陽明傳奇的人生經歷,還有他處世懷世的生活態度。

短短一句話,難以概括《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涵蓋的精華。在張居正、康有為、曾國藩等傑出人才接觸到心學的時候,都深受其影響,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成就。

就連美國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都說: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正是王陽明的心學學說的建立,讓很多人在追求外物,迷茫無措的時候,、轉向探索心學。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成就與方向。

如果你對人生迷茫,沒有正確的方向,閱讀一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感受和心學大師的交流與碰撞!請點擊上方商品卡購買此書!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要懂「3不問,4不爭」,早知道才能早受益
    他說到真正聰明的人「3不問,4不爭」的教誨。一不問:不問過往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俗話有云:「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該是你的。它就是你的!如果不是你的,強求不來,得失都是上天安冥冥之中安排的。只有放下身心才不會累。低頭不是認輸,而是看清腳下的路。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 3不問,4不爭」!早懂早受益!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 3不問,4不爭」!早懂早受益!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低調普通,不顯山露水,實則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有的人表面上看起來非常柔弱,但內心卻非常強大,人都有兩面性,甚至是多面性。尤其是那些真正聰明的人,表面上看不出什麼,內心卻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並且擁有著超人的智慧。
  •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輩子「三不問」,或能少走很多彎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王陽明曾叮囑後人,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有「三不問」,可以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一、不問人心王陽明曾說:「人心,則雜於人而危矣,偽之端矣。」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是最難琢磨的東西,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要是想過好這一生,就要明白如何處理細微繁雜的人際關係。
  • 稻盛和夫:真正厲害的人一輩子「三不問」,窮人感慨:太晚才知道
    而作為哲學家,稻盛和夫也獨有建樹,他曾經說過: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要做到三不問。一、不問過去,空杯心態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反覆糾結過去,因為過去的事情,即使自己再怎麼後悔,也無濟於事。與其浪費時間沮喪,不如在更充實的狀態下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便是一種空杯心態。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越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而沒有人能與其交談,說話的方式和聊天的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善於交談的人總是使人如沐春風,可許多人卻不善於交談,常常使對方陷入尷尬的境地。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和別人說話?有什麼問題需要注意?心學大師王陽明早在明代就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諫言。王陽明曾經說過:和人說話,少說三件事,多說一句,就能養福。
  • 王陽明: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說」越不說越能培養好運氣
    活著就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不說話不行。說話的方式和聊天的技巧尤為重要。會說話的人總會讓人覺得自己是春風,但很多人不善於說話,往往會把對方置於尷尬的境地。那麼我們如何與人交談呢?需要注意什麼?早在明代,心理學大師王陽明就給了我們很多有價值的建議。
  • 王陽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真正掌握了方式技巧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往往不善言辭,有的時候不知道說錯了什麼就得罪了人,自己還渾然不知;有的則是嘴笨,不會聊天經常造成冷場的尷尬場面;更有甚者,他們不是不會說話,而是太能說,總喜歡「得理不饒人」,嘴上功夫太過了得,也難免會讓身邊人覺得不耐煩。這幾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很多成功人士都說:不會說話的人,是很難混得像樣的。
  • 王陽明:聰明人有三不問、三不爭,別等40歲以後才悟到
    古語有云:「唯有不問,方能無疑;唯有不爭,方能無憂。」明代的心學大家王陽明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還曾更進一步、具體探討了人該有哪「三不問」,又有哪「三不爭」。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王陽明的教誨,早悟透,早受益,不要等到40歲以後才悟到。三不問1.不問結果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 王陽明:「三不問,四不爭」,越是「低調不言」,越能「積德積福」
    老祖宗曾說:「只有不問,方能無疑;只有不爭,方能無憂」,心學大師王陽明必然也明白這一個道理,他告誡後人"三不問,四不爭"。王陽明:"三不問,四不爭",越是"低調不言",越能"積德積福"三不問,一不問人心王陽明:「人心,則雜於人而危矣,偽之端矣。」常言道:人心隔肚皮。猜人心就好似隔皮猜瓜,難知好壞。
