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真正精明的人,都懂得根據「利他」來成就自己

2021-01-20 李大新的歷史課

一名傳奇人物,在程朱理學佔據統治位置的時代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學說——陽明心學,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有的人覺得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的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的人說「一輩子伏首拜陽明」

陽明心學的宗師王陽明心學曾說過:「真正精明的人,都懂得根據「利他」來成就自己」。王陽明心學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一個人一輩子的修為事實上修的也是自身的內心,一個人萬般的忙碌,最累的也是自身的內心。

有這麼一句格言:倘若已經決定要做一個生意人,那麼就需要隨時準備接受被貪慾擊敗的命運。

商人需要貪慾,但又不能太貪慾。商人需要追求利潤,但又要有分寸,坦白說很難。大多數人信仰的事實上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貪婪的身後,實際上就是自私。

有的時候,倘若說人是與本身戰鬥,不如說是是與自身的貪慾和自私抗爭,無論多麼理智和高尚的人,到頭來,很容易被本身的貪慾擊敗。事實上,諸子百家的思維核心其一,就是與慾念抗爭的文化,朱熹、王陽明這樣的人直接表達了「滅人慾,存天理」的斷言,翻譯過來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得道高人,是不會存有貪慾的。人應該操縱慾念,而不應該是慾念操縱人。

與人相處關係也是同樣,就如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事皆有內楗,素結本始」。人與人相處都存有內楗,向來是與人相處的根本。這裡說的內楗,我們可以暫且將之理解「把話說進他人的心坎裡,把事做到他人的心坎上」。只要是另一方有慾念,便不擔心找不到開啟另一方心扉的鑰匙。

打敗人的,從來都是慾念。

真真正正的高手不是沒慾念,反而是可以科學合理操縱慾念。

只可惜,芸芸眾人卻每時每刻被慾念操縱著,看見利益就想處心積慮佔為己有,卻不清楚利益的身後,極有可能是圈套。對於,給他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那更為是無稽之談。

當大家都處心積慮的想著互相傷害時,真真正正的精明人卻想著互相成就。只可惜,原本可以根據利他獲得利己的雙贏,卻最終被慾念操縱,變成了沒有贏家的爭鬥。俗話說得好「利己則生,利他則久」,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就如王陽明說的「說之者,資之也」想說服他人,就一定要給他人給予幫助,幫助了他人,便成就了本身,真真正正的精明人肯定明白:追求共生共贏,

有的時候,利他事實上是高級的利己。

幾百年來,王陽明心學的思想觀念影響了國內國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傳習錄》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記載了很多故事,從官場故事,或者是民間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們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

我買了兩套,一套自己閒來時讀一讀,淨化心靈,一套當禮物送給了朋友,對於喜歡歷史,喜歡文化的人來講,王陽明是必讀之物!

