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水學的體系中,戊己為都天煞,已經是公認的事實:戊己年為多事之秋,戊己月亦為不利之流月,流年戊己所躔之宮亦為兇方。
那麼其為兇發禍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呢?在十幹配九宮中,戊己配居中宮,而中宮即為五黃廉貞星所停居之處,所以認為戊己為五黃,而五黃為廉貞煞,極兇!所以,戊己流年流月以及戊己停居之方都視為不利。
但是,中國古老的風水學、命理學、六壬佔卜、奇門遁甲等等,所涉及的理論基礎:陰陽五行、八卦九宮、天幹地支、二十八星宿、神煞等,其根源的思想與理論都來自於我們古人的星象學思想,如果以星象學的理論闡述戊己都天煞為兇,則更能正本清源。(學習古代星象學的最佳典籍是《果老星宗》)
今天,我試著以果老星宗的理論推斷戊己都天煞為兇發禍的根本原因:
在星象學裡面,最兇的神煞是星刃(羊刃與飛刃):甲刃在卯,飛刃在酉;乙刃在辰,飛刃在戌;丙刃在午,飛刃在子;丁刃在未,飛刃在醜;戊刃在午,飛刃在子;己刃在未,飛刃在醜;庚刃在酉,飛刃在卯;辛刃在戌,飛刃在辰;壬刃在子,飛刃在午;癸刃在醜,飛刃在未。——這是以流年天幹定的刃星地支。
其十二宮地支所屬七政是:子醜為土星所主,寅亥為木星所主,卯戌為火星所主,辰酉為金星所主,巳申為水星所主,午為太陽,未為月亮。
再根據天幹化七政四餘的星曜如下:甲化木星,乙化月孛,丙化木星,丁化金星,戊化土星,己化月亮,庚化水星,辛化紫炁,壬化計都,癸化羅睺。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戊年,羊刃在午,午為太陽所主,故,戊年的太陽為羊刃,太陽本為七政四餘中最尊最貴之星體,為君王為帝星(萬物生長靠太陽),而戊年的太陽帶羊刃,正如此年的帝君帶有兇煞之氣,故而此年必有兇事。
按理,丙年太陽一樣帶羊刃,卻不如戊年之兇?因為戊化氣土星,而戊年之土星帶了飛刃,歲幹亦為歲君,即歲君也是刃星,即:太陽為羊刃,歲君為飛刃,即兩個最大的主事的星體都帶了極兇的煞氣,故應兇災。
己年亦是如此,己化氣為月亮,月亮為第二尊貴之星體,此年月亮帶羊刃,歲君己亦帶羊刃,亦是吉星化兇,故而也是容易發兇之年。
以上之論述為本人對戊己都天煞的一點認識,看客如有異議,可以提出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