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群居性動物,這也就註定了每個人都必須要與人交往,我們身處集體性的社會,當下的時代又非常注重團隊合作,所以,若是我們想要在當下這個社會闖出一點名堂來說的話,那肯定免不了要和其他人合作共贏,而與人交往又卻一點都不簡單,其中的門道很多,特別重要的一點莫過於在與人交談時候的說話方式和聊天技巧了。
但是真正掌握了方式技巧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往往不善言辭,有的時候不知道說錯了什麼就得罪了人,自己還渾然不知;有的則是嘴笨,不會聊天經常造成冷場的尷尬場面;更有甚者,他們不是不會說話,而是太能說,總喜歡「得理不饒人」,嘴上功夫太過了得,也難免會讓身邊人覺得不耐煩。這幾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很多成功人士都說:不會說話的人,是很難混得像樣的。
明代哲學家,心學集大成者,被後世譽為「心學大師」的王陽明,他的一生致力於研究為人處世和修心治心之道,他就曾說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福氣一天比一天多。」
一、少說大話空話
老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人之常情,特別是涉及到彼此利益的,那更是絲毫不退讓,如果這個時候你還當著人很多的面吹個牛,到處張揚,那肯定會遭到小人記恨,畢竟生活中又好人就一定會有「壞人」,人這一輩子誰還能不遇到幾個「賊人」了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也是讓我們為人低調謙虛一些,愛說大話、喜歡吹牛說空話、個性太過張揚跋扈都是人際交往中的大忌。而對於這一本質,早在幾百年前的王陽明就已經知道了,他就說過:真正聰明的人,在獲得成就之後從不會大張旗鼓的宣揚,因為你的成就是你自己的,與他人毫不相關,到處炫耀只會對你百害而無一利。
二、少說煩心事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人,每天恨不得將自己所有不開心的事都一股腦的傾到給身邊所有人,也不管人家是愛聽還是不愛聽,這種話說多了,不僅會讓人從一開始的對你的同情和憐愛,甚至還會慢慢地變成厭煩和無奈。
要知道,很多時候抱怨不僅解決不了任何事情,還會讓人心生無趣,越來越減少自己的福氣,畢竟你要是整天說糟糕的話,那再好的運氣也會被你口中的黴運趕跑了。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這是所有人都要經歷的,更是世間常情,正如王陽明曾說:「人心自有定盤針」,少說點抱怨的話,也為自己多積累一些福氣。
三、少說任何秘密
還有些人很可怕,他們會在不熟悉的朋友面前說出自己的「秘密」,可能這樣的人是「單純」,但單純過了頭,也不是什麼好事,畢竟人心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的。人心隔肚皮,有可能你自以為很要好的朋友,下一秒就能把你掏心窩子說出來的秘密大方的告訴其他人。
你把秘密告訴了別人,就相當於把選擇權交給了其他人,但是我們沒辦法管住別人的嘴說什麼不說什麼,那就索性管好自己的嘴,不對外說就好了。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不僅要會說,更要懂得把握分寸,別因為自己本是好心,卻就說錯什麼話就和別人結下仇怨,這個時候不妨學學王陽明,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王陽明自從創立了心學體系以來,影響了千秋萬代的文人墨客,包括左宗棠、曾國藩、康有為、張居正等人都是他的「學生」。
王陽明的心學被系統性地整合進了《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裡,此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並分析了王陽明的心學,值得當代職場人、學生、創業者學習和借鑑。
數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國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日本在王陽明的影響下,順利進行了明治維新,而在我國,如今卻很少有人還記得王陽明,小編我對此感到非常遺憾!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傳習錄》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記載了很多故事,從官場故事,或者是民間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們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
我買了兩套,一套自己閒來時讀一讀,淨化心靈,一套當禮物送給了朋友,對於喜歡歷史,喜歡文化的人來講,王陽明是必讀之物!
《傳習錄》《知行合一》兩本書一共加起來75元,一頓飯錢,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而且還能代代相傳,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