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微尺度國家實驗室:何以成為越燒越旺的「創新熔爐」

2021-01-21 科學網
合肥微尺度國家實驗室:何以成為越燒越旺的「創新熔爐」

 

日前,由兩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09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籌)(以下簡稱「微尺度國家實驗室」)

杜江峰

教授研究小組的「量子計算研究獲重大突破」榮列其中。這是該實驗室自2003年獲批籌建以來連續7年有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自2003年以來,該實驗室還有1項成果入選年度世界十大科技進展、3項成果入選國際物理學年度重大進展、5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4項成果入選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微尺度國家實驗室已經成為一座越燒越旺的「創新熔爐」。

 

「對這些熱心創造的科學家們來說,『管理』二字是不太適合的」

 

我們沒有刻意的管理創新

 

向管理創新要成果要人才,是近年來許多管理者常說的一句話。微尺度國家實驗室成果迭出, 是不是也與此相關呢?

 

「我們沒有刻意的管理創新。」中國科大校長、微尺度國家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侯建國

院士的一番話頗出乎筆者的意料。據了解,微尺度國家實驗室的投入並不算很多,研究人員基本上來自校內相關院系和每年的正常招聘。科研團隊的負責人大多是科大土生土長的博士,沒有顯赫的學術經歷。對他們,微尺度國家實驗室沒有制定嚴格的考核指標,只是要求進行3至5年的階段性工作匯報。對研究人員每年應該爭取多少科研項目和經費、發表多少科研論文、取得多少發明專利等等,一概不提硬性指標,甚至連一年一度的考核都不作具體要求。

 

「實驗室不會把發展中遇到的各種競爭和壓力簡單地按照發表論文數、爭取項目數的方式分解給各個教授,但是,實驗室面向國家需求、面向科學前沿,通過學科交叉在若干關鍵領域獲得重大科學突破的要求是明確的,全體研究人員對實驗室的使命與任務是認同的。」侯建國說,「每年實驗室都會對研究工作作整體上的評估。如果說管理創新,這或許應該算是一個。」

 

實驗室組織了國際學術諮詢顧問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國家實驗室和下屬的7個研究部分別向國際科學家們提交一份報告,接受他們的質詢。實驗室要求國際科學家們在集中討論後給出一份評估報告,並向相關研究部提出兩個最新的研究方向,介紹目前世界上哪些研究所或大學在這兩個研究方向上做得最好,以便實驗室同他們開展合作和交流。

 

「我們有一定的學術獎勵, 但獎勵的額度並不大。很難說學校的教授們發表論文、做出成果,與這樣的獎勵有什麼必然關係。」侯建國說,「有的團隊可能好幾年都沒有高水平的成果,但實驗室和學校並不給他們壓力, 我們都知道他在等待突破,在坐冷板凳。對這些熱心創造的科學家們來說,『管理』二字是不太適合的。」

 

只有科學家對外界的誘惑置之度外,科學上的突破才會水到渠成

 

創新源自科學家的原動力

 

陳仙輝

教授是科大自己培養的博士,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國際性的高溫超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當時還在讀研究生的陳仙輝選擇了高溫超導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到目前為止,高溫超導的機理還不清楚,需要新的理論來支撐。所以,我總覺得有驚喜在等著我。」陳仙輝的話裡透著一種從容與淡定。堅持不懈地追逐「驚喜」 的陳仙輝,在這個領域一幹就是20年。平時沒有上下班之分,沒有工作日和節假日之分,每當有了新的進展或想法,或者學生們有了新的發現,深更半夜他也會興奮地趕去實驗室。

 

厚積薄發。2008年2月19日,日本科學家發表文章稱,發現氟攙雜的鑭氧鐵砷化合物在26K(-247.15℃)時具有超導性。陳仙輝研究了日本的工作後,認為他們沒有證明這類材料是真正的高溫超導體,於是立刻帶領學生開始研究。3 月25日, 結果出來了:這種材料的臨界溫度超過了40K(-230.15℃), 突破了「麥克米蘭極限」 (麥克米蘭曾經斷定, 傳統超導臨界溫度最高只能達到39K), 證明了這類超導體是除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體外的又一高溫超導體家族。

 

