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兄弟禮不同 《琅琊榜2》的禮儀你看懂了嗎?

2021-01-08 大眾網

  新浪娛樂訊 各位《琅琊榜》的十級學者們,你們一定記得《琅琊榜》中那甜膩一幕:霓凰郡主終於確認梅長蘇就是她的林殊哥哥後,倆人第一次見面時,這位巾幗英雄少有地嬌羞地行了一個女子禮,以至於被弟弟穆小王爺看穿了心思取笑了一把。那是林殊與霓凰感情畫卷中難得的粉紅色,而霓凰的這個行禮,也成為不少「學者」心中的經典一幕。

  到了《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人物的禮儀依然為劇集貢獻話題。在劇集前期,「寒潭小神龍」蕭平旌因為禮儀不到位,屢屢被父親蕭庭生責罰,被兄長蕭平章擠兌,長林王府的日常那叫一個歡樂。到了中後期,蕭平章去世,身為長輩的蕭庭生為其「披麻戴孝」,而蕭庭生往生後,小皇帝在他靈前「捶胸頓足」。不少禮儀情節,都為細心的觀眾們所討論。

  小皇帝「捶胸頓足」

  《風起長林》中人物的禮儀為何各有不同?劇中的禮儀如何設置?如何去呈現?又有何典故與出處?新浪娛樂獨家對話《琅琊榜》系列的禮儀指導——李斌,對此一一解讀。值得一提的是,李斌也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海上牧雲記》的禮儀指導。

  在電視劇中,禮儀本只是輔助,但往往能起到豐富人物性格,甚至豐滿劇情的作用。從《羋月傳》到玄幻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海上牧雲記》,從《琅琊榜》到《風起長林》,近年來禮儀在電視劇中越來越有存在感,越來越受到業內和觀眾的關注。李斌對此深感欣慰,但他也有擔心,「對禮儀真正的認識不是僅局限於動作上,當大家真正去理解禮儀了,真正去接受禮儀了,我覺得那個時候才是它春天的到來。」

  Part1 從《琅琊榜》到《風起長林》

  霓凰見梅長蘇行女禮成經典 平旌平章性格不同禮儀也各異

  新浪娛樂:《風起長林》中主要人物的禮儀設定是怎樣的思路?如何去體現人物性格和推進劇情?

  李斌:一般情況下,跟組的演員,還有群眾演員,我們會在開機前做整體的培訓。一些主要演員會提前到組,我一定會單獨給他們上課。因為每個人物都不一樣,掌握的禮也就不一樣,

  蕭平旌

  蕭平旌前期在琅琊閣,我希望他活潑灑脫,但是我要表現的是,他不是不會這些禮儀,只是在這個像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他可以無拘無束。等他回長林府,在大哥面前可以隨性一點,但是在父王面前他一定要非常恭敬。他經常會被父王批評,但他並不是懷著叛逆的心去對待禮儀,不會有那麼多的倔強和不甘願,他的行禮反而很嚴謹。本來跟大哥吃飯時,他還是疊腿坐(也叫跏趺坐),一聽到門外有聲音,以為是父王,馬上就變成正式的跪坐。發現不是父王,他又鬆弛下來盤腿坐。

  平章小雪與平旌

  到後面兄長、父親亡故,他開始成熟,在禮儀方面同時變得更加嚴謹。隨著人物的成長曆程,行禮的規範,禮的層次也就有所不同了。

  蕭平章

  通過一些鋪排的細節,你能看出來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在禮的狀態裡。他心思縝密,行禮時動作和層次把握很嚴格。但他畢竟武將出生,性格爽直。當他發現淺雪的化妝盒裡有異常,去質問皇后的時候,哪怕對皇后講那麼不敬的話,他把自己的態度表明了,還是很正常、嚴絲合縫地行一個君臣之禮。通過這樣的禮,這個人物的細膩感,他的血性就表現出來。

