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引發武俠熱
最火金庸符號:《天龍八部》冠絕群雄
製圖/楊仕成
掃二維碼看金庸逝世專題
婦孺皆知的中原英傑「北喬峰、南慕容」,被諸多影視作品引用改編的「九陰真經」「彈指神通」,還有令人心馳神往的大理天龍寺、天山縹緲峰……在武俠江湖裡,金庸先生膾炙人口的作品塑造了無數英雄人物、絕世神功和人間仙境,人們也因為這些武俠經典了解金庸,愛上金庸。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在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傳開後,在網際網路上也再次掀起一陣金庸作品熱。根據百度指數顯示,從10月30日18時起百度「金庸」搜索量暴增,搜索指數超過230萬,比此前翻了462倍。在電商平臺上,網民們也紛紛以購買金庸作品的方式悼念一代「大俠」。
印象金庸
廣東江湖味最濃,四川第9
百度指數顯示,從10月30日開始,金庸的幾部經典小說作品就開始得到網友們的熱議,《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射鵰三部曲」的百度搜索指數都在這一時間翻了5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被廣大「金庸迷」視為金庸作品中集大成者的《天龍八部》冠絕這幾部小說之首,搜索指數一度突破10萬。
自誕生之日起,武俠小說就被譽為「男人的童話」,在搜索指數上,這一現象也得到體現。數據顯示,關注金庸小說的男性網民數量遠遠超過女性,其中,《天龍八部》產生的差距最大,男女網民佔比接近9:1;塑造了「郭靖」「黃蓉」等經典形象的《射鵰英雄傳》則打破了性別的限制,關注其的女性網民佔到了總體的三成。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金庸作品被搬上螢屏的高峰期,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李若彤版《神鵰俠侶》為無數70後80後奉為經典。據統計,年齡在30-39歲的80後網民對金庸作品關注度最高,70後網民緊隨其後;00後和70前則對金庸關注甚少。此外,在地域分布上,深受香港文化影響的廣東最具江湖味,搜索指數在所有省份中名列第1,四川則名列第9位。
數據金庸
小說網絡銷量陡增百倍
一代「大俠」金庸逝世後,其小說作品也又一次被大家提起。10月30日傍晚傳來金庸先生去世消息後,晚7點起,各大電商平臺「金庸」相關搜索量暴漲,小說作品銷售火爆。
來自噹噹後臺的銷售數據顯示,與「金庸」相關的關鍵詞搜索增長了80倍,轉化率達到21%,即每5名搜索過「金庸」的用戶就有1人購買。在天貓方面,在10月30日當晚,就有一萬多名用戶在天貓購買金庸先生的書籍,僅4小時,就有250萬餘冊金庸小說被買走;在10月31日一早,《金庸全集》一度出現斷貨的情況。記者從京東平臺了解到,10月30日晚7點起,該平臺金庸作品銷量就一路直上,到晚8點時,銷量環比增長便超過120倍。對於買書的理由,不少消費者給出了「購買作品全集來紀念金庸」的答覆。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在金庸的十餘部經典小說作品中,哪些最為消費者青睞?統計顯示,為《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三部小說買單的讀者最多。
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心裡有不一樣的江湖。在金庸的書迷中,90後的讀者最愛《笑傲江湖》,70後、80後的讀者最愛《射鵰英雄傳》,年紀更長的讀者更偏愛《倚天屠龍記》。從年齡上看,金庸先生對70後、80後的兩代人影響最深,90後的新晉讀者也較多。其中,學生、教師和白領是主要的讀者群,本科及以上的用戶佔比超過九成。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歐陽宏宇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