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口齒不清 該等還是治?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孩子說話口齒不清 該等還是治?

  說話比同齡孩子晚、口齒不清、結結巴巴的情況在兒童中很常見。有的家長因此感到焦慮,也有的家長認為「等長大些自然就會好」。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康復科主任徐開壽教授介紹,絕大部分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在1歲半到兩歲,孩子一般在兩歲後,說話會相對比較流利。兒童常見的說話問題包括說話晚、口齒不清、口吃結巴,在醫學上分別稱為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語流障礙,這些都屬於兒童言語-語言障礙。徐開壽介紹,兒童言語-語言障礙的影響因素包括孩子本身的生理因素和外在因素。比如孩子本身的腦結構問題、聽力問題、視力問題、唇顎裂等,外在因素包括家庭環境、養育方式等。處理方式和造成問題的不同原因有關。

  孩子說話晚是表象,背後原因分三種情況

  很多人把孩子說話晚歸結為「貴人語遲」,實際上語言發育遲緩是個表象,孩子的語言發育和智力、聽力直接相關,針對說話晚,有三種情況要仔細分辨:一是本身智力發育正常、聽力正常,只需要等理解能力慢慢提高,靜待語言爆發期即可;另一種是既說不出來,理解又比較差,說明孩子精神發育落後或者有聽力方面的障礙。徐開壽介紹,語言發育遲緩是精神發育遲緩的常見症狀,除此之外,有認知障礙、運動發育落後等症狀。聽力的好壞和語言發育直接相關,也影響認知水平,大部分聽力障礙孩子並非完全喪失聽力,早期篩查發現並開發殘存聽力,可以獲得更好的康復效果,也能減少對日後語言能力的影響。

  第三種是說得不好、理解不好,與人情感交流也較為缺乏,則要考慮是否有孤獨症的可能。一般來說,孤獨症的孩子會有不理人、叫名不應等不愛與人溝通的表現,還會存在興趣怪異且刻板重複、行為固化不接受改變、感覺及肢體動作異常等。

  口齒不清,大部分是功能性

  「經常有家長問,孩子說話不清晰,是否需要治療?實際上,一定要首先辨別是什麼問題。」徐開壽說,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晰也分三種情況。一些腦癱、腦外傷、腦腫瘤的孩子,口腔周圍肌肉協調不好,容易說話口齒不清、流口水,稱為運動性構音障礙。而顎裂、面癱、先天性顎咽閉合不全等會導致器質性構音障礙。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剛剛學說話時容易出現把「哥哥」發成「的的」、「吃飯」發成「次伴」,到4歲以上如果還出現這種情況,則屬於功能性構音障礙。大部分孩子都屬於功能性口齒不清。如果經過專業醫生確認確屬這種情況,隨著孩子長大,有希望自己糾正過來。

  口吃也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語言問題,醫學上稱為語流障礙,表現為說話頻率、強度受到影響,說話重複、延長或者中斷,大多數發生在兒童早期,兩歲到5歲是高峰期,男性偏多,大約有75%的兒童會在兩三年內自然恢復,有大約1%會持續到成人。

  徐開壽介紹,口吃的成因比較複雜,包括遺傳因素、撫養方式等。「臨床上觀察到,在家長慢聲細語的家庭裡,口吃的孩子比較少。」

  有的家庭裡,家長說話的語速很快,這會給剛學會說話的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對子女要求比較嚴格的家庭裡,孩子出現口吃的概率也會高一些。

  不同語言障礙類型都有針對性訓練

  徐開壽介紹,由於兒童語言能力和智力發育關係密切,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開設了「語智同行」門診,通過相關量表的快速篩查、常規檢查、言語功能評定等專項測試、聽力等輔助檢查,醫生可以了解孩子疾病方向、發育水平、疾病狀況以及程度。對於語言障礙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孩子,會轉介到相應專科就診,解決原發疾病問題後再進行語言康復;對於屬於康復科治療範疇的孩子,則由語言治療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訓練和家庭練習指導。

  比如,對於精神發育遲緩導致語言能力差的孩子,通過匹配遊戲、圖片詞彙鞏固練習等提高認知理解能力;對於功能性構音障礙的孩子,進行發音器官的功能訓練,通過語言治療掌握到正確發音部位和方法後,在家多加練習,糾正相對容易;對於口吃的孩子,語言治療師會選擇一些有韻律和節奏的文章進行帶讀,或者讓孩子跟著節拍器一起控制語速齊讀,也會指導家長在撫養時要減輕過分期望、減少壓力。

  經顱直流電刺激技術、重複經顱磁刺激技術等無創的腦刺激技術可以調節大腦皮層神經元活動,對治療語言障礙也有一定的作用。(全媒體記者伍仞 通訊員李雯)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評選揭曉 雲南3案例入選  人民網昆明9月20日電 (符皓)9月20日,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評選活動公布評選結果,全國共有130個案例獲評最佳案例和優秀案例,其中,雲南省玉溪市的「精準發力,打造城市基層黨建新高地」基層黨建案例獲評最佳案例,雲南省昆明市的「萬名黨員…【詳細】

