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太平洋中的大海蛇,
首先呢,先了解下太平洋名字的由來,顧名思義太平洋的意思就是平靜的海洋,據說大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在進行航海探險時遇到一個無風無浪平靜祥和的海域,飽受海風巨浪摧殘而倖存的船員慶幸的說:「這真是一個太平洋啊」,於是這片廣闊的海域就被命名為太平洋了。
探秘,太平洋中的大海蛇
其次,太平洋的成因,關於太平洋的成因有很多的假說,其中喬治達爾文在1879年提出的月球分出說,最受人關注,達爾文認為太平洋是在月球形成的過程中,在地表面留下的大凹坑發展而成的。
地理環境。太平洋是地球第一大洋,覆蓋地球約46%的水面,太平洋跨度從南極大陸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峽,西面為亞洲大洋州,東面則為美洲,南北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寬約19900米。目前已知最大深度11033米,位於馬裡亞納海溝。海底地形複雜,全球約有85%的活火山和約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區。
探秘,太平洋中的大海蛇
所以綜上幾點說明太平洋無論是成因或是地理環境太平洋都非常獨特,因此海裡的海洋生物比其他海洋的海洋生物豐富了許多,而且海怪傳聞也如春筍般冒個不停,據說在夏威夷地區有一種大海蛇,被稱為塔布羅龍,許多人聲稱看到過它,1734年,一個挪威的傳教士在趕往格陵蘭島的途中,看到了正從海面上浮起來的海怪,塔布羅龍;1937年,哈格倫哥船長,在海上航行時,遇見了船員捕獲了一頭十米長的抹香鯨屍體,在它的屍體裡發現了很想海怪塔布羅龍的屍體。海洋學家勒布朗提出:「太平洋中的海怪是史前恐龍的後裔」, 他經過大量的採訪,研究和考證並在生物學家賽博特的幫助下將所有的海怪傳聞、照片等整理成了一份報導,發表在加拿大地理雜誌上。
探秘,太平洋中的大海蛇
關於樣子,研究卡布羅龍的生物學家是這樣描述的,外表像龍,長15米,牙齒尖尖,眼睛很大於佔頭部三分之一,脖子細長皮膚粗糙有鱗,呈深綠色或灰棕色。有四個朝扁平化發展的鰭,前鰭比後鰭要大很多,有一個長而有力的尾巴。當地人叫它大海蛇。
探秘,太平洋中的大海蛇
目前還沒有聽說誰專門去太平洋捕撈海怪以求真假。可能太平洋不同於湖泊之類,平均深度幾千米,最深處上萬米。海底行式又異常複雜,在這麼一個廣袤的大海裡捕獲海怪,跟大海撈針沒什麼區別,難度太大。
也許有一天,能夠捕獲一隻海怪。
各位看官如果您 覺得滿意的話,請給點個讚或將您的意見留在評論區,關注我,我會持續為您搜羅大千世界的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