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9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齊波 人民政協報
冬日的京城氣溫一直在零下蹦極,清華大學吳冠英的工作室內卻春意盎然。喜慶祥和的《拜年》系列郵票、憨態可掬的生肖系列郵票設計稿整齊擺放在工作檯上,似乎感受到了新春的氣息。一幅辛丑牛年卡通圖案格外顯眼,這是吳冠英受邀為2021年辛丑牛年生肖幣設計創作的。
「『牛』在中國生肖文化中,是勤勞奮鬥的象徵。牛年生肖幣的圖案寓意『金牛賀歲福耀中華』。」作為2008年北京帕運會吉祥物「福牛樂樂」的設計者,吳冠英打趣說,他和牛有不解之緣。
「生肖不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吉祥文化』和『祥和傳統』,凝結了中國人民的智慧與憧憬,飽含了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吉祥福喜的寄託之情。」對於我國悠久的拜年傳統和生肖文化,吳冠英有著獨到的理解。在他看來,拜年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一種情感的凝聚和維繫。
正是源自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自2011年以來,他先後參與了3套生肖郵票和5套《拜年》郵票的設計。生肖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濃縮在方寸之間,成為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載體,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除了生肖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二十四節氣之美也盡在他的筆下。吳冠英的社交帳號如同隨身的速寫本,從春夏畫到隆冬。蝴蝶紛飛、風吹麥浪、蟬鳴夏忙……一幅幅天真童趣的畫作,描繪著節氣更替。
「二十四節氣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講好二十四節氣的故事,也是講好中國故事。」吳冠英告訴記者,他希望通過一幅幅充滿民俗鄉情的節氣手繪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和節氣之美。
校園中、高鐵上、機場裡……任何生活場景都能成為畫中景。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65歲的吳冠英仍保持每天作畫的習慣。他用畫筆描繪溫暖鄉愁,講述中國文化。
△吳冠英創作辛丑牛年生肖幣圖案
△2008年北京帕運會吉祥物「福牛樂樂」,掛在工作室最顯眼的位置
△吳冠英受邀參加「中華好家風」電視節目
△吳冠英向讀者分享《拜年》系列首日封的創作故事
△吳冠英為學生現場授課
△吳冠英向前來參觀的孩子們介紹中國傳統文化
△吳冠英在北京胡同裡寫生
△吳冠英創作辛丑牛年生肖幣圖案
△吳冠英展示他創作的《拜年》郵票圖案
△吳冠英(左)展示向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捐贈《奧運福娃》設計手稿的捐贈證書。
吳冠英創作的部分節氣手繪作品及郵票:
文\圖:齊波
原標題:《牛年生肖幣什麼樣?走,去探秘!》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