  蕭平章

  其實在蕭平章身上,你能看到一點點梅長蘇的影子,但是他又不是梅長蘇。

  蒙淺雪

  就蒙淺雪來說,她雖是武將出身,但嫁為人婦,她所有的禮都是福拜禮。她唯一一次行的霓凰的那種男相女禮,是在皇宮大殿之外,她決定要跟蕭平章一起出徵的那場戲。那一刻,她不是作為妻子,而是作為蕭平章的同袍在行禮。

  小雪要求與平章一起出徵

  林奚

  林奚更像一支芙蓉,雖然生在紅塵,但氣質脫俗,離於塵世,不染任何塵埃。這個人物如果作傳統的女子福拜禮的話,你會覺得不像她。所以她所有的禮,都是淺淺的躬身,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她唯一作了一次最完整的女子的跪拜,是跪在老閣主面前,求老閣主想辦法救蕭平旌。她為了平旌作了一次女子的大禮,塵世的禮,可謂無聲勝有聲。

  林奚

  新浪娛樂:說到《琅琊榜》霓凰的男相女禮,是她確認梅長蘇真實身份後第一次相見時,少有地嬌羞地行了一個女子禮,以至於被弟弟看穿了心思取笑了一把。這個禮也成為網友心中的經典一幕。

  李斌:霓凰行的禮其實並不是女禮,而是一個男相的女禮。一般霓凰在行跪拜禮時,都是在作女禮,畢竟她還是個女孩,而站立時行的都是男禮。這樣設置是希望形成反差,也埋下伏筆。我當時考慮的是,年紀輕輕的一個女子,在她年少的時候心愛男子故去了,父母親又亡故了,底下又有幼弟,一個女孩子何以能撐起一個幕府?撐起一個統領一方的軍隊?她勢必要放下自己所有女孩本應該有的天真爛漫、嬌羞。這一點也外化在她像男人一樣的禮中。

  霓凰郡主行女禮

  所以突然間,霓凰郡主向她的林殊哥哥行了一個女禮,這樣的設置可能會讓大家對她有所憐惜。霓凰郡主再怎麼克制自己,人都是脆弱的、有感情的,那種欣喜和埋藏了多年的思念,在終於確認了自己的林殊哥哥之際爆發了。所以我們讓她豪不猶豫地作了一個女禮,這禮是女子本心、本性裡的表露。

  在拍這個行禮的過程中,對戲演員一開始都沒有反應過來。我又去跟導演說,這不行,全劇裡霓凰第一次站著行女禮,梅長蘇一定要詫異一下,然後她弟弟一定要有疑問,然後取笑她的表情。這樣一來,霓凰這個女禮就完整地表現出來了。

  新浪娛樂:所以電視劇中的禮還需要人物間的配合,那麼在電視劇裡對每個人物進行禮的設置與呈現,是怎樣的過程?

  李斌:一般情況下,我讀劇本第一遍是通讀,第二遍是進入角色,看看這個人講話的語境、臺詞、長短,口氣。先要了解,再去做推敲。

  我推敲的過程是,他是什麼樣的人?他有什麼樣的經歷?就像蕭庭生,自小在掖幽庭長大,有這樣幾場鋪排的戲很特別。第一場戲是他被訓斥後,梅長蘇來問他幾歲了,讀什麼書,你看他那種害怕的樣子,是極其沒有安全感的。第二場戲是他和幾個小孩被宣上殿,你看他們走路的狀態,幾乎是90度躬身往前走,跪下來拜都是蜷縮著的。我當時跟導演說,希望他的出現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將他們的恐懼和缺乏安全感表現出來。後來蕭庭生被靖王收養,他慢慢開始自信了,他讀了書學了騎馬射箭,背脊慢慢開始挺直,可以很正常地走路了。這是一個人的反差和鋪排,由此展現他的轉變。

  那麼當蕭庭生長大後,年老之前,從《琅琊榜》到《風起長林》,中間這段是怎樣的呢?我設想,他可能戎馬一生,可能身體會有很多傷病。然後這個人到年老之後的節奏感應該是什麼樣的?有一個大概的想像和判定後,再去決斷他現在設定在什麼樣的時期,用什麼樣的禮合適?他行跪拜禮時,因為年歲已長,要求人物會先把頭拜到手上,然後手和頭再往下拜。在這個過程中,他行禮肯定會比常人更加艱難。這裡希望呈現出哪怕再艱難,庭生也一直在恪守君臣之禮,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的軍功及身份就有所簡化,從劇情來說,也是呼應荀首輔的擔憂是空穴來風。

