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網
「因為右手突然麻木無力,去醫院做了手術,沒想到才過了3個月,傷口剛癒合,病情又復發還加重,整個手臂都沒力氣了!」日前,上海德濟醫院收治了一名患有脊髓血管母細胞瘤的27歲男子,接診的神經外科常務行政副主任王傑直言,本次病灶與上次病發時病灶在同一區域,辛虧發現早手術及時,不然,隨時面臨高位截癱的風險。
肢體麻木無力,竟是脊髓瘤作祟
今年27歲的陳晨,家住安徽省亳州市。2020年8月,他正在家裡逗弄兒子時,突感右手麻木無力,休息數日後也沒好轉。
「當時在網絡查了一下病因,有說頸椎病的,有說腦血管疾病的,為了安全著想,我就去上海一家醫院做了檢查。」陳晨說,診斷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顯示他患上一種罕見的疾病——脊髓血管母細胞瘤。
「如果不及時治療,我的右手肢體運動障礙症狀會逐漸加重,最終會導致高位截癱甚至危及生命。」陳晨最終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了手術。沒想到的是,手術完僅僅3個月, 他再次感到雙手麻木無力,且病情越來越嚴重:「當時我的手已經感覺不到溫度,整條手臂都沒力氣,心裡非常恐慌,有時候想著都睡不著覺了。」
他再次來到上海,前後跑了多家醫院,都被告知需要再次動手術。最後來到了上海德濟醫院神經外科治療。
「患者上次切除的脊髓血管母細胞瘤又在同樣的地方長了起來,若不及時採取措施,隨時都可能導致高位截癱。」擁有近二十年神經外科工作經驗的王傑主任接診後發現,陳晨的病情已刻不容緩,安排其進行系統性身體檢查的同時,將手術時間確定在了次日上午。
「雙高」手術——高風險、高難度
「因為患者的病灶位於高位頸髓內,高位頸髓控制著脖子以下所有的運動和感覺包括呼吸機制,其手術風險巨大,稍有不慎,便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手術顯微鏡下,王傑主任發現患者的血管母細胞瘤被大拇指粗的頸髓完全包裹,並且其血供十分豐富,邊界清晰,周圍被細小的動脈包裹著,這對手術全切及其術中出血控制帶來更高難度。
要完好無缺的將血管瘤從脊髓上剝離十分困難。「我們要精準定位到每1根血管,若貿然切斷任一引流靜脈,可能會引起脊髓腫脹或脊柱梗死,尤其是高頸段脊髓,嚴重者會導致四肢癱瘓。」王傑主任表示。
△上海德濟醫院神經外科常務行政副主任王傑正在手術中(資料圖)
歷經5個小時後,這一場走鋼絲橋般的腫瘤切除手術終於順利完成,血管母細胞瘤被完整切除。
王傑主任稱,脊髓血管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良性腫瘤,多見於20歲至40歲的青壯年,其中男性患病率明顯高於女性。一般症狀多為感覺異常、運動功能障礙和疼痛等,慢性起病,後逐漸加重,導致高位截癱甚至危及生命。他稱,目前針對脊髓血管母細胞瘤的治療,手術治療依然是首選,大部分患者在完全切除腫瘤後能夠治癒。
【來源:新聞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