《傳習錄》《知行合一》兩本書一共加起來78元,一頓飯錢,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而且還能代代相傳,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 3不問,4不爭」!早懂早受益!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 3不問,4不爭」!早懂早受益!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低調普通,不顯山露水,實則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有的人表面上看起來非常柔弱,但內心卻非常強大,人都有兩面性,甚至是多面性。尤其是那些真正聰明的人,表面上看不出什麼,內心卻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並且擁有著超人的智慧。
  • 王陽明:真正強大的人,懂得用良心激發人性最大的善意
    王陽明曾經說過,人最大的法寶就是明白良心的作用。對於你們每一個人來說,真正強大的人往往懂得如何激發最大的善意,這是一個人內心最強大的東西。對每個人來說,我們都有善良的天使和邪惡的一面。真正強大的人,他們深刻理解人的這一特性,所以在成長的道路上,他們會用內心的良知去激發人內心的善意,這就是良知所發揮的最大作用。
  • 王陽明:只有先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王陽明的魅力究竟在什麼地方?其實王陽明的魅力就在於他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偉大的,這是他最大的魅力,這也是一個人最大的成功。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在於讓別人覺得他是偉大的,而在於他讓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偉大的。 這讓我想起了馬雲,馬雲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他把很多小人物引領上了舞臺中心,換一句話說,馬雲給那麼多的小人物提供了一個大平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眾多小人物在這個平臺上成就自己、成為一個老闆,最後馬雲也就變成了一個最偉大的老闆。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生活中並不是一切人可以「巧舌如簧」的與人交談,反而更多人都是不善言辭的,與人交流經常形成冷場的為難局面,還有一種人更過火,由於「太過能說」,常常讓身邊覺得不耐煩。這兩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不會說話的人,很難混出一番容貌來。王陽明:與人交談時,少說3件事,福氣一天比一天多。
  • 王陽明: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這2個字,註定是人上人
    王陽明認為,真正能有大成就的人,往往是因為做到了兩個字——「自律」,註定未來的發展不一般。一、自律:勤於自省王陽明曾說:「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所謂「省察」其實就是自我反省,「存養」就是加強自我修養。這句話所強調的就是自律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自省。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克制自己
    人都是有欲望的。過多的欲望會讓人處於不幸的境地。這就需要有克制過多的欲望的能力;能夠克制自己過多的欲望,才能成就自己。修身是為人處世的第一步,而修身的第一步就是克制自己。王陽明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 王陽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真正掌握了方式技巧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往往不善言辭,有的時候不知道說錯了什麼就得罪了人,自己還渾然不知;有的則是嘴笨,不會聊天經常造成冷場的尷尬場面;更有甚者,他們不是不會說話,而是太能說,總喜歡「得理不饒人」,嘴上功夫太過了得,也難免會讓身邊人覺得不耐煩。這幾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很多成功人士都說:不會說話的人,是很難混得像樣的。
  • 王陽明:懂得節制,是更高級的人生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聖人,他一生推崇知行合一,他用一生的實踐告訴我們: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節制。01 節制,是一種大智慧「節飲食,戒遊戲」是王陽明家訓中的重要一條。他的家訓理念和論語中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謀而合。
  • 王陽明:懂得節制,方能活到極致
    王陽明曾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真正為自己著想的人,都懂得節制。懂得節制,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節制情緒王陽明說:「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心胸狹隘的人,容易鑽牛角尖,進死胡同。
  • 王陽明: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7字真言
    每個人都想獲得更高的成就,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很多人覺得金錢和人脈是獲得成功的關鍵,但是我國明代著名「心學」大師,王陽明卻不這麼認為,他說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並不是錢和人脈,牢記七字真言,也能飛黃騰達。王陽明認為,一切問題都是心的問題,修煉好自己的心,世間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 王陽明:人活到極致,是節制
    王陽明,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聖人。他的一生是行動的一生。他用一生告訴我們:人活到極致,是節制。如過分沉迷於遊戲,日子長了,志氣會消磨殆盡,如何成就事業。真正的智者,更懂得節制脾氣。王陽明因軍功卓著,遭小人記恨。他們散播各種謠言,對王陽明百般侮辱。王陽明卻全當沒聽見,一點火氣沒有。他說:「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節制脾氣,是往寬處想,往好處想,不把芝麻小事放在心上。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學渣長嘆:知道得太晚
    關於人生,王陽明在詢問本心的時候,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不問過去,不問結果,不問人心。作為我國的心學大師,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學說,被中國海內外很多人信仰和崇拜。王陽明在對心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聰明的人是不會過問這三件事情的。
  •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若能悟透,百毒不侵,逆轉命運
    古往今來,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只有兩個半聖人,其中一個是大聖人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另半個是曾國藩。孔子想必大家都已經十分熟悉了,曾國藩早在近代就有人評價他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官、為將、為相一完人」;至於王陽明,他的生平事跡全然不像孔子和曾國藩,而是別有獨特的一面。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要懂「3不問,4不爭」,早知道才能早受益
    他說到真正聰明的人「3不問,4不爭」的教誨。一不問:不問過往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俗話有云:「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該是你的。它就是你的!如果不是你的,強求不來,得失都是上天安冥冥之中安排的。只有放下身心才不會累。低頭不是認輸,而是看清腳下的路。
  • 王陽明: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從來不是冷漠與麻木,而是越來越溫柔
    01強大的人從來不會過於冷漠很多人以為內心強大的人是非常的冷漠,這是對內心強大的一種誤區。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讓世事把自己變得麻木。內心強大的人,是變得越來越柔軟,越來越懂得如何用柔軟的力量去改變這個世界。
  • 王陽明:有這三種智慧的人,終能成大事,看看你身上有幾種?
    大多數人在這世界上總是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有存在的意義的。所以人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其中一種方式就是通過做成一件事來證明自己。但是想要做成一件事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否則自己可能會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能做成。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向有智慧的人學習了。在明朝就有個有大智慧的人,他就是「心學」學說的創始人王陽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王陽明在這方面的智慧。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越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1、少說秘密,少說閒話與人交談時,最忌諱「人見人說心裡話」,俗話說「心隔肚皮」,或許你把別人當作朋友,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他,但他未必是真心對你,哪天說出你的秘密,你哭得太晚了。此外,不僅自己的秘密不能亂說,別人的秘密也不可到處張揚,老在別人背後說閒話,不但會影響別人的名聲,還會消耗自己的福氣,很容易和人結怨。
  •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裝傻充愣
    聽完顏回的話,孔子不禁在心裡如此感慨道:都說眼見為實,看來即便是親眼所見到的,也不一定都是真的,想真正了解一個人真不容易啊!孔老夫子的這番感慨確實有道理,但我對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感悟:很多時候,裝傻充愣真是做人的一項必備技能。
  • 人活到極致,必懂得節制!
    節制,是一種智慧王陽明家訓:「節飲食,戒遊戲」;《論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黃帝內經》中:「飲食有節」。足以體現節制是一種智慧!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對於飲食的要求也多了,偏偏如此導致「富貴病」找上了門。真正的智者在飲食方面會把握一個「度」,使自己變得更自律。
  • 王陽明: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需要身上具備四個特質,你有嗎
    人生第一等事情是學會立志,立志從根本上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志向。 有一個人曾經講述,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當我們懂得自己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聰明,更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厲害,這些都是狹隘的做法。 真正的讀書是有一個廣泛的格局,建立在眾人的幸福基礎上,往往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