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希望孩子一心撲在學習上,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都不用管,有家長操心。可是有些孩子家長越催促,他就會越厭惡學習,出現不願意學習,不想學習,甚至出現不做作業,上課睡覺,逃學這樣的「厭學」行為。那麼是什麼原因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甚至逃學呢?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呢?只有真正了解問題,才能深入解決問題。
孩子在學校裡遭受了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就像太陽下隱藏的黑暗風暴一樣,在無聲無息中吞噬著每個孩子的生命。有很多孩子在學校裡遭受校園暴力,不敢向外生長,只能默默的忍受,時間久了,他便會對學校環境產生牴觸心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願意再踏入校門了。開始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孩子偷懶的表現,但時間長了才發現這是孩子不願忍受暴力的表現,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只有及時報警、及時擺脫痛苦才是正途。
孩子學習跟不上進度
在學校裡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學習,可是很多孩子因為智力等其他原因卻跟不上學習的進度,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會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當老師在上面講,孩子在下面根本聽不懂時,他能不痛苦、能不苦惱嗎?面對這種情況,他自然就會想到逃跑一法來擺脫這個煩悶的環境。
受電子產品的影響
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為了補償孩子,他們經常會給孩子買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以為這樣是對孩子最大的補償。殊不知這卻將孩子推向另一個深淵。受這些電子產品的影響,孩子無暇學習,只喜歡玩遊戲,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心智,慢慢的也就會產生逃學、厭學等心理。
孩子逃學、厭學,怎麼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1、給孩子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如桌椅高度要合適,燈光亮度和角度要適宜,孩子學習時不要大聲談話,不要看電視或聽音樂。
2、端正學習的態度,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認真的學習態度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先決條件,父母在指導孩子學習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主要運用督促和鼓勵的方式逐漸養成孩子認真的學習態度。
3、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
要使孩子的學習由父母的督促轉化為自覺的行動,其有效的辦法 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去學習,屆時孩子還不去學,應多用啟發、提示的口氣,少用訓斥的口吻,這樣天長日久,習慣自然形成。
4、鼓勵孩子獨自思考
孩子在學習中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問及父母,面對提問切不要急於告訴孩子結果是什麼,而應鼓勵孩子自己去思考。 當孩子得出正確答案後,應及時給予肓定和鼓勵;當孩子百思不得其解時,應從側面啟發誘導,或講一些類似的題型,讓孩子自己解決面臨的難題。
5、培養孩子養成複習的習慣
其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口述或演示當天在校所學的內容。最初的敘述也許很零散,或者還要看書、看作業,但只要堅持就能達到熟練、流暢。
6、家長正確對待孩子學習中的錯誤
做錯題是每一個孩子在學習中都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面對考試卷上的低分,或者是作業本上的錯題,不要開口就罵,動手就打,最好的辦法是幫助孩子分析錯的原因,並啟發孩子找到解決方法,同時,為了防止再犯同類的錯誤,可採取必要的重複強化,如出一些類似的題目讓孩子去做,或者有些錯別字可讓孩子多寫幾遍,以加深印象。
7、開拓孩子的學習思路
拓寬思路無疑是提高學習能力,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基礎,所以,父母在指導孩子學習時,應根據孩子的思維特點,後發孩子從多種角度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現在,孩子厭學已經成為了現在學校和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在面對孩子上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遇事多思考,多理解尊重孩子。當孩子出現嚴重的厭學情況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是改善孩子厭學的關鍵之一,只有尋找專業人士幫忙,才能夠讓他們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