要聞

全面降準後昆明房貸利率保持平穩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9月16日,年內第二次降準全面落地。降準對房貸利率有何影響?記者近日採訪多家銀行信貸人士發現,降準落地後,昆明房貸利率暫無下行趨勢。 昆明某商業銀行一位個貸經理表示,目前該行首套新房、二手房按揭…【詳細】

要聞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口齒不清?排除疾病因素,幾個妙招,助力孩子吐字清晰
    寶寶出生後,作為父母最關心的就要數孩子是否健全,有沒有明顯的畸形等等。畢竟產檢的時候就算再健康,也總要親眼見到才能安心下來,話說回來誰不希望孩子沒有先天性疾病,可以健健康康的呢?可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許多家長卻發現孩子在說話的時候,出現了口齒不清的現象。
  • 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媽媽咋教都不會?問題出在哪父母要清楚
    都是2歲孩子,一個出口成章,一個口齒不清小傑和閨蜜的孩子都是2歲,因為兩家住的也近,所以沒事兩人就帶著孩子一起玩,不過別看兩人的孩子是同歲,但是差距還是很大的。閨蜜的兒子現在說話嘴閒不住,每天24小時,恨不得25小時都在說話,閨蜜現在只要看到兒子醒了腦袋就大。
  • 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家長做到這3點,寶寶口齒伶俐說話溜
    這種情況下,我想大部分家長應該都會很著急吧,畢竟按照正常的情況,2歲半的孩子應該已經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了,但嘚嘚卻還不會說話!結果孩子的爺爺不僅不著急,而且還鼓勵孩子用「手語」交流,還特別驕傲地說:「我們孫子可聰明了!會好多手語!」說實話,我是真的不能理解這樣的家長,一個正常的孩子,不想辦法教他說話反倒先教他用「手語」比劃,這耽誤的可不是幾句話的事!
  • 孩子口齒不清沒關係?專家:不能忽視
    從感知聲音到開始說話,代表著孩子對於聲音的敏感性到了一種新的階段,而這,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標誌。從七八個月開始的牙牙學語,到一兩歲時的短句模仿,雖然和成人相比較還是顯得有些稚嫩,但是從兒童語言發展的變化來看,孩子的語言已經有了很大進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口齒比以前更清晰了。
  • 口齒不清,說話不流利怎麼辦?
    口齒不清讓人很無奈,比如你連珠帶炮的說了一大堆,結果對方卻一臉懵逼,我們心裡就有種一萬隻羊駝奔騰而過的感覺。著實令人惱火,但應該怎麼克服呢?首先,你要確定你的口齒不清不是因生理疾病引起的,不然這裡的方法也幫不了你。而如果你的發音系統很健全,又是什麼引起你口齒不清呢?
  • 說話小聲?口齒不清?10種訓練方法,讓孩子變成「小夜鶯」
    「孩子三周多了,只會一些簡單的詞,還說不利索該怎麼辦?」「幼兒園中班了,說話還有些大舌頭……」「口齒不清,到現在還是把『姑姑』說成『嘟嘟』,很努力還是改不過來……」當特教老師的這些年,被家長們問最多的大概是言語相關的問題。那些孩子基本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是說的不清楚、快、不完整,所以讓聽的人感到費勁。
  • 「醫文醫話」康復中心:孩子口齒不清怎麼辦?(一)
    你能聽懂孩子說的話嗎?當孩子會說話後,那機關槍式的詢問總是讓父母不知如何回答。說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必須面面俱到才能準確發音。因此,一旦遭遇孩子口齒不清的問題,可從小給予適當口腔刺激和訓練。今天,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康復中心韓子龍康復治療師將為大家講解口齒不清常見類型及為什麼會口齒不清相關健康知識!一、口齒不清常見類型要正確發音,必須兼顧嘴唇 (嘴型)、舌頭 (擺放位置)和胸腔(氣流)這3大要素。
  • 5歲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怎麼辦?如何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語言幹預?
    孩子5歲了,眼看著就要上小學了,可是說話不清楚、口齒不清,這可怎麼辦?一般正常發育的學齡前兒童(3~5歲),語言能力的發育是迅速的,詞彙量會隨之不斷地擴充。然而對於那些還有語言障礙的孩子而言,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遲緩。那如何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語言幹預?
  • 這梗代指說話人口齒不清……
    這梗代指說話人口齒不清……時間:2020-04-14 19:1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外幣巴卜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說話人口齒不清 一般指說話人口齒不清,聽不懂對方表達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詞一般不會放在句子中用。 該詞起源於《植物大戰殭屍》中瘋狂的戴夫這一NPC部分語音的空耳。
  • 孩子不說話、口齒不清、發音困難……這些訓練方法家長要掌握