  當人物個人的禮都確定以後,我們還會讓不同的人物的禮相互去呼應。

  就像梅長蘇和靖王,一個以緩慢柔和的狀態去呈現禮,一個以爽利簡單的狀態去呈現禮。兩者之間一慢一快的動作去對比,人物性格一下就凸顯出來了。當然這也是因為我幾乎每天都在拍攝現場,都在看這些演員自己本身的節奏感、動作感是怎樣的,再去找尋最合適的東西給他。所以禮儀還跟演員本身的特質有關,而不僅僅是角色本身。

  每天跟組的好處在於隨時可以感受到人物之間相互的碰撞,相互給予的情緒,就可以做出迅速的反應。因為你只看劇本,人物所有的狀態都是想像的。禮儀最終的呈現,跟演員的展示,導演的再調整,真實場景所給予的刺激感,以及道具服裝的局限,都會有很大關係。所以必須每天在現場,隨時去了解和感受,這樣的話對人物的拿捏和把握才會更加準確,設置的禮儀也會更加適合人物。

  Part2:科普

  劇中的禮儀你都看懂了嗎?重典故出處也有藝術創作

  劇情回顧1:蕭平章去世後,蕭平旌與眾將士高喊的「噫興」是何意?

  李斌:噫興,出自《儀禮?既夕禮》。噫為語氣詞,表感慨、悲痛、嘆息。啟殯前,為了避免喧囂之聲的幹擾,此時在場的人都要停止哭泣。有司連續三次發出「噫興」的叫聲,以警醒死者的神靈。在這裡,「噫興」主要表現了蕭平旌與眾將士們對蕭平章的悲痛悼念之情。

  其實在此處用這個禮,我曾十分猶豫。在設計之初,這個儀節本來除了這一處,還打算放在庭生亡故時,兩處選擇一處表現,因為按《儀禮?既夕禮》上記載,這個詞是該在啟殯的時候有司才會喊的,而平旌這時只是帶平章回家並不算是啟殯、朝祖,故而大家可以看見,在這場戲裡當時只要求蒙淺雪一個人按照《喪服》的要求穿的斬衰,其他人都是按軍禮配孝的,與後面在墓地時五服的表現是一個對比。所以在設置禮時我特別猶豫,一方面希望自己展現的每個禮都是有據可依最準確的儀節,這是初心,也是不變的責任;另一方面,看見平章陣亡我自己心裡又不斷地喊出這個悲嘆之詞。

  蕭平旌高喊「噫興」

  後來到了現場,把一切都安排好,心中就特別強烈地覺得這個儀節該用在此處。當我把自己放在平旌和眾將士的位置上去感受,他們心裡的哀痛、不舍,太需要這一聲去表達出來了。情之所以,誰能自持呀?悲傷,哀嘆!

  劇情回顧2::蕭平章去世,身為長輩的蕭庭生為何為其「披麻戴孝」?

  李斌:在我國古代的禮儀中,有「禮莫重於喪」之說,喪服制度是喪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儀禮》有《喪服》一篇,記載了喪服等級規格,其中斬衰是五等喪服中最重的一等,在本宗內只限於子女為父親、妻子為丈夫、父親為嫡長子等少數幾種情況。而蕭庭生為蕭平章所穿的即為斬衰。

  蕭庭生為蕭平章披麻戴孝的這種設計,是為了體現劇中蕭庭生對平章視如己出真切的愛重之情,以及長子去世時,蕭庭生的切膚之痛。

  蕭庭生為蕭平章戴孝

  劇情回顧3:梁帝駕崩及蕭庭生往生時,蕭平旌和蕭元時在悼念時使用的是什麼禮儀?