  • 88歲老人忠告: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後才知道
    他曾在一次內部講話中說道,希望自己所有的員工都能成為一個聰明人,一輩子不問這3件事,別等50歲以後才知道!一、不問曾經,空杯心態在稻盛和夫看來,真正聰明的人,不會一直沉浸在過去,而是以一種空杯心態去做每一件事。因為,如果一直陷在以往的身份、地位、能力之中,我們現在做什麼事情都會被限制住。
  • 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問,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成有些事難以忘記,成有些人難以忘懷。有時候,你總是因為過去的一件事,在夜裡輾轉難眠,因為過去的一句話就偷偷紅了眼眶。時光匆匆流走,世人皆在其中,過去的事再在在意都不能被改變。過去的經歷再不甘,都無法重新選擇。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生活中並不是一切人可以「巧舌如簧」的與人交談,反而更多人都是不善言辭的,與人交流經常形成冷場的為難局面,還有一種人更過火,由於「太過能說」,常常讓身邊覺得不耐煩。這兩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不會說話的人,很難混出一番容貌來。王陽明:與人交談時,少說3件事,福氣一天比一天多。
  •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
    人生存在太多變數,而人永遠都會將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位,當人生到了50歲,一輩子已經過去了一半,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執著使我們受束縛。而這樣的束縛只會讓你越活越累!在人生欲望這一方面,老顧最敬佩王陽明,王陽明的一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中國的聖人!成為了日本人的偶像,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告誡,其中一個就是對於年過50的人!
  • 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文 |晴風圖 |網絡有人說,這世上最聰明的人,並不是會說話的人,而是會閉嘴的人。是啊!我們很多人總是學著如何說好話,卻忘了其實閉嘴也很重要,而這世上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都會做好三不問。01 不問閒事首先,他們不會隨便去問一些閒事,對他們來說問閒事沒有任何意義,於是面對任何閒事,他們都會選擇閉嘴。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窮人感嘆:沒早點知道
    作為擁有兩家500強企業的人,稻盛和夫現在無疑是光芒萬丈的企業家形象了,但是他不僅僅在經營企業方面成就顯著,在哲學和處世智慧方面也頗有建樹,稻盛和夫說:「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究竟是哪三不問呢?一、不問過去,空杯心態真正聰明人,不會因為過去的事情而反覆糾結,反覆留念,因為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即使我們捶胸頓足,也無法影響過去一分一毫,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過往煙雲的羈絆上,不如重拾信心,倒空自己,去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便是人們常說的「空杯心態」。然而現實卻恰恰相反,很多人不僅沒法忘掉過去,還常常陷入深深的回憶裡,反覆糾結過去,影響了現在的心態。
  • 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很多人的煩惱皆來源於心中的執念。心若大了,事便小了;心若小了,事便大了。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為自己的心靈減負,能做到一輩子三不問。1成熟的人,不問過去《了凡四訓》提到:「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 王陽明:「唯有不問,方能無疑;唯有不爭,方能無憂」,與君共勉
    王陽明:「唯有不問,方能無疑;唯有不爭,方能無憂」,與君共勉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家。他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 稻盛和夫:真正命好的人,握著3張底牌,苦命者長嘆:知道的太晚
    一些命好的人,不是全都是一出生就定下的,是經過後天的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命好的人。他們懂得一些「逆天改命」之術,手裡握著3張底牌,掌握這些,你也可以成為好命之人。頂住這次的壓力時,他才真正明白這句話。感謝曾經的困難,培養自己努力拼搏的品性,磨練了心智,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2、埋頭工作稻盛和夫曾說過,命好的人握有一張埋頭工作的底牌。想要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沒有付出是不可能的。
  • 真正聰明的女人,不會跟這3種男人過一輩子!
    結婚不是一句話,結婚更不是兒戲,結婚是關係到每一個人一輩子的事情。尤其是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一旦選擇了一個男人,就意味著自己將要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這個男人。所以,結婚對女人來說更是大事,更不可當成買衣服一樣,只被它的外邊所迷惑,而看不到實用的價值。所以一個真正聰明的女人,不會選擇跟這3種類型的男人過一輩子,你選對了嗎?
  • 王陽明:真正精明的人,都懂得根據「利他」來成就自己
    有的人覺得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的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的人說「一輩子伏首拜陽明」陽明心學的宗師王陽明心學曾說過:「真正精明的人,都懂得根據「利他」來成就自己」。王陽明心學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一個人一輩子的修為事實上修的也是自身的內心,一個人萬般的忙碌,最累的也是自身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