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3364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4k+ ·
·睿愚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2020年,對於安徽來說,絕對是一個撥雲見日、大放異彩的年份。
年初,全國GDP的統一修訂中,國家統計局將安徽2018年的GDP在3萬億的基礎上上調了4000億元,大家這才發現,原來安徽一直在悄悄地隱藏著自己的實力。(筆者曾寫過《深藏功與名的安徽:2019年的最大黑馬》)
年中,安徽省會——「霸都」合肥,因一連串嘆為觀止的投資成功案例,又一舉刷屏霸榜,成了眾人心目中全國最牛的「風險投資機構」。
網上因此有段子流傳,「想當年,合肥人以『實在』『痛快』自居,結果天天被蕪湖、安慶、馬鞍山嘲諷欺凌,如同南京被蘇錫常欺負……若干年後,合肥重回人們的視線中,居然是以『賭城』『霸都』之名。果然,實在人不好做啊,這個社會分分鐘教會你做人。」
閒話少敘,讓我們先看看合肥輝煌霸氣的投資史:
2007年,合肥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賭」面板,投了京東方,最後賺了100多億;
2016年(微博段子寫的是2011年,其實應該是2016年)又拿出100多億「賭」半導體,投了長鑫/兆易創新,贏了,上市估計浮贏超過1000億;
2019年,又拿出100億「賭」新能源,投蔚來,結果大眾汽車新能源板塊落地合肥。
投資結果是成功的,但每一次投資的過程都是險象環生、驚心動魄的。
投京東方的時候,當時正好是全球金融危機,國外液晶巨頭的降價讓京東方備受打壓,導致企業當年由盈轉虧,資金壓力巨大,所以京東方落地合肥的消息一傳出,周圍一片非議。
如今,當年的「非議」已經變成今日的「敢為天下先」。
同樣,押注半導體產業,既需要專利技術,更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
最初,「合肥、泉州、武漢+紫光」的「三地一企」的投資方式中,合肥是最不被看好的一處。
彼時的武漢,已經有紫光的一些公司在運營,他們是武漢新芯、西安國芯等,又加上武漢已經爭取到「國家儲存器基地」項目,先天優勢顯著。
而泉州、晉江兩級共建的晉華,和臺灣有一衣帶水的優勢,加上其技術來源是聯華電子,更是有一定優勢。
但最終,是合肥又收穫了一個「京東方」。
新能源汽車,又是一個需要巨資長期投入的行業。蔚來汽車,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的代表作,產品上市以來持續大幅虧損,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業績不佳又使得資本市場為其繼續輸血的意願降低,不得已,創始人李斌開始頻頻與地方政府接觸,但在不利的輿論壓力下,浙江湖州以投資風險過高放棄投資計劃,北京亦莊的100億戰略合作也是無疾而終,最終又是合肥拋來了橄欖枝。
4月29日,雙方籤約,合肥將向蔚來投資70億元人民幣。
隨後的5月29日,大眾宣布160億入股江淮汽車和國軒高科,此舉讓合肥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鎮的謀劃展露無遺。
合肥的大手筆背後有著明確的戰略意圖。
安徽新能源汽車生產及銷售量目前佔全國整體市場的近13%。但是,安徽汽車產業近年來的成績並不太理想,2019年全省的汽車產量僅為77.6萬輛,佔全國的3.6%。所以,在傳統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基本確定的情況下,安徽正在試圖通過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方式,來實現「換道超車」的戰略意圖。
在其他地方政府對投資蔚來小心翼翼、舉棋不定的情況下,合肥對蔚來的押注無疑又是一次豪賭,這一次能否再次賭對未來,賺得盆滿缽滿,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當然了,帳面上的投資回報只是地方政府投資產業的副產品,政府投資最大的收穫是帳面之外的回報,比如當地的就業促進、稅收增長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帶動促進。
比如投資京東方,帳面回報100億是小錢,真正讓合肥受益的是,京東方目前在合肥的投資已超1000億,吸納當地就業10餘萬人,僅三條生產線的員工就高達2萬人,並且帶動70多家配套企業到合肥發展,使合肥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產業基地之一,並輻射整個半導體行業,無形中產生了不少GDP和稅收。很多人都說,是京東方撐起了整個合肥經濟。
在各地招商引資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下,地方政府通過投融資平臺或者產業基金直接真金白銀入股企業,其實是各地政府都在做的事情。
尤其是各地政府已經被「營商環境」「綁架」的情況下,越是擔心被人指責營商環境不佳的地方,越是要用滿足企業一切要求的方式來證明自己。
所以各地的招商引資政策,逐漸從過去的僅給政策,慢慢變成了給政策給地又給錢,還要小心翼翼地「伺候」,生怕客商跟上級領導投訴。
