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十五部小說,其中十二部是有一定聯繫的,有一條一脈相承的歷史線。
完全獨立的只有《白馬嘯西風》、《俠客行》和《鴛鴦刀》。
我就按時間順序,介紹一下這條歷史線,如果有遺漏,請您見諒並補充。
《越女劍》
《越女劍》說的是放羊女阿青,從白猿處學到精妙劍術,後被範蠡發現,派越國劍士偷學,但阿青的劍法太過玄妙,越國劍士只學到了幾分劍意。越國劍士們只憑著幾分劍意,最終打敗吳國的故事。
雖然和其他小說相隔的年代久遠,但是阿青的越女劍法卻一直流傳,《射鵰》中郭靖的師傅,江南七怪之一的韓小瑩用的就是越女劍法,後來傳給了笨徒弟郭靖。
《天龍八部》
《天龍》的時代是北宋,但和天龍有聯繫的小說卻非常多。
《射鵰》中的降龍十八掌,就是出自《天龍八部》。
降龍十八掌最早叫做降龍廿八掌。
雁門關外,蕭峰和虛竹二人將這套掌法刪減改良,成為了威力更強的降龍十八掌。
《笑傲江湖》中的吸星大法,就是繼承自《天龍》中的北冥神功。
還有少林的易筋經,首次出現也是在《天龍八部》中。
射鵰三部曲
射鵰三部曲,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講的是南宋末年到元末明初這段期間,發生在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這三部小說的關係是一脈相承。
《鹿鼎記》中,韋小寶經常使用的毒藥化屍粉,就是來自《射鵰》中的西毒歐陽鋒。
後世大名鼎鼎的張三丰和武當派,就是出自《倚天屠龍記》。
《笑傲江湖》中提到過劍魔獨孤求敗,就出自《神鵰》。
創建華山派的祖師爺,就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
曾有人猜想,明教因為避諱明朝的明,所以將明教改為日月神教。
但是,從武功傳承還有兩個教派之間的行事風格來看,二者應該沒有什麼聯繫。唯一的相似處,就是日月為明。
《笑傲江湖》
雖然金庸先生表明,《笑傲江湖》是一個沒有準確年代的世界,但是裡面有武當,也提到過《神鵰俠侶》中出現的獨孤求敗,所以一般默認為是明朝。
《鹿鼎記》中,老實和尚澄觀與阿珂對打時,被阿珂沒有套路的亂打亂踢迷了眼,聯想到了無招勝有招,還有獨孤求敗和令狐衝,最後想的頭暈腦脹,自己暈倒了。(《神鵰俠侶》中的獨孤求敗並沒有無招勝有招的設定,所以,我把他算到《笑傲》中。)
《碧血劍》
《鹿鼎記》因為和《碧血劍》的故事相距不遠。因此《碧血劍》中的很多角色都在《鹿鼎記》中客串出場。
韋小寶的師父九難尼姑,就是《碧血劍》中的阿九,為明思宗朱由檢次女,封號長平公主。此外還有何惕守,神拳無敵歸辛樹夫婦,李自成、陳圓圓、吳三桂、馮難敵。
《雪山飛狐》中的寶藏,就是來自於李自成。不過胡斐的祖上飛天狐狸,在《碧血劍》和《鹿鼎記》中均沒有出場。
美刀王胡逸之應該不是胡斐的祖上。雖然同樣是用刀,同樣姓胡。但胡逸之只知道守護陳圓圓,李自成在他眼裡,就是個情敵。李自成應該慶幸,這個情敵是天下第一痴情人,只想默默守護,沒想擁有,不然他早就被胡逸之砍了。
《鹿鼎記》
《連城訣》中的寶藏,本來是梁元帝埋在荊州的寶藏。梁元帝後來死於戰亂之中,寶藏的秘密就這樣一直被掩埋了。
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被吳六奇的師叔無意中發現,他將寶藏的秘密藏在《唐詩選輯》中,派人送給吳六奇,希望他發掘出來,幫助天地會反清復明。結果秘密送到時,吳六奇卻被歸辛樹一家所殺。(歸辛樹這一家,真就沒幹過一件好事)
秘密從此流落江湖,這才引出《連城訣》的故事。
《連城訣》中提到了北四怪風虎雲龍。虎是韋虎頭,韋小寶與阿珂的兒子。偷奸耍滑的韋小寶的兒子成為武林高手,毫不奇怪,畢竟有七個娘管著,想偷懶也偷不成。而且韋小寶家中應該藏有不少武功秘籍,陳近南的絕學,神龍教的絕學,還有華山派功夫,只要練成一門,都夠韋虎頭在江湖中威風的了。
北四怪的龍,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田歸農了。《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均有出場,是胡家悲劇的製造者。
《雪山飛狐》中的闖王寶藏就是來自李自成。至於《鹿鼎記》的李自成為什麼自己不去挖掘,也沒傳給自己的女兒阿珂,這其中的問題,有些耐人尋味了。
可能金庸先生認為,如果李自成把秘密告訴了阿珂,那基本就沒有《雪山飛狐》的故事了,畢竟阿珂的老公是韋小寶。這寶藏可不是滿清寶藏,和小玄子康熙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韋小寶知道了這個秘密,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就去挖掘了。
《書劍恩仇錄》
《書劍》中的紅花會眾英雄,都在《飛狐外傳》中有過出場。
陳家洛甚至裝扮成福康安的模樣,陪伴了將死的馬春花。而趙半山更是與胡斐結拜為兄弟。
《飛狐外傳》
《飛狐》是《雪山飛狐》的前傳,講的是少年時期胡斐的故事。
而《雪山飛狐》講的是胡斐已經武功大成,守護闖王寶藏時期的事。但主角卻不是胡斐,而是他的老爸胡一刀和嶽父苗人鳳。
主線也是通過眾配角的回憶,訴說當年胡一刀和苗人鳳那場比武的恩恩怨怨。
據說這部小說,是金庸模仿日本小說《羅生門》而寫的。因為沒看過《羅生門》,所以不好評價這種言論的真假。
因為金庸老爺子,先寫的《雪山飛狐》,所以小說中,並沒有出現程靈素和袁紫衣。所以胡斐直接和苗若蘭一見鍾情,心中全沒想到情深義重的程靈素和渣女袁紫衣。
小結
《鴛鴦刀》中的夫妻刀法,應該是玉女素心劍法的改良簡化版,但金庸老爺子並沒有提及,咱也不敢妄自揣測,所以並不列入金庸小說的主歷史線中。
寫的有點匆忙,有點散亂,如有沒有交代清楚的地方,希望您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