  李斌:人在悲傷之極時會情不自禁地「闢踴」,也就是捶胸跳足。《禮記?檀弓下》有云:「闢踴,哀之至也。」為了防止闢踴時失去控制,喪禮有「成踴」的規定,除了少數儀節可以不加限制外,多數儀節為「三者三」,即每一儀節三踴,每一踴三跳,一共九跳。考慮到蕭平旌等身為武官的威儀,梁帝去世又是遙祭,所以劇中在此處「闢踴」動作呈現時做了調整,以更好地展現「闢踴」的狀態,在悲痛之情不能自禁的同時表現出應有的克制。

  與此同時,北境這場祭奠也為後面蕭庭生去世,小皇帝蕭元時對其的祭奠做鋪墊並與之呼應。元時去弔唁庭生時,本不可行如此大禮,因為畢竟君臣有別,但元時卻懊悔而拜,用的是這樣一個令在場官員都惶恐的大禮。元時借祭奠禮儀表現出自己的真情悔恨,雖為時晚矣,卻能生動展示生者誠摯之情。從人物出發,我也希望用這一個禮表現出元時的成長。

  劇情回顧4:蕭庭生往生時,為何會有人站在房頂邊展衣召喚「蕭氏庭生回家啦」?

  李斌:此舉動為「招魂」,出自《儀禮?士喪禮》,是侍奉逝者魂魄的儀節之一。古人認為,人的生命由魂和魄組成,魂是靈魂,是一種精氣;魄是軀體,是魂的寄寓之處。古人認為,人剛死的時候,魂氣離開體魄不遠,大聲呼喊,或許能讓它回復到體魄中,使生命重新存在。因此,喪禮中把招魂的儀節稱謂「復」。

  這個儀節通常會令一人擔任「復者」(意思是招魂者),找出一套死者生前穿過的並且能代表死者身份的衣服,持衣登上屋脊,面朝北拉長聲音呼喊道:「噢——某人回來吧!」。

  《禮記?檀弓》說:「復,盡愛之道也。」復的儀節體現了人死之初,家屬不能接受現實,不願馬上就把親人當死者來對待的至愛之情。在劇中的運用,則表達了家人對蕭庭生去世的萬分不舍之情。

  劇情回顧5:新帝登基時,喊的「山呼」是否有出處?有什麼樣的典故?

  李斌:「山呼」是有相關出處的。《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元封元年春,武帝登臨嵩山,隨從的吏卒們都聽到了山中隱隱傳來了三聲高呼萬歲的聲音。所以「山呼」又稱「嵩呼」,這是因為登上嵩山的緣故。此事也記載於武帝自己下的詔書內,後世的統治者視作「祥瑞」,把「山呼萬歲」定為臣子朝見皇帝的定儀,稱做「山呼」。

  《元史?禮樂志》對「山呼」的儀式有更詳細的記載:凡朝見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見朝廷的司儀官高喊「山呼」,朝見的人叩頭並應和說:「萬歲!」司儀官再喊:「山呼」,朝見的人還是如此這般。最後司儀官高喊:「再山呼!」朝見的人再叩頭,應和說:「萬萬歲!」凡是「山傳松鶴」(指皇帝的近侍)也呼喊應和說:「萬歲」、「萬萬歲」。

  劇情回顧6:第34集蕭元啟和荀白水談話,烹茶時加的是鹽嗎?劇中有關烹茶的禮儀是如何設計的?

  李斌: 唐以前的茶因為工藝不夠完善,味道又苦又澀,為了去除這些味道,除了碾成茶粉和加入鹽,還有「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常有人開玩笑說那時喝茶就像喝胡辣湯一樣。但是在劇中,像蕭平章、蕭平旌兄弟,或者林奚這樣的人物,如果茶桌上放一堆佐料,一來作為觀眾容易跳戲,二來作為演員呈現起來要顧及很多東西,反而難以體現茶道之韻,有時甚至會影響表演節奏。所以根據劇情需要,我們便將這些禮和烹茶工序拆分開,在不同的人物和合適的情節中來呈現,在烹煮上只留下了主要的茶粉和調味的鹽。

