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我國的教育事業。1952年8月,懷來縣政府根據原察哈爾省教育廳《一九五二年文教工作計劃》文件精神,決定成立懷來縣初級中學校,並開始招生。
該項工作由時任教育科副科長王典九主持並組織教育科幹事白凌雲及新保安完小校長朱文洲成立建校三人籌建小組。
三人小組成立後,首先著手研究建校選址、招生、選聘教師工作。
校址選在沙城城北風景秀麗的老龍潭旁邊,為保障當年招生當年上課,發出招生簡章後,最急需的是先找到一個臨時校舍。
當時沙城、新保安兩地的一些廟宇住著解放軍,後來選在土木堡一所公產房當臨時校舍。因這些房子也需要修繕,又臨時借用清•雍正五年舉辦的義學舊址——土木堡「顯忠祠」開學。
選好了臨時校舍,緊接著就是組織教師隊伍。這八位前輩,就是我們學校當年的創始人。他們分別是:由本縣調來的朱文洲(原新保安小學校長)為懷來縣初級中學代理負責人併兼任歷史課。王永康做總務後勤工作;鮑年豐任一班班主任,教語文;田藹如任二班班主任,教語文;從北京招聘來的王仁安任三班班主任,教語文;周應心教植物學;趙玉鑫教生理衛生學;從張家口女師分配來的史雪峰教美術。當時生活、教學條件都很差,這八位老師面對學生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年齡比老師大、學生思想不穩定、有已婚的學生,教學上缺乏教具等困難,與學生同吃同住,堅持教學。
一、宗旨——為培養國家建設人才,適應國防、經濟、文化各方面的需要,本縣由一九五二年秋季設立中學一處暫設初中班。
二、名額——初中一年三個班,暫定一百五十名。
三、資格——男女兼收,程度高小畢業或同等學歷者。年齡以二十歲以下(同等學歷者可酌情二十五歲)。
四、考試地點及時間——八月三十一日在二區西八裡完小、沙城鎮完小、懷來西街分校同時舉行。報名在各考試完小報名,懷來在懷來文化館報名,持畢業證書或畢業時證明書考試,同時檢查體格,口試。
五、考試科目——國語、算術、政常。
六、待遇——自備膳費,一般以六十斤米,校備宿舍,但成績優良、家庭貧困及烈軍屬子女、工農幹部子女可按人民助學金補助辦法給以補助。
七、校址——暫設沙城保安臨時校舍(沙城新建校舍預定秋後落成)。
八、開學日期——錄取後另行通知。
附註:報名時必攜帶一寸或二寸半身脫帽相片兩張及報名費一千元。膳費按每月計算。
(印章)懷來縣中學招生委員會
公元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一日
注釋:當時錢幣和現在錢幣對應關係是:
一千元等於一角 一萬元等於一元
一九五二年八月十一日,在全縣發布了《懷來縣初級中學校招生簡章》,這是我校建校史上的第一個招生簡章。
招生簡章發出後,有200多人報名,經過考試,錄取了151名,開學時實到150名學生。
由於「顯忠祠」年久破落,需要進行修繕,1952年9月27日先借土木中心校開學,並於28日上課。10月6日遷至「顯忠祠」,10月10日補開了開學典禮。
當時沒有照像設備,未能留下珍貴的資料,這是根據當時參加過開學典禮的第一班校友邢紀成老先生回憶而由本校美術老師周天翔創作的油畫。
正面站立講話的是朱文洲校長,在後面就座的有王典九(右一)、許步贏(右二)、土木村黨支部書記秦書記(左二),許步贏是懷來縣副縣長,兼任懷來縣初級中學校校長。
至此,結束了懷來教育史上沒有中等教育的歷史,開創了我縣中等教育的先河。
特別鳴謝:
建校第一屆第一班校友邢紀成先生
校史館創建人1969屆校友黃萬鵬先生
標題「沙中故事」題字 沙城中學副校長王希科
文字、圖片來源:
河北省檔案局
張家口市檔案局
懷來縣檔案局
沙城中學檔案室
沙城中學校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