2個月後, 他們的研究論文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 這一成果入選美國《科學》雜誌和國內兩院院士評選出的當年度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主要靠長期的工作和實驗積累,否則不可能敏銳地捕捉到有效的信息,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有結果。」陳仙輝說。

 

「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陳仙輝的突破是非常恰當的。」侯建國說,「從他的經歷中,我們認識到創新源於科學家的原動力,而不是各種名目繁多的管理與約束措施。只有當科學家們對外界的誘惑和幹擾置之度外,而能平心靜氣地專心於學問的時候,科學上的突破才會水到渠成。」

 

單從待遇和地理環境上說,地處合肥的中科大很難吸引優秀人才

 

科學家更需要的是完善的服務

 

「當然,我並非說實驗室的管理者可以無所作為。科學家更需要的不是簡單的管理而是完善的服務,管理者應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為科學家創造條件、解決困難、營造氛圍上,使科學家們的好奇心、原動力得以持續。」侯建國深有體會地說。

 

獲得2009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的杜江峰教授同樣是科大自己培養的博士,也是國內最早從事量子計算技術研究並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的科學家之一。2007年, 他結束了歐盟瑪麗居裡研究員的工作後回校,申請「量子調控」 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973)「基於核自旋量子調控的固態量子計算研究」 並獲得通過,成為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但是,要開展進一步的創新研究,還需要購置先進的實驗設備。這對「羽翼未豐」的杜江峰來說無疑是個難題。這時候,學校和國家實驗室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撥給他250萬元經費,又借給他300萬元經費,再加上他自己的科研經費,一共800萬元,全部用來購置實驗設備。

 

短短一年多時間,國內第一個脈衝電子順磁共振實驗平臺建成了。緊接著,2009年6 月,他和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仁保合作,利用這一實驗平臺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真實固態體系的最優動力學解耦,極大地提高了電子自旋相干時間,並成功釐清各種退相干機制在此類固體體系中的影響。該成果發表在2009年10月29日出版的《自然》上,同期發表的專文評述指出:「他們所使用的量子相干調控技術被證明是一種可以幫助人們理解並且有效對抗量子信息流失的一個重要資源…… 從而朝實現量子計算邁出重要的一步。」

 

有了好的平臺,科學家就有了創新的舞臺。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國科大耗資數億元建設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工程科學、信息科學等實驗教學中心,集中購置了一批在相關領域內急需的、通用的,而一般科研課題又無力購買的大中型儀器設備,並組建了技術支撐服務隊伍,使得全校師生都能在公共科研平臺上實現自己的學術思想。許多先進實驗設備幾乎全天候運轉,全校所有相關專業的院系都在用。「用壞了要比放壞了強。」 管理儀器的老師說。

 

從讀本科開始, 杜江峰已在科大學習生活和工作了24年。「無論是從待遇還是從地理環境上, 確實找不出來我呆在合肥這麼多年的原因,我父親到現在還對我沒去大城市耿耿於懷。可我不願意離開, 這裡有種獨特的精神在吸引我, 我很喜歡這個地方。」 杜江峰說。

 

「只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搞閉關自守,不會有大的出息」

 

學科交叉更重要的在於思想碰撞

 

學科之間的交叉已經幾乎滲透到了科學研究的每一個層面。有數據表明,近百年間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300多項成果中,約有一半是多學科交叉取得的。

 

微尺度國家實驗室很好地實現了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等5個一級學科之間的交叉。侯建國形象地說: 「志趣相投的人聚到一起, 好比是『物理組合』, 在國家實驗室這個平臺上產生『化學反應』。」

 

被譽為「黃金組合」的侯建國與

楊金龍

教授就是國家實驗室學科交叉的典範。早在1995年, 兩人分別從國外回到科大,之後不久他們就在時任校長的朱清時院士的「撮合」 下走到了一起。國家實驗室籌建以後,兩人的學術合作進入一個新的境界。侯建國負責實驗部分的精耕細作,楊金龍負責理論方面的深度掘進,他們帶領一批年輕教師和研究生,利用低溫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巧妙地對吸附於金屬表面的鈷酞菁分子進行「單分子手術」,成功實現了單分子自旋態的控制。研究成果發表在2005年9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審稿人評價說:「這項實驗工作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是新穎的單分子功能調控的一個極好的例子」。這項成果被評為2005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目前,微尺度國家實驗室已聚集了包括7名中科院院士在內的70多名教授和研究員,建成三大技術支撐平臺,培育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5支優秀創新團隊和教育部的4支優秀創新團隊。在這種「土壤」 環境下,學科交叉是容易實現的。