  同時,我們在視覺呈現上,用茶粉和鹽這兩碟的一黑一白,去呼應長林王府的清清白白。在設計動作的時候,我和導演商量去掉了很多茶藝的形式感和花哨動作,每一個動作只表現其作用,儘量做到樸素、大道至簡。於是無論是在長林王府也好,還是在濟風堂、萊陽王府也好,茶的呈現都是作為一個生活的部分,只有濮陽纓在洞穴的時候有一套最完整的茶具呈現,因為他是一個比較注重形式感的人物,所以在這一塊會有專門的設計。

  Part3行業

  國產劇禮儀越來越被重視?認識應不僅止於動作

  新浪娛樂:包括《琅琊榜》系列在內,《羋月傳》《海上牧雲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幾部古裝劇中的禮儀也讓人印象深刻。作為行業人士,您能感覺到現在業內和觀眾對電視劇中禮儀的重視了嗎?

  李斌:對,大家在這方面的認知確實有提升。像《風起長林》是第二次合作,我告訴孔笙[微博]導演我希望在這方面去做調整,禮儀的用意是什麼?人物的狀態是什麼?希望能更好的表現出來。導演對我的信任和支持,加上各部門全力的配合,是一個好東西呈現出來的必要條件。

  新浪娛樂:在現在禮儀的重要性越來越被行業和觀眾認識到的情況下,國產劇的禮儀還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呢?

  李斌:我覺得是整體的認識,真正的認識,而不是僅局限於動作上的認識。現在好像大家都覺得禮儀挺重要的,以後可能也會在更多影視劇裡去呈現,但我覺得這只是一個開始。當大家真正去理解禮儀了,真正去接受禮儀了,我覺得那個時候才是它春天的到來。我認為中國人的禮不會消亡,他一直在我們的骨血裡,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要做的是靜下來,去發現和領略。(葉子/文)

  (責編:得得)