    孩子不說話、貴人語遲;口齒不清、長大就好了;發音困難、再等等就能說了……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千萬不能有這種錯誤的想法兒。在早兒門診,醫生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說話,想盡各種辦法,想在家給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訓練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經常是孩子哇哇哭,大人氣呼呼,很苦惱。對此,順義婦兒醫院兒早康復中心李田醫生建議這部分兒童的家長給孩子看過醫生聽取建議後,來教您一些小辦法、小遊戲,可供家長日常在家給孩子訓練使用。  1.跑步訓練
  • 口齒不清影響智力?危害比你想像的大得多!
    起因是寶貝自打會說話後,口齒不清的毛病便一直困擾著整個家庭。雖然無論是父母還是老人在家一直給孩子做糾正,可正常發音總是暫時的,過不了多久孩子的發音就又回到起點。不只是發音,孩子的身體有時也不太協調,肢體動作過多,加上說的話除了家人誰也聽不太懂,辰辰總是給人一種不太聰明的感覺。家長擔心是孩子的認知能力出現問題,可檢查結果卻比較正常。
  • 孩子口齒不清說話詞不達意,這些科普分析值得收藏
    前幾天遇到二個諮詢語言障礙的家長,一個三歲,一個六歲,很有代表性兩個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說話不清楚,說話詞不達意。兩位家長雖然描述相同,但其實孩子的語言障礙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口齒不清,發音不準,語言障礙矯正師都要綜合判斷。為什麼?不同年齡的孩子理解和表達發展不均衡!口齒不清更多的是別人聽起來的感受,其實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發音的問題,一種是語義表達的問題,也可能二者都存在。
  • 老人餐桌上突然口齒不清、行動困難,齊魯醫院(青島)卒中綠色通
    發病當晚,患者在吃飯過程中突然出現說話口齒不清,左側肢體麻木無力,行走困難等症狀,家屬見狀撥打了120急救電話。晚上8點左右,神經內科值班醫生接到通知,一名懷疑腦中風的患者正在被送往醫院的路上,醫護人員立即做好接診準備。5分鐘後,患者到達急診,急診值班的神經內科醫師完成初步評估後,又安排患者迅速完成化驗及頭部CT檢查。
  • 如何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語言障礙?
    導讀:語言發育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話題,比如:●我家寶寶說話比別的孩子晚,到1歲半了還只會說爸爸;●我家寶寶2歲時突然出現了口吃現象;●我家孩子大舌頭、口齒不清;●我家孩子聲音比較高尖;健康查體時,醫生說這些情況可以隨著生長而緩解,但心裡還是沒有底,到能需不需要專科醫生檢查呢
  • 孩子認生不敢和人說話,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落落大方」?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希望孩子能夠在人前落落大方、舉止得當,講文明懂禮貌。但很多孩子在見到生人時總是怕生並害羞的躲在一旁不敢說話。這可怎麼辦呢?要想讓孩子變得落落大方,家長又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呢?前段時間,趙女士帶女兒小貝去大學同學家做客。
  • 2歲多的孩子還不會說話,該怎麼辦?
    問:孩子已經2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但,也有不少孩子的言語發展相對持續時間長一些,晚一些,有的甚至要到3歲左右。 所以家長要先弄清楚孩子是不會說話還是不愛說話。如果孩子能聽懂大人的日常用語,孩子的語言發展中就沒有聽力的問題。孩子不會說話,原因可能是在孩子的口語發展時期缺少足夠的語言刺激,家裡大人很少與孩子說話;再就是家長照顧過度,孩子不用說話,只用表情和手勢表達,家長就把事情都辦了。
  • 《渴望》劇組30年後聚首,67歲李雪健近況不佳,消瘦口齒不清
    然而,就這麼寥寥數語,李雪健卻說得很慢、很吃力,甚至有些口齒不清,雖然已經67歲了,但是畢竟只有67歲啊,當下很多67歲的老人都是非常硬朗的。李雪健的這兩句話讓人聽了揪心,很多人發出了「怎麼老成這樣了」,「怎麼說話都說不清楚了」的疑問。
  • 舌系帶過短症狀真的包括影響孩子日後的說話嗎?
    我們都知道乳牙缺失或乳牙早失都是牙外傷或者齲齒導致的惡劣後果,而且這樣的後果往往會影響孩子在日後學話發音出現不清楚不準確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我們是可以採用預成冠或口腔治療來解決大部分問題。但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同樣也會影響到孩子學話發音的準確性?那是什麼?聽我慢慢說來!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說話晚,警惕這幾種因素一、病理因素1自閉症:不說話、自言自語這裡的「不說話」指的是不會說話,少有交談行為。寶寶玩的時候只是一個重複刻板的行為,沒有任何意義,比如喜歡來回開關門、開關燈,坐電梯喜歡來回地爬上爬下。也有一些自閉症患兒雖然會說話,但是言語錯亂或者經常自言自語,家長也需要警惕。
  • 孩子大舌頭腫麼辦?是舌系帶出現問題還是教育方法有誤?
    在此之前,孩子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的毛病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眼看著都快上幼兒園大班了,說話狀態還不如3歲的小弟弟小妹妹,著實讓父母著急。家長起初還以為大舌頭是網上廣泛傳播的舌系帶短導致的,兒科醫生說孩子生理沒問題,帶回家每天糾正就好了。兩口子謹遵醫囑閱遍整個網絡,訓練手法換了又換,近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孩子根本沒有多大變化,依舊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