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每年年初召開的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既是對過去一年工作的總結與回顧,又是對新一年工作的定調。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嚴峻複雜,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在上述背景下,「迎難而上、主動作為」是對過去一年人民銀行工作的最佳詮釋。面對重大考驗和挑戰,人民銀行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全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持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更加精準有力。過去一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人民銀行堅持總量政策適度、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三大政策取向,搞好跨周期設計。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前瞻性引導利率下降,推動實現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目標。此外,針對疫情衝擊,及時引導金融機構開通各類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安排專項低成本再貸款資金,出臺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分級分區復工復產。正是在上述有力措施的支持下,我國成為全球率先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
迎難而上、主動作為,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形勢越是複雜嚴峻,穩定市場預期、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就越顯得更加重要。過去一年裡,人民銀行牽頭協調銀保監會、證監會順利接管「明天系」旗下9家核心金融機構,妥善應對債券市場違約風險。同時,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和非法集資得到全面治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制度建設有力推進。經過集中攻堅,系統性金融風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金融脫實向虛、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為我國經濟金融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迎難而上、主動作為,金融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過去一年裡,在積極應對短期壓力的同時,人民銀行推動中長期改革與制度優化的步伐並未停滯。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臺階,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與信息披露規則逐步統一,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持續推進,存款保險制度穩步落地,資管業務過渡期整改取得積極進展,人民幣現金管理及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徵信體系規劃總體完成……這些制度化、系統化的主動改革是應對複雜多變形勢的需要,也是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新的徵程。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有著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經濟金融工作意義重大。在當前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的背景下,人民銀行將穩字當頭,抓住重點,守住底線,敢於擔當,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