相關焦點

  • 《琅琊榜2》禮儀你看懂了嗎?平旌與眾將士高喊「噫興」是何意?
    大家都知道《琅琊榜》中從導演團隊都是細節控+強迫症,大到衣服穿著小到禮儀都值得考究。而《琅琊榜2》中也延續細節控,每個人物每次出場的禮儀都根據劇情的不同,禮儀也隨之變化,小編想問,裡面的禮儀你們都看懂了嗎?平旌與眾將士高喊「噫興」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更深層的意思?
  • 《琅琊榜2》蕭平章夫婦七年沒子嗣?一個宮裡賞出的妝奩解開謎底
    最近《琅琊榜2》正在熱播,劇情和第一部相比有了很大不同。相比較於第一部,第二部雖然依舊是從朝堂出發,根由卻在戰場。自古文臣與武臣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歇,一根筆桿子足以殺人無形。電視劇從戰場開篇,父子之情、兄弟之情油然而生。
  • 電視劇《琅琊榜》為什麼這麼火?(上)
    今天我為大家解讀的這本小說叫《琅琊榜》。「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夢了好久終於把夢實現……」《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終於在東方衛視播出了。原班人馬的製作團隊,一模一樣的水墨色調,依然強迫症式的構圖…… 最重要的是,《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的編劇仍然由《琅琊榜》的原著作者兼編劇。那這部劇究竟講述的是什麼樣的故事呢?大家聽好了哈。
  • 要顏值還要有禮,古裝劇中繁瑣的古代禮儀讓你入戲了嗎
    《鶴唳華亭》除了考究的服裝,還有考究的禮儀,該劇從整體禮制到具體禮儀,都有歷史典故、典籍作為參考借鑑,製作團隊對每一個細節都保持嚴謹的態度。該劇被觀眾津津樂道的是開篇皇太子蕭定權的「晨昏定省」禮,這是皇太子每日對其父王所行的禮儀,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頻繁瑣碎但貼近歷史。劇中人人都行叉手禮,常見作揖禮、跪拜禮,行坐有法、動靜有度,可以看出古代禮儀森嚴有序的現實。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劉昊然復出力戰吳昊宸
    由海宴編劇,孔笙、李雪合力執導,侯鴻亮擔任製片人的超級網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正在愛奇藝熱播,目前已收穫超22億播放量。本周,一直被粉絲嫌棄太「蠢」的荀太后突然下線,意外引粉絲心疼;蕭平旌千裡勤王,與林奚再分離也讓觀眾揪心不已。
  • 南大教授出書揭秘電視劇《琅琊榜》中人物歷史原型
    「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一場關乎奪嫡、洗冤、復仇的歷史玄幻劇《琅琊榜》一度在國內熱播,讓古裝電視劇攀上新高峰。 這部作為在虛化歷史背景下創作的《琅琊榜》裡,梅長蘇、梁帝蕭選、祁王蕭景禹、靖王蕭景琰等人,對應的歷史人物原型會是誰?現代快報記者獲悉,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胡阿祥在他的新書《胡阿祥解說〈琅琊榜〉》中,專門回答了這些問題。
  • 你知道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嗎? 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介紹
    你知道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嗎? 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介紹時間:2016-08-29 11:35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嗎? 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介紹 握手是我們日常工作中最常使用的禮節之一。你知道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嗎?
  • 《琅琊榜》你看過嗎,如果評價劇中的紀王這個角色呢?
    紀王,也是《琅琊榜》的智商值非常高的人。紀王不僅智商高,情商更高!否則他也不能生存吧!大梁皇帝,不僅薄情,還是多疑。紀王能夠安穩一生,正是他看透了皇權爭鬥無情,也懂如何明哲保身。所以紀王把自己的人設定義為不愛權利,只懂風花雪月,啥也不過問的王爺!
  • 劉昊然自曝被《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影響10年
    由愛奇藝、正午陽光影業聯合出品打造,海宴編劇,孔笙、李雪合力執導,侯鴻亮擔任製片人的超級網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正在愛奇藝熱播,目前已收穫近17億播放量,豆瓣評分持續上漲,達到8.5分。本周,老王爺下線劇情高虐,蕭平旌再次失去親人,遭遇人生重大轉折。
  • 琅琊榜:梁帝真的是橫刀奪愛嗎?林樂瑤愛的人不是言闕而是他
