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是我國的名將,很多人都稱讚他一身是膽,證明此人膽子大、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以膽量著稱的許世友也有他敬佩的人,他說過:世人都說我許世友膽子大,什麼硬仗都不怕,然而我不敢和他韓先楚比啊,他虎膽包天,誰也趕不上。
許世友口中的韓先楚是中國的開國上將之一,參加了許許多多的起義與戰爭,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像很多舊社會的人們一樣,韓先楚的出身也很卑微,家裡很窮,父母都是地主家裡的佃戶,連基本的衣食無憂都難以做到。所以韓先楚將軍從小就非常懂事,年紀不大就去學了篾匠。隨著塑料的出現,現代人可能不太清楚篾製品,說白了篾製品就是用細長的竹條編織成生活器具。當時這小小的一門手藝養活了韓先楚,後來隨著國內局勢的動亂,民眾的生活越發艱難了,在湖北爆發了黃麻暴動。正是此次暴動,讓韓先楚了解到了共產黨,從此他的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原來人們可以建立一個幸福美好的新世界。
帶著這樣的希望,韓先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時期又加入了湖北孝感的遊擊隊,參與了打土豪分田地等等農民起義活動。他自己本人也在這些運動中總結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政治經驗,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土地革命之後,隨著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了艱苦的長徵之路。在此期間,韓先楚帶領的紅75團屢次為掩護大部隊轉移而衝鋒於陣前,甚至在石樓一役中,虎膽突現,用一個營的兵力牽扯了敵軍五個團,掩護了主席、彭老總的安全撤離。韓先楚將軍用最少的損失,在本就艱苦的長徵途中保障了共產黨骨幹力量的安全,為日後紅軍的勝利會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7年初,已經成為師長的韓先楚受到了組織的悉心培養,被送往延安軍政大學學習,在這裡,韓先楚由一個帶兵打仗的粗人,漸漸轉變為了一個智勇雙全、意志堅定、黨性純潔的將軍。巧合的是,1937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這一年裡日軍侵略者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而韓先楚將軍,已經完成了戰場與理論的結合,奠定了他之後的叱吒風雲。
到了37年八月份,紅軍改編成了八路軍,韓先楚因為編制的重新劃分成了副團長,在徐向前的領導之下。一年後,他參加漳南戰役,為建立晉冀魯豫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抗戰期間屢次打擊日偽軍。抗戰勝利前夕,他又進行了第二次的進修,去了中央黨校參與整風運動,獲得了更加深厚的理論知識。
抗戰結束後,韓先楚被調往東北,在這裡擔任了南滿第四縱隊的副司令。新開嶺戰役中他星夜轉移,克制了敵人突然增加兵力的陰謀,為決戰拉開了序幕。
除了這些,最能展現韓先楚將軍虎膽的就是奪回海南島的戰役了。大陸與海南島之間隔著天然的屏障瓊州海峽,貿然進攻不僅會造成我軍重大傷亡還有很大的可能被敵軍反撲,丟失瓊州海峽。正在舉棋不定的時候,韓先楚站了出來,帶領兩個軍三萬多子弟兵,橫渡瓊州海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海南島登陸。戰後我軍的領導們都說,這事,也只有韓先楚這個天不怕地不怕,比老虎膽子還大的人才幹得出來!
建國後,韓先楚將軍歷任我國主要戰區的高級領導,為軍隊的建設奉獻了畢生精力。1986年,戎馬一生的韓先楚將軍去世了,他的家鄉紅安縣也舉行了盛大的悼念儀式,並將韓將軍的骨灰收入了紅安烈士陵園。這一切,都是人民不忘韓將軍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