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十二生肖獸首並不是國寶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新京報資料圖 記者 薛珺 攝 對話人物 陳履生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曾因在微博上發布言論稱「圓明園十二生肖水龍頭只是見證圓明園被外國列強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一上拍賣會就被稱為『國寶』,欠妥」,引發網絡討論。
-
25家博物館(院)傳遞《國家寶藏》印信:心手相託 薪火賡續
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博大和厚重,凝聚著眾多觀眾的愛戴和期待,《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12月6日20:30檔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歷經600多天的探索磨礪,《國家寶藏》第三季攜手九座歷史文化遺產,帶著27件國之瑰寶,將繼續與「寶萌們」共話國寶前世今生,探討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
《國家寶藏》亮相第八屆「博博會」 12月9日第二季回歸
人民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李巖)前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在福州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國家寶藏》受「博博會」邀請,舉辦了主創經驗分享會和「讓文物活起來的創新性實踐與落實—《國家寶藏》節目文博論壇」。據悉,《國家寶藏》第二季已定在12月9日央視綜藝頻道黃金檔全面回歸。
-
中國戲曲七十年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12月26日 ,「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旦角劉秀榮在展臺前駐足觀看(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本次展覽以「榮膺使命」、「守正創新」、「立德樹人」和「春華秋實」四個篇章為綱領,從綜合層面展現中國戲曲學院與新中國共奮進、與時代共發展、與戲曲藝術共命運的發展脈絡。以中國戲曲學院為縮影的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歷史,以珍貴的歷史實物、詳實的圖文資料、生動的多媒體形式在此次展覽中融合輝映。
-
西方有個老人生日是12月25日,中國有位老人生日是12月26日
西方有個老人叫聖誕老人,12月25日是記念耶穌的誕生而設立的節日,也叫聖誕節。這個西方的老頭耶穌,他沒給中國人民帶來什麼好處,相反,他的子孫曾將鐵蹄踏入中國,燒殺搶掠,擄掠不少國寶,被中國人民稱之為強盜。可是,現在無論是商家也好,還是一些年輕人也好,卻熱衷於這個節日。
-
藏於日本的十大中國國寶 每件都無與倫比
如果要問除中國之外,哪個國家收藏中國文物最多,那答案必然是日本。日本自隋唐以來,一直以中國為文化母國,虛心學習,並大量輸入各種藝術品,經過數百上千年的時光,到現在留下了相當一批珍寶。而且,近代以來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國國寶最多的,也還是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更是座「戰利品大寶庫」
我們去的時候,進門的鐵柵欄門並未從中間打開,僅僅開著一個小門,如果不是鐵門旁的粗柱子上有個低調的名牌,註明著這裡確實是「The British Museum」,也許我會以為這裡僅是個畫廊或普通的博物館。穿過小鐵門,才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
在大英博物館看中國珍寶(圖)
國家旅遊地理倫敦12月30日訊(通訊員 沈海濱)來到英國倫敦,怎麼能夠錯過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呢!大英帝國最鼎盛時期在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寶貝,在這裡全都免費供遊客參觀。如果你時間充裕,那就精品細賞,好好領略這跨越世界各國以及人類歷史的藏品,好好了解這些展品背後的歷史。
-
博物館副館長身中31刀倒在國寶旁……25年後命案告破抓捕場面曝光
「是博物館那件事嗎?」6月4日,福建將樂警方夜行5小時,奔赴福建南平,抓捕犯罪嫌疑人陳某,轟動一時的博物館兇殺案,終於真相大白。「他身上的傷,多得不忍目睹!」25年前,陳某深夜行兇,殺害將樂縣博物館副館長廖國華,震驚全國。
-
馬首回家,十二生肖又聚齊一件,但這些國寶仍「身首異處」
11月13日對於中國文博界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圓明園馬首終於回家了!自此,流散百餘年的圓明園十二生肖家族已回歸過半,雖然仍有五件漂泊在外,但十二生肖重聚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而歷史上,被生生拆散的國寶又何止十二生肖?
