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提要:一樁不必要的遺產訴訟,給對方造成近……的損失

2021-01-09 白白情感屋

一宗繼承案在成功結案。我們黨張女士心地善良,只是在原來基礎上象徵性地增加了一些數額,籤約時放棄了一套約100萬套住房的一半份額。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走到這個階段,另一方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得所有的繼承權益。對方並不想通過訴訟解決信的問題,損失近10萬元是沒有必要的。

雙方的糾紛主要是房屋的繼承權益問題。房子原來是張女士媽媽林太太的,原來是安置房拆的。林太太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其中一個住在珠海,張女士是她的女兒,住在國外。林太太在福州有一個孫女張芳,她由林撫養長大,不時照顧林。

在這期間,張芳父親手上寫了一張紙條:「我們一家於遷往廣州定居,而留下孫女張芳在福州照顧奶奶。現因拆遷,而張芳仍需照顧奶奶。本人亦於19時54分與妹妹研討,一致同意待拆遷後業主給孫女張芳,今後任何親屬都無權爭議,但張芳應盡責照顧奶奶。此證」到張芳。林奶奶四年後去世了,在張女士處理完完林林奶奶的葬禮後,她在紙條上簽了自己的名字和。

林太太要求把這一切都移交給她。張女士拒絕合作,認為他沒有放棄繼承權。考慮到房屋價值巨大,只要求對方給予20萬元補償金放棄繼承。對方一直不願意或提出許多先決條件。由於張女士不同意滿意另一方的建議,我們打算把這個案子委託給我們。由於家庭原因,在與律籤訂《委託代理合同》之前,張女士仍想通過電話調解,只要求對方賠償20萬元,但對方仍拒絕。

在張芳訴訟中有一些奇怪的想法。

她提出了一項法定繼承糾紛,並要求法院確認房子的所有股份都屬於她,原因是上面的說明表明張女士已經放棄了繼承權,她履行了贍養義務。

我們認為,所謂放棄繼承權根本站不住腳。

1、放棄繼承時應明確具體的繼承範圍,但說明內容不明確,因此無法確定繼承範圍。

2、放棄繼承應在繼承人死亡後作出,而張芳父親寫的遺書當時還活著,放棄繼承不可能生效。

3、

也許是有點亂,張芳在審理過程中提出了各種觀點,但他們獲得全部遺產份額的法律關係和依據還不清楚。

辯論開始前,我們請法官要求對方澄清基本的法律事實和法律依據,迫於無奈,張芳認為是基於遺贈扶養協議(偶數條),在張芳履行了扶養義務的前提下,房屋的全部份額應屬於孫女。

真是雷人,對連來說,承擔這樣的訴訟風險是很少見的。

我們反駁的理由如下:

1、

2、遺贈扶養協議的籤訂主體應當是遺贈人和扶養人,不能與遺贈人約定扶養義務,然而的這張紙條並沒有繼承人林老太太或張芳的籤名。無論是張芳父親還是張女士都不是適格的主題,便箋的性質不是繼承人林老太太籤署的遺產支持協議。

3、這位張芳年輕時由林老太太撫養長大,她參與照顧繼承人,不僅履行了照顧父親的法定義務,而且還償還了繼承人的撫養費,因此張芳盡責地照顧繼承人符合法理和情理,與遺贈扶養關係無關。

開庭後,法官實際上覺得對方在本案中的主張難以支持,他認為當事人的初衷可能是把房子還給張芳,但在協議內容和形式上很難符合法律規定,所以他一直希望我們能調解。

原來張女士一家不同意調解,他們認為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是張芳堅持通過訴訟來解決問題。既然他們都上了法庭,他們就很容易沒啥。經過張芳一次次的求情,最後張女士還是考慮到了家庭的親情,侄女張芳家庭經濟也不寬裕,於是他做出了最大的讓步,通過調解結案,相關款項當天順利拿到。

打官司一定要小心!我們要充分考慮訴訟風險,充分衡量調解和訴訟的路徑風險,為您找到合適的律師,為您找到合適的訴訟方案。

《菜驢雜記》:

當我們真正從內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願意用行動去改正時,這就是個人進步和人格完善的開始。有多少人一輩子都在說自己錯了。

