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背部走線,不少玩家對於筆者的反饋就是究竟意義大不大?背面整理該如何走才能作為美觀?其實很多朋友並不是不想走線,但是繁瑣的過程加之對步驟的不了解容易造成返工。再來說說作用,首先排開實際性能部分,可以說目前背線已經成為了機箱產品的「標配」,自然證明作用的存在,並且通過我們之前的測試,由於背部走線,保證面板進氣的暢通,可以有效提升散熱器效果。如果你還在羨慕大神MOD作品那樣的背部走線,如果你也想動手對自己的愛機進行整理一番,那麼跟隨文章來一起動手吧。
其實背部走線並不難,不少用戶都是把線材簡單的固定在機箱背部,雖然對於散熱方面並不影響,但是美觀度方面就會大大降低,而且凌亂的線材並不便於維護時的便利。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從裝機開始說起,一步步進行走線教程,當然其中的步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改變,但在安裝整理之前一定考慮自己配件間走線的合理性。
很多朋友可能會想,我的電源能否滿足背部走線?或者你已經試過自己的電源在某些方面並不足以完美走線,那麼你也可以換種思路去考慮其他走線方式,如果你正要選購,那麼可以考慮好自己的機箱電源搭配,今天我們選擇的產品為鑫谷一款中端主打走線理念的雷諾者RP PLUS 550電源,與旗下的T1全塔機箱共同為大家展示。
鑫谷RP PLUS 550採用模組設計
在電源選購方面,如果是追求走線的玩家,我們推薦給與您半模組設計的電源,當然如果您是發燒友,選擇全模組的高端電源更好,即使您是一位入門級玩家,同樣必須要考慮其不同線材的長度。
不同的模組線根據使用選擇
半模組電源通常僅把24PIN+8PIN作為非模組設計,其他線材均為模組設計,特別是電源線的設計,如果過多的線材並不利於玩家去理線,所以玩家只要挑選自己需要的線材安裝即可。
鑫谷T1全塔機箱對於電源走線來說是個挑戰
此次機箱我們選擇鑫谷T1來進行檢驗,可以說對於普通電源,全塔機箱想完美走線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優秀設計的機箱才能展示背線完美的一面,所以我們依然選擇了有難度的產品。
下面我們就正式開始今天的「走線之旅」!我們都知道安裝過程是一件需要細心的事情,需要準備一定得工具,而這裡我們出去常規工具之外,建議玩家多準備一些『扎線』,便於固定線材,廢話不多說了,開始裝機!
空機箱已經準備好 只欠裝機走線
主角之一 鑫谷RP PLUS 550電源
在安裝之處,我們建議先安裝電源,在安裝其他硬體,在電源安裝的時候,不用安裝其他模組線,僅僅主線保證走線簡單明了。
電源安裝到位
裝機第一步就是電源安裝到位,然後去進行理線,不要認為將所有硬體都安裝好再理線,那樣只會增加複雜程度,所有步驟要循序漸進。
裝好電源之後,我們就要開始初步的理線規劃了,其實這部分的重要性要強過最後整體理線的重要性,只有合理的規劃才能走出更漂亮的走線。
凌亂的線材分別整理清楚
比對線材位置
首先我們將不同類別線材分別理開,對比先電源不同供電線位置,在主板託盤背部預想固定位置。
將8PIN電源供電線安裝好
24PIN線插到位
只有將24PIN與8PIN供電線插好,我們才能丈量清楚線材該如何走位,避免多餘的線材顯得凌亂,所有線材儘量不要過多在正面露出為妙。
背部走線要想好看,儘量走到直線直角,如果都是橫跨斜線既不美觀,也不需要整理了。所以在之前丈量的時候,就需要各位根據自己的硬體來動腦設計了。在設計的時候不要著急,根據自己機箱的走線孔多進行比對,還要考慮後期顯卡等線材的整理多方面結合。
先將兩條主線固定好
USB 3.0 音頻擴展線走好
開關重啟等擴展線固定到位
減掉多餘扎帶 檢查線材合理情況
看看機箱正面效果 還可以接受吧?
顯卡裝上 供電線走好
顯卡供電線、風扇供電線固定好
至此背部走線大體完成,可以看到,只要在安裝之前整理好思路,設計好走線位置合理規劃,即可輕鬆規劃完美的背部走線。當然在這些安裝過程中還有一些小細節要注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下面我們要說的這些細節問題各位千萬不要忽視,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你最終走線的效果。
擴展線材同樣保持不凌亂
線材儘量並排走 不重疊
邊緣固定更美觀
直角直線更為美觀
多餘供電線固定在較為空曠空間
注意線材厚度 避免側板無法蓋上
看看上面這些細節,無論是你已經走過背線的玩家,還是即將走線的朋友,一定要在安裝時候的時候避免,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美觀,更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走線的成敗,好的走線就是靠這些細節累積起來的。
至此,我們介紹了裝機細節,詳解了背部走線全過程,可以說這次利用中端電源挑戰全塔機箱的走線還是較為成功的,而鑫谷RP PLUS 550這款電源也無愧於走線電源的宣傳主題,特別是CPU 8PIN供電線材超長的設計還是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音箱,而T1的多預留孔位也為完美走線打下了良好基礎。
最終走線效果圖
賞心悅目的背部走線
編輯總結:看著一臺主機經過背部走線變得賞心悅目,搭配鑫谷T1的側透面板,使得主流硬體被更好的秀了出來。其實背部走線並不難,就像之前總結的那樣,按照步驟不要急,在走先前規劃好走線位置,總體走線思路要在腦中有個清晰的構圖,然後按照丈量好之後的位置進行走線即可,希望各位朋友也能自己動動手,將自己的愛機重新整理一下。
通常情況玩家都會用非常高端的電源進行背板走線,今天筆者用鑫谷電源挑戰全塔機箱,到底走線效果如何呢?事實證明,這個款電源在線材方面還是非常不錯,支持完美背線。
唐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