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以前,即公元1020年,是我國的北宋王朝宋真宗天禧4年,這年發生了好幾件大事,其中,官方雕版印刷《齊民要術》,這本書影響至今。
天禧4年農曆4月,利州路轉運使李防十分關心農業生產發展,他認為《齊民要術》這本著作在民間有著一定影響,並且許多記載已經被百姓使用並證明行之有效,但鑑於其印刷技術等各方面原因,導致《齊民要術》的流傳受影響,且難以保證內容的正確,因為民間粗陋製作的許多書籍錯漏百出。為此,李防奏請由官方(勸農司)以雕版印刷技術印刷這本書,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得到了朝廷的許可。
《齊民要術》是我國偉大農學家賈思勰花費一生心血著成的綜合性、百科性農學方面的「大典」,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最早的一部農學專業著作,同時還是世界農學發展歷史上最早的專門著作之一。其雖然成書於北朝北魏,但是,民間印製的該書錯漏百出,而1020年北宋朝廷官方雕版印刷此書,使得「正版」圖書得以流傳,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科技知識的傳播,成為至今保存最早最為完整的重要農學著作。
「民以食為天」,古代農業在國家戰略中居於極為重要地位,至今亦然,這本書中的許多農業科技知識,依然被農民們運用。
《齊民要術》共有10卷、92篇,對成書之前6個世紀以來的農業生產經驗、畜牧業技術、食品生產加工和儲藏方法、野生動物植物的利用技術等進行了總結,對荒山荒林荒地的治理復耕方法進行了介紹,對土壤利用的技術進行詳細推介,對氣候、季節與農業生產的關係等問題進行了總結,其內容豐富多彩、實用能用,對各種農業經驗和技術的總結介紹十分科學,正因如此,《齊民要術》被稱之為「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其雖然是「古代」的書,但許多農業經驗和技術被傳承至今。
《齊民要術》達到了較高的學術水準。比如,該書中所介紹的製作菜品、食品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有的目前還被沿用;關於釀酒方法,該書介紹了曹操發明的「九釀酒法」,目前還被部分地區民間釀酒所使用,在我國的釀酒史上具有極大的價值;尤其是在家禽的飼養方面,該書介紹得十分準確、系統、全面。
不僅如此,《齊民要術》中提出「食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節」的思想,既是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也具有深刻的哲學智慧,至今對食品安全管理、節約糧食等方面具有啟發價值。
基於《齊民要術》具有較高學術水準、提出重要哲學思想、對後世具有重大影響等方面的原因,該書得到了中國許多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在其著作《物種起源》中對《齊民要術》進行了介紹,給予極高評價,認為該書是「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