    琅琊榜:梁帝真的是橫刀奪愛嗎?林月瑤愛的人不是言闕而是他在《琅琊榜》中,梁帝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冷血無情的,他不僅殺害了自己的兄弟,更是逼死了自己最愛的人。在《琅琊榜》中,主要講述的都是男人之間奪權的故事,而很少有男女之間的感情故事,除了林殊和霓凰的兒女長情之外,值得一說的就是梁帝、林樂瑤還有言闕之間的三角戀了。很多人都認為是梁帝橫刀奪愛,將林樂瑤從言闕的手中搶過來的,但是小編則認為林樂瑤和梁帝才是情投意合。林樂瑤在嫁給梁帝之後,就成為了梁帝最寵的女人,並且第二年就為梁帝生下了祁王,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林樂瑤和梁帝是真心相愛的。
  • 《風雲》中楚楚最恨的劍晨,竟然就是《琅琊榜2》中的他?!
    日前《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正在熱播,但在前幾集就有一個人憑藉自己的精湛的演技和瀟灑的身手,成功引起了觀眾朋友們的注意,就是越看他越眼熟,直到看了演員表才驚覺,原來他就是《風雲雄霸天下》中劍晨的扮演者邢岷山,在《風雲》中劍晨由於被斷浪陷害,強暴了楚楚,楚楚始終恨他玷汙了自己清白!
  • 《琅琊榜》——宮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琅琊榜》,正午陽光出品,胡歌、王凱、劉濤等人主演。講述了十三年前那場梅嶺冤案下僥倖活下來的赤焰少帥林殊(張哲瀚飾演)——因中火寒毒選擇了刮骨療傷而容顏大改,化名為梅長蘇(胡歌飾演),重入金陵城攪弄風雲,扶持摯友靖王蕭景琰(王凱飾演)登上皇位,為赤焰軍洗清冤屈的故事。
  • 37《琅琊榜》靈武符文驚爆世間
    《琅琊榜》靈武系統 對於37《琅琊榜》的老玩家們來說,應該早已人手N個靈武了吧~。區別大概就在於挑選怎樣的靈武去悉心培養。 《琅琊榜》靈武符文 目前為止,在37《琅琊榜》中,我們能鑲嵌的符文一共三枚。而首先開啟的,是三階時開放的第一個鑲嵌欄——防禦。符文石本身不具備屬性,但是當它佩戴到不同屬性的鑲嵌框時,會帶來不同的屬性加成。
  • 《琅琊榜》:若無梅長蘇,誰最適合登上皇位?為何靖王是下下籤?
    《琅琊榜》作為近年來評分最高的權鬥劇,實在值得反覆觀看。全劇圍繞梅長蘇平反當年冤案展開,若無梅長蘇,各方勢力布局將重新洗牌。01皇帝蕭選他簡直比祁王更可恨!《琅琊榜》中,皇帝蕭選被刻畫成刻薄、無情、猜忌的形象,但實際上,蕭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適合成為皇帝的人。懸鏡司懸鏡司是皇權的集中體現,懸鏡司只對皇帝一人負責。這樣的好處就是維護皇權的威嚴,任何人都不得挑釁。皇帝深知各級官員都會培植自己勢力,皇帝也必須有自己的隊伍抗衡打壓各方。懸鏡司首尊夏江也是一心一意為皇帝辦事,在一點上,他的確忠心耿耿。
  • 37《琅琊榜》靈武符文驚爆問世
    近期,37《琅琊榜》出現被刻畫於石頭之上的神秘文字,而當它們被鑲嵌在靈武上時,將發揮出異常強大的力量。於是江湖俠士紛紛奔走,尋求強大的符文!這股出自秘境的強大力量,似乎是遠渡而來~!在北歐神話裡,眾神之父奧丁為了得到智慧之泉,以失去一隻右眼為代價,換取了盧恩的智慧。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家四朵花的品格與命運,你看懂了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已開播近2年,如今又登上了國外的電視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可謂是火的一發不可收拾。但這部電視劇中的人物品格和命運,你都看懂了嗎?盛明蘭(趙麗穎飾演),象徵著蘭花,代表了美好、賢德、淡泊、高潔,寓意女子蕙質蘭心、氣質如蘭。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蕭平旌林奚終相認
    由海宴編劇,孔笙、李雪合力執導,侯鴻亮擔任製片人,黃曉明(特別主演)、劉昊然、佟麗婭(特別主演)、張慧雯等實力演員聯袂主演的古裝傳奇巨製《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昨晚迎來VIP大結局,網絡會員搶先看至第50集,北京衛視、東方衛視周播劇場播至44集。
  • 我們只知道西餐禮儀,但是你知道中餐禮儀嗎?感受中西餐禮儀
    小時候家長就經常告誡我們一些吃飯禮儀,比如說,吃飯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等,其實這些都算是中餐的餐桌禮儀。西餐禮儀比起中餐禮儀的著重點不同,中餐可以面對的更多是人,西餐面對更多的是食物。這一根本的差距就導致了,就餐的不同。
  • 一樣是大男主劇,《鶴唳華亭》能否比肩《琅琊榜》?我覺得有戲
    繼上半年《陪你到世界之巔》4天更新完全集,《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兩部劇幾乎零宣傳就在6.27突然定檔,史上又一神操作來了,優酷新劇《鶴唳華亭》在雙十一剛剛結束的半夜悄悄開播。剛剛更新10幾集,就已經上了n次熱搜。下面就隨小編來看看這部「神劇」。
  • 酒桌禮儀:落座位置有講究,不同場合不同對待,非常重要
    不論是南北的房差異,還是別的什麼原因,酒文化其實在每個中國人的心目中國都這非同一般的地位,你會發現,不論是生意洽談亦或是朋友聚會,總是離不開酒局的,即便是逢年過節的家庭聚餐,也少不了一番暢飲。相對於朋友聚會的輕鬆氣氛,交際酒局禮儀相對就要多一點了,那麼你知道交際應酬中,酒桌上的禮儀嗎?找準自己的位置。說句題外話,不論在什麼場合,人都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