 

不同學科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也不同,國家實驗室在學科交叉方面,雖然對交叉合作的課題給予一定的獎勵,但並不刻意要求相互之間必須解決共同問題,而更看重提供一種思想碰撞和相互啟發的氛圍和機制。

 

「學科交叉更重要的價值在於思想碰撞。」侯建國說。微尺度國家實驗室三樓有一個房間,布置得像一間客廳,室內瀰漫著咖啡的濃濃香味,朝南的一扇門通向寬闊的陽臺,廊簷和欄杆上垂掛著綠色藤蔓。這是實驗室研究人員經常聊天、交流的場所,許多學術上的靈感和火花,就是在這種隨意寬鬆的聊天中產生的。

 

實驗室各研究部還會經常從世界範圍內邀請各自領域最好的學者來作學術報告和交流,而這樣的講座和報告則是全實驗室人共同享受的資源。

 

「國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都很開放,沒有小家子氣,樂於和不同學科的人交流自己的學術思想。」杜江峰說,「這樣不但能對各自的研究情況有所了解,而且很容易相互啟發。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搞閉關自守,不會有大的出息。」

 

「你們不能永遠作為助手,一定要成長起來, 獨當一面」, 這是實驗室的「軍規」

 

給年輕人提供沒有「天花板」的創造空間

 

筆者在採訪時注意到,微尺度國家實驗室近年來連續入選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的團隊負責人都在40至50歲之間,而團隊骨幹力量則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其中不少是在讀的博士生、碩士生。幾乎所有的團隊領導者在談到自己的學生或助手時,都充滿了快樂與自豪。在國際量子信息領域,「

潘建偉

小組」是個知名度不小的名稱。

 

1970年出生的潘建偉和一批年齡比他還小的年輕人,在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創性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五光子糾纏和終端開放的量子隱形傳態......他們的研究成果從2003年至今已5次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兩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國際物理學十大進展。

 

在領導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實驗室的這些年裡,為了掌握國際上最先進的量子糾纏技術和量子存儲技術,在中國科大和國家實驗室的支持下,潘建偉先後赴奧地利和德國海德堡大學做客座教授,並不斷融合不同學科背景的年輕人———如做冷原子物理的北大博士陳帥、理論物理的加拿大博士後陳凱、統計物理的荷蘭博士後鄧友金加盟自己的實驗室。同時,他還將國內實驗室一批有潛力的學生苑震生、趙博等介紹到國外一流大學讀博士或從事博士後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的最前沿開闊眼界,增長興趣,轉換思維。

 

如今,潘建偉小組在發展量子技術方面, 已經是「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小組之一」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物理學家布魯克納語)。

 

2009年7月,潘建偉帶著他「海外團隊」 集體「回家」,光是搬家的清單就足足列了20頁之多。已在學術界嶄露頭角的年輕人面對海外學術機構的邀請沒有動搖。「現在國內的科研條件也不錯, 而且在優秀團隊會進步更快。這個團隊是我最好的選擇。」 陳凱說。

 

而年輕的潘建偉教授則對他的更年輕的同事們說: 「你們不能永遠作為助手, 一定要成長起來, 獨當一面。」

 

