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上海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胡洋醫生遇到了一位十分焦慮的年輕人,30多歲,肺上查出來一個5mm的微小結節,直言「胡醫生,救救我,我肯定得肺癌了。」為什麼這麼說呢?胡洋醫生當時也很納悶,後來從問診中得知,原來他最近查出來腫瘤標誌物中的神經烯醇化酶(NSE)這項指標有所升高,而且家裡人有因為肺癌去世的,所以特別緊張。
圖源網絡
腫瘤標誌物異常代表什麼呢?和腫瘤有沒有必然的聯繫?怎麼檢查腫瘤標誌物意義更大?如果自己體檢發現指標升高,該怎麼辦?
腫瘤標誌物 ≠ 腫瘤
體檢中一般會進行腫瘤標誌物這個項目,如果結果異常會導致一些人非常焦慮。胡洋醫生談到,「我們在臨床上遇到一些患者,他沒有腫瘤,但是腫瘤標誌物升高,就覺得自己得了癌症。再加上有些肺部小結節的患者,他本身就焦慮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一檢查出來腫瘤標誌物升高,那就更加害怕了。同樣,我們在臨床時不時見到已經確診腫瘤的患者,甚至已經發生晚期轉移,但是腫瘤標誌物不高。」
圖源網絡
胡洋醫生解釋,腫瘤標誌物都有正常值範圍,不超過正常值範圍,它們都是體內一些正常的細胞因子,可能還負擔一些生理功能。比如甲胎蛋白(AFP)與肝癌的聯繫非常密切,特異性和敏感度都很高。如果甲胎蛋白達到一定指標的話,會提示肝癌或者肝部疾病。相對來說,肺部有一些指標,比如癌胚抗原(CEA)、CYFRA21-1(細胞角蛋白21-1片段)、CA199等,這些指標的特異性並不高。有些正常人也可能升高,但是還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像間質性肺病,特別是特發性肺纖維化,有時候它的指標比腫瘤患者還要高,而且是多項升高,但是它就不提示腫瘤。
雖然稱為腫瘤標誌物,但實際上它不具有很高的特異性,腫瘤和腫瘤標誌物之間不是劃等號的關係。
怎樣檢查腫瘤標誌物才有意義?
「當然,也並不能說腫瘤標誌物和腫瘤之間完全沒有聯繫。」胡洋醫生表示,腫瘤標誌物作為一種臨床的檢測項目,大部分還是有一定的提示意義。比如多種腫瘤標誌物均升高,或者是單項升高好幾倍,尤其是在序列檢測過程中,隨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檢測,指標越來越高,甚至倍數呈指數級升高的話,對腫瘤的提示意義就更大一點。
圖源網絡
另一個應用腫瘤標誌物的場景就是腫瘤術後和治療後的評測,這都是有一定意義的。胡洋醫生解釋,有些患者手術切除之後,腫瘤標誌物的指標會下降,說明瘤體的負荷下降了。有些患者在隨訪過程中腫瘤標誌物又增高了,那又說明什麼問題呢?它具有復發的可能性。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影響腫瘤標誌物的因素有很多,不一定就是因為腫瘤。
有針對肺癌的特異性腫瘤標誌物嗎?
胡洋醫生表示,對於肺癌來說,現在還沒有特異性的腫瘤標誌物。肺癌的檢查還有很多種,比如抽血檢查中的ctDNA或者查循環腫瘤細胞(CTC)等,這些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都不能說100%確診身體裡面長了腫瘤。
胡洋醫生談到,「最終的診斷必須要以病理為準。現在腫瘤的診斷是眼見為實,畢竟人命關天,你把腫瘤誤診為非腫瘤,或者把非腫瘤疾病誤診為腫瘤,都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我們要把身體裡面疑似腫瘤的病灶取出,然後進行病理檢查,放在顯微鏡上染色或者是免疫組化,才能作為確診的依據,否則其他的方式都是作為一種猜測,無限接近於事實,但是永遠不能作為治療的依據。」
圖源網絡
發現自己有腫瘤標誌物升高,怎麼辦?
胡洋醫生表示,對於普通體檢來說,序列檢查也就是說動態檢查更有意義。如果是單次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比如只有一項升高了一點,不用過於擔心,並不能說明身體裡面有腫瘤。如果是多項升高,逐漸的指數級升高或者倍數級升高,那就要當心了,哪怕肺上沒有發現什麼病灶,也要檢查一下身體其他部位。因為腫瘤標誌物對器官沒有特異性,雖然有些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較好,但是它也有可能介於其他的腫瘤。多個臟器的腫瘤會體現在同一個腫瘤標誌物上,同一個腫瘤還可能對應多個腫瘤標誌物,是這樣一個對應關係。
專家簡介 胡洋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醫學會肺功能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成員。擅長間質性肺病、結節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