-
今天|12月30日,24年前,上海博物館新館開館
1952年創建的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據統計,上博館藏文物近10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4萬餘件,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歷代書畫最具特色。坐落在市中心人民廣場的上海博物館新館,按照傳說中「天圓地方」的造型,基座呈方形,頂部猶如一面巨型古鏡,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風格的完美組合。
-
恐怖,哀惋與滄桑:講述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三件國寶背後的故事
這家博物館的藏品眾多,讓人恨不得在裡邊徜徉三天三夜。在此,只撿其中讓我感慨最深的三件國寶,與大家分享其背後令人唏噓的故事。神話傳說與人間傳奇交織的月神雕像黛安娜Diana,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和月神,也是奧林匹斯山的主神之一。她是宙斯和提坦女神勒託的女兒,也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妹妹。同時,也被視為野獸的保護神。
-
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印象
但是,亞歷山大二世未能看到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落成。亞歷山大二世推行改革,也引發了社會矛盾的激化,一些革命組織試圖通過暗殺沙皇來改變社會。亞歷山大二世執政後,多次躲過暗殺。1881年3月1日,亞歷山大二世準備去籤署法令,宣布改組國家委員會,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治改革進程。他的馬車經過聖彼得堡格裡鮑耶陀夫運河河堤時,遭遇民意黨極端分子的暗殺。
-
《辛丑年》特種郵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首發
2021年1月5日,《辛丑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該套郵票設計者、著名藝術家姚鍾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愛力,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古建東等出席儀式。自去年9月1日《辛丑年》特種郵票宣布開機印刷後,廣大集郵愛好者翹首期待這套牛年生肖郵票的正式發行。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即好評,每一句話都是作文素材
例如:《如果國寶會說話》、《跟著書本去旅行》《國家寶藏》等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家長們在注重雙語教育的同時,不妨利用這些高品質的節目讓家中的寶貝們了解並愛上中華文化,領略歷史沉澱下的魅力。關於《如果國寶會說話》及《跟著書本去旅行》在愛麗絲之前的推文中都有介紹或提及。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國家寶藏》這個寶藏節目的魅力吧!
-
2021中國絲綢博物館「火力全開」
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辦、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年度時尚回顧展,從2011年開始至2020年,已經走過了十年,漸以成為記錄當下中國人的經典形象和生活狀態,定格這個美好時代的縮影。3.兵團歲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革命文物展(6月25日-9月12日)此次「兵團歲月」展覽擬以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館藏軍墾時期的軍大衣、軍便服、軍襯衣等服裝及各類錦旗等紡織品文物為主要展品,由中國絲綢博物館進行相應的修復保護,再補充軍墾時期的文獻、影像及相關器具為輔助展品,從「軍墾記憶」、「軍墾功績」、「軍墾精神」等三個單元,展示軍墾時期的革命物品
-
天下第一法帖《平復帖》,若無此人中國又將損失一件國寶
可是這幅價值連城的草書,在民國年間差點流入國外,如果沒有張伯駒斥重金購入,恐怕我們今天只能在國外的某家博物館看到它的身影了。《平復帖》是西晉時陸機向友人問候疾病的一通信札,草書九行,計八十四字,禿筆枯鋒,用筆樸質古雅,為傳世最早的草書真跡,它一方面是隸書發展過程中的標本,同時更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重要佐證。現存的《平復帖》也是陸機傳下來唯一墨寶。
-
森林驛站2月25日滇金絲猴在中國的數量
今天的森林驛站的問題是滇金絲猴在中國的數量是?這道題還是有一定難度,這是微博森林驛站森林小課堂2月25日每日一題的題目。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那麼大家知道目前滇金絲猴的數量是多少嗎?下面就是森林驛站2月25日每日一題答案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們都來看看吧!森林驛站2月25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滇金絲猴在中國的數量是?
-
重慶又新增兩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目前共有五家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大足石刻博物館於2015年6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近500件珍貴石質文物採用「裸展」的方式,全景展現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藝術魅力。
-
國寶歸來!圓明園馬首銅像回家 十二生肖尚有5尊流落在外
國寶歸來! 11月13日下午,由賭王何鴻燊捐獻的國寶——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舉行回歸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