「在實驗室裡,我常說『取法乎上, 僅得其中; 取法乎中, 僅得其下。』」 侯建國說,「實驗室一定要給年輕人提供沒有天花板的創造空間,讓他們能跳多高就跳多高, 讓他們保持學術上的熱情和野心。」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讓「感知中國」的火越燒越旺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新華國際時評)讓「感知中國」的火越燒越旺新華社記者丁宜「感知中國·哈薩克斯坦行」系列文化活動26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和最大城市阿拉木圖同時拉開帷幕。2000多年前,張騫肩負和平友好使命出使西域,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留下足印。2000多年後,中國文化友好使者再次一路向西,來到這裡。
  • 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創投「虛火」越燒越旺 退出仍是最大不...
    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創投「虛火」越燒越旺 退出仍是最大不確定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1 00:07:08
  • 讓理想信念之火越燒越旺
    原標題:讓理想信念之火越燒越旺  初冬上海,黃浦江畔的第二軍醫大學科技館,座無虛席,暖意襲人。   12月2日,一場以「立信念、鑄軍魂」為主題的科技幹部座談會正在該館如火如荼地舉行。   這是一次思維的碰撞與心靈的洗禮——如何正確看待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魅力?青年科技幹部怎樣當好「紅色基因」傳人?
  • 夢見大火燒山有許多人救火 夢見大火燒山越燒越旺
    夢見大火燒山有許多人救火商人夢見火越燒越旺,預示近期的財運很好,不論做什麼生意都將蒸蒸日上,順利賺得大筆利潤。還將有不錯的投資機會,要把握時機,就能收穫事業上的成功。求學者夢見火越燒越旺,預示將在學業上取得重大的收穫,不僅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並能順利通過升學考試考取自己理想的學府。要繼續堅持不懈的努力,提升自己,就能收穫學業上的更大成功。待業者夢見火越燒越旺,預示最近的事業運勢很好,不僅將有好的工作機會,而且還有不錯的創業項目,只要努力的去經營,你都能收穫事業上的成功。
  • 李克強:6條措施幫助創業火種越燒越旺
    創業的火種已經被點燃,後續該如何越燒越旺?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給了一顆定心丸,6條措施將為小微企業保駕護航。進一步簡政放權、稅收減免、融資支持、財政支持、專項資金、信息支持,可以說,能想得到的支持小微企業的措施,國務院常務會議都想到了。最直接、最醒目的信息是,從10月1日起,月銷售額3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將暫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 要把黨內生活這個「大熔爐」真正燒旺
    當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關鍵是要把黨內生活這個「大熔爐」真正燒旺,要求黨員幹部自覺置身「大熔爐」之中,錘鍊黨性、提純思想、砥礪作風,按照合格共產黨員標準鍛造自己。聚焦共產黨員怎樣錘鍊堅強黨性的話題,願本期刊發的三篇文章能給讀者以啟示。
  • 讓「線上火鍋」越燒越旺
    同時,筆者認為,「線上火鍋」要成為餐飲新時尚,還需走多元化發展之路。一是要小份化。過去火鍋大都是多人聚餐,大鍋大盤、大魚大肉模式。幾年前,就有火鍋店嘗試推送外賣,但只賣大份火鍋,適合多人聚餐。火鍋小份化,能滿足一些群體獨自享用的需求。同時,一人一鍋也更符合衛生要求。二是要精緻化。線上火鍋量變小,但不能缺樣,要保持火鍋的濃厚滋味。三是要平民化,物美價廉。
  • 警惕抽油煙機油垢多 廚房著火越燒越旺
    「當時師傅正在廚房裡做早餐,突然抽油煙機一下就燒了起來,大家都嚇壞了。」飯店負責人邊帶領消防官兵去著火點偵查火情,邊將當時的情況向消防官兵反映。該負責人說,廚師們在做早餐時,油鍋不慎著火,用水潑、用布打,火勢反而越來越大,引燃了上方的抽油煙機。 隨後,消防隊員立即組織滅火,十分鐘後大火被撲滅。
  • 厲偉:創投「虛火」越燒越旺 在跌宕中領悟敬畏
    可以說,這兩年的創投和馬拉松非常相似:沒用多長時間,這個原來在中國幾乎無人知曉的「事物」,迅速成為了全民話題。  對於這個行業來說,2016年的確有太多的利好因素。實業與股市不景氣,大量社會資本轉向創投。各級政府引導基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募資的門檻大大降低。國務院出臺「創投國十條」,創投行業第一次得到國家層面如此高規格的關注。