相關焦點

  •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積極探索防範和打擊虛假訴訟等不誠信訴訟行為
    我們發現很多虛假訴訟中,都存在多人串通的現象,有時是利益關聯的同一方當事人串通,有時則是與對方當事人合謀,為獲取有利訴訟結果共同蒙蔽、欺騙法院,增加了法官識別不誠信訴訟行為的難度。劉某向法院起訴要求賈某賠償車輛損失20461元、評估費1023元,提交了車損評估報告、維修費發票及維修結算單等證據予以證明。原審根據劉某提交的結算單及維修發票認定劉某已支出維修費用,判決賈某賠償劉某車輛損失。後賈某發現劉某車輛並未維修,以有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原判決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等理由申請再審。在人民法院組織的再審聽證中,劉某承認其車輛未維修、未支付維修費用的事實。
  • 遺產管理人應當履行哪些職責?
    專業的遺產管理人會對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進行清點、核實。被繼承人的財產表現形式通常為:存款、不動產、貴重動產、股權、數字貨幣、紙黃金、智慧財產權等,此時就需要遺產管理人清理遺產並製作遺產清單,根據財產的性質及分割方式,有效地保障遺產的詳盡、完整,確保遺產安全。
  • 投服中心與匹凸匹法庭交鋒 全國首例證券支持訴訟開審
    這是投服中心首次受中小投資者委託提起的證券支持訴訟,也是全國第一例證券支持訴訟。此次開庭,投服中心極為重視,派出了總經理徐明和投服中心公益律師團牽頭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律師親自出庭代理訴訟。  庭中交鋒 重點突出  在近兩個小時的庭審過程中,原被告雙方突出圍繞虛假陳述賠償責任承擔、損失計算方法等重點問題展開交鋒。
  • 自願贍養老人繼承遺產案
    基本案情高某啟與李某分別系高某翔的祖父母,高某翔沒有工作,專職照顧高某啟與李某生活直至二人去世,高某啟與李某後事由高某翔出資辦理。
  • 私生活太複雜,馬拉度納近億美元遺產或引發家族爭奪戰
    (原標題:私生活太複雜,馬拉度納近億美元遺產或引發家族爭奪戰) 一代球王迭戈
  • 關於在刑事判決生效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賠償範圍的法律規定
    關於在刑事判決生效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賠償範圍的法律規定文/湯湘倫律師首先,在刑事法律中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範圍的規定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
  • 怎樣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時強調,我們要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爭取全年經濟發展好成績。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成為全國人民當前最急切的目標和願望,總書記的講話激發了社會各界強烈的奮鬥熱情。
  • 名人遺產繼承「恩怨難了」:兒子起訴母親分字畫
    法院審理認為,許麟廬的遺產應按照遺囑繼承辦理,即全部遺產均應由王齡文繼承並所有。因王齡文拒絕向法院提供訴爭財產的現狀及配合法院就此進一步審查,致使法院對訴爭財產的真實性等問題無法查清及明確,也無法明確判歸王齡文財產的具體內容,判決許麟廬的遺產由王齡文繼承,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許麟廬遺留的書畫價值幾何?坊間估算價值21億元,判決對此並未給出答案。
  • 中國歷史故事:《四庫提要》的補正和續修
    《四庫提要》問題如此之多,學者級有異議,但由於是「欽定」的,不敢糾謬。乾、嘉以後,學者以「讀書記」、「藏書志」、「筆記」、「日記」等方式糾謬補缺者不少。周中孚《鄭堂讀書記》評介圖四千餘種,考辨其內容、優劣、真偽、版本。對《四庫》已收之書,多刪去《提要》的「欽定」評論。
  • 中行承擔原告全部穿倉損失 20%本金損失也要...
    據江蘇高院微信公眾號消息,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於12月24日一審公開開庭審理3件涉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民事訴訟案件。庭審結束後,一件案件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於庭審當天達成調解協議,該案調解結案,並於次日全部履行完畢。
  • 醫療案例:在家中用祖傳秘方治病,造成服用硃砂過量致汞中毒死亡
    被告人鄧某某在本判決生效後十日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彭某1、彭某2、彭某3的經濟損失包括收取的治療費3000元、誤工費720元、喪葬費25233元、車旅費1500元等共30453元。三.辯論焦點(一)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鄧某某的行為已構成非法行醫罪。訴請法院依法判處。
  • 遺產分配協議「兒子、配偶、繼子」
    現就名下遺產問題,各方經協商同意按本協議約定處理。二、對被繼承人名下遺產、財產享有權利的人員的確定甲方、乙方、丙方共同確定有且僅有以下人員對財產享有權利,並有權要求對名下財產有權要求進行分割、分配:1.乙方是生前配偶,現乙方自願放棄與婚後財產的共有權利與權益的主張,自願將與的財產全部作為的遺產,由甲方、乙方、丙方按照本協議第四條的約定進行繼承,並按照約定的比例分配房產變現、債權、賠償款等款項。
  • 微信裡發一句話,讓他損失8萬!
    微信裡發一句話,讓他損失8萬!南小法之前說過微信記錄可以作為證據不要亂刪那你有沒有想過有些事也不能輕易在微信上聊尤其是關於錢的事這不就有人因為一條微信損失了
  • 2019年地震造成直接損失超59億
    本報訊(記者  戴幼卿)1月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地震臺網中心獲悉,2019年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 上海一集資詐騙案開審:非法集資110億餘元,造成被害人損失14億元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派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及辯護人均到庭參加訴訟。梁俏通過原上海中億國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現更名為上海湛久商務諮詢有限公司)、中億國星(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享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通過多家線下門店,採取發放宣傳單、業務員介紹、口口相傳等方式,以保本付息、且有6%-14.5%不等的預期年化收益,以及浙江銀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關聯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為誘餌,重複、超額使用債權轉讓標的,向不特定公眾非法募集資金人民幣110億餘元,造成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
  • 公益訴訟是必要而善意的「越俎代庖」
    據《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課題組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江偉透露,目前已完成第三稿的民事訴訟法專家修改建議稿提出,在受害人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很難確定受害人的情況下,檢察院、其他國家機關為維護公共利益,可以對實施侵害人提起禁止侵權、賠償受害人損失的民事訴訟。這意味著,中國有望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確立公益訴訟制度。
  • 生活的民法典—訴訟時效過了主張權利不被支持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主張權利是有時間限制的,導致過了訴訟時效期而無法獲得法律保護的案例時有發生。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了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裡要注意這個例外規定,普通的訴訟時效是三年。但是例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