  • 閱讀之火越燒越旺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還強調:「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發源地,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出於對讀書意義的透徹認識以及對讀書的重視,古北口小學首先做的就是讓讀書在學校成為自然不過、方便無比的事。學校撤銷了圖書室,把圖書分散到教室、樓道以及宿舍樓等處設置的書架上,學生可以非常方便地拿到適合自己閱讀的、自己喜歡的書來讀。
  • 湖北宜昌一工廠發生火災 大火越燒越旺
    湖北宜昌一工廠發生火災 大火越燒越旺 2016年9月10日 13:12 來源:京華網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6
  • 讓文化傳承的薪火越燒越旺:由傳統詩詞引發的關注說開去
    讓文化傳承的薪火越燒越旺:由傳統詩詞引發的關注說開去 2017年03月17日 09:3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殷燕召 白慧玲 字號 內容摘要:季欣潔是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名學生,今年春節期間,她一期不落地看完了《中國詩詞大會
  • 618戰火越燒越旺,看TCL如何引爆行業興奮點
    618期間就成為消費者家電消費的釋放出口。自6月以來,黑電領域的戰火就已經越燒越旺。早在今年年初,TCL召開以「Making Life Intelligent」為主題2020春季新品線上發布會,攜C8至臻QLED TV、P9好萊塢劇院電視、V8全場景AI電視三大系列13款超大屏新品精彩亮相,進一步夯實回歸電視音畫技術的大屏戰略,助力用戶回歸客廳的同時,也真正重構電視產業競爭力。
  • 浙江金華東陽突發一起火災,大火越燒越旺,店面燒成空架子
    浙江金華東陽突發一起火災,大火越燒越旺,店面燒成空架子隨著經濟的發展,沿街店面越來越多,在給我們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的同時,火災也時有發生。輕則造成店內財產損失,重則人員傷亡或者殃及鄰裡。11月10日傍晚,浙江金華東陽發生了一起火災事件。
  • 電商、AI企業博弈 國內物流機器人市場的戰火越燒越旺
    原標題:電商、AI企業博弈,國內物流機器人市場的戰火越燒越旺   隨著智慧物流時代的到來,物流機器人產品在物流行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 戰火越燒越旺,土耳其準備採取行動,關鍵時刻俄羅斯終於出手
    當然,最讓世界關注的,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的局部衝突,現在戰火越燒越旺,而亞塞拜然又明確拒絕談判,土耳其則準備採取行動,這些都讓外界十分擔憂。所幸俄羅斯終於還是出手了,在俄羅斯外長的斡旋下,雙方最終一致同意停火。各方態度納卡地區重燃戰火後,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聯合國呼籲雙方冷靜,俄羅斯希望交戰雙方停火。
  • 合肥何以「賭運亨通」?
    年初,全國GDP的統一修訂中,國家統計局將安徽2018年的GDP在3萬億的基礎上上調了4000億元,大家這才發現,原來安徽一直在悄悄地隱藏著自己的實力。 最初,「合肥、泉州、武漢+紫光」的「三地一企」的投資方式中,合肥是最不被看好的一處。 彼時的武漢,已經有紫光的一些公司在運營,他們是武漢新芯、西安國芯等,又加上武漢已經爭取到「國家儲存器基地」項目,先天優勢顯著。
  • 智慧物流:國內物流機器人市場的戰火越燒越旺
    智慧物流:國內物流機器人市場的戰火越燒越旺 劉曠 發表於 2021-01-06 11:52:30 隨著智慧物流時代的到來,物流機器人產品在物流行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火影忍者》自來火越燒越旺(4/7)
    與之相比,上周四上映的《火影忍者》劇場版《博人傳》只是一簇小火苗,但這點小火苗自上映以來好評不斷,高居各大電影網站及平臺評分榜首,成為網友口口相傳的「自來火」,而且有越燒越旺的趨勢。無論是哪一種「自來火」,共同之處都是被《博人傳》作品打動,被「火影」精神觸動心靈,願意成為它的「自來火」,像火苗一樣散播著熱量,助「火影」繼續火爆。有了這麼給力的「自來火」,拭目以待星星之火繼續燎原。
  • 人工智慧火越燒越旺 如何與智能家居融合共贏?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資本寒冬一種籠罩著眾多領域的科技企業,但是人工智慧卻在這一寒冬中點燃了一把火,如今這把火越燃越旺,受到各方的追捧。經過幾年的發展,人工智慧悄然變成了一張科技企業的標籤,似乎沒有一家巨頭願意錯失這個難得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