但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錢一旦到了別人的口袋,再往回拿,就很難了,政府的投資也不例外。地方政府投資失敗的案例並不鮮見。
還記得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加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車嗎?青年汽車在河南南陽的這個項目總投資83.16億元,其中南陽市政府平臺出資40億元。
南陽市2019年的財政收入是330億元,投了青年汽車40億元;而合肥市2019年的財政收入是1432億,卻僅投了蔚來汽車70億元。
實力跟不上魄力的話,魄力就會變成加倍的破壞力。
如果你覺得GDP只有三千來億的南陽是因為經濟欠發達的原因,那我們換個經濟發達的城市,來看看GDP近萬億的南通的決策判斷水平。
2015年,又是這個青年汽車主席龐青年,撮合了號稱在美國擁有一系列高端核心技術的賽麟汽車落戶江蘇南通如皋,如皋市政府大喜過望,全力支持。
2017年3月,南通網的新聞報導是這樣描繪的:
「如皋的賽麟汽車項目有兩點是國內其他汽車生產基地所不具備的,一方面不再是以市場換技術,而是從國外直接引進全部核心技術,並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在如皋生產的零部件總成和未來將生產的汽車整車可直接銷往歐美,這將開創中國汽車在歐美市場批量銷售的先河。
賽麟汽車項目總投資178億元,是省重大項目,也是目前南通單體總投資最大的製造業項目。一期投資50億元,計劃明年6月投產,建成後將實現汽車核心零部件和總成15萬套生產能力。
憑藉「敢作為、善作為、大作為」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十年磨一劍」的執著堅守,如皋開發區大膽發展培育新能源汽車這一特色新興產業。賽麟汽車高端項目落戶印證了如皋正與全球產業前沿同頻共振。」
僅僅過了三年,同頻共振沒振起來,反而引發了一場地震。
天眼查顯示,賽麟汽車註冊資本為100億元,大股東為南通嘉禾,以貨幣認繳方式出資33.4187億元,持有約33.42%的股份;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旗下的4家外商投資企業以智慧財產權作價出資,合計持有約66.58%的股份,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4月27日,賽麟汽車前法務人員喬宇東發布實名舉報信稱,代表當地政府實際出資的國有股東南通嘉禾,實際出資66億,而王曉麟卻用不存在或作價嚴重虛高的技術出資,結果賽麟公司的實際控制權還落在了王曉麟手上。
6月9日,王曉麟致信全體員工,表示自己一心想從美國飛回國內,無奈疫情影響,機票作廢無法回國。
目前,賽麟汽車的財務帳號已經被供應商申請全部凍結,賽麟徹底陷入停擺。
類似的案例現實中不少,有的見諸媒體,有的則被壓了下來,相信很多體制內工作的讀者朋友,都有所見識或耳聞。
投資失敗,意味著國有資產流失,國有資產流失,則一定要嚴肅追責,對當事人來說,輕則失去體制內前程、狼狽回家,重則失去人身自由、鋃鐺入獄。
所以對於體制內的人來說,一般不太願意負責對外投資。投好了,發財的是企業方,投不好,自己要被牽連問責,更何況很多項目不是按照市場化原則去投資的。對於這種權責利嚴重不匹配、風險收益嚴重不對等的事情,大家一般是消極對待的。
比如青年汽車落戶南陽,其實是2012年就開始接觸的,2018年才達成協議;又比如賽麟汽車,2015年雙方接觸,2017年才正式籤約。
漫長的談判時間,是企業方爭取利益的時間,也是政府方拖延出資、任期內官員規避責任的時間。
所以需要政府出資的項目,往往需要上面有領導強勢去推,但有些「精明」的領導很會規避自己的責任,他並不會直接批示,反而要下面人做好風險調查,確保合規合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云云。這樣又進一步惡化了權責利的平衡狀態,下面人只剩下責任,只剩下一口懸在頭頂上、隨時會扣下來的鍋了。
行政命令又不能不執行,最終博弈的結果是,執行效率低下,一拖再拖,但這種拖不是無意義的,而是利用拖延,延長決策時間,增加決策的文件和會議,以此綁定更多的官員到這個項目投資上來共同承擔責任和風險。
當事人說,我也想豪賭啊,奈何「博弈模型」不允許啊!
其實合肥選擇重金投資的行業和賽道,其他省市也曾經一起大手筆投資過、競爭過,但最後的結果與合肥大相逕庭、草草收場。
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合肥可以獨自享受「賭運亨通」呢?
除了運氣眷顧,我想合肥還有以下三點值得其他兄弟城市借鑑的地方。
第一,文化包容,寬容失敗。
1952年,合肥成為安徽省會城市時,僅有5萬人口,如今,合肥常住人口已超過800萬。合肥高新區工委書記宋道軍說道:「合肥是移民城市,文化非常包容。」
為了構建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用環境留住人才,合肥天使投資容錯率達30%。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認為,許多像科大訊飛這類高科技企業能在合肥成長壯大,離不開當地政府對原始創新的忍耐度和對創業者的包容度。
做投資,失敗是很正常的,但很多地方上綱上線,10個項目,9個成功,1個失敗,審計部門就會抓著這個失敗的項目不放,如此一來,基層還有誰敢大刀闊斧地去推進項目?很多地方開會次次都強調要敢於擔當作為,我覺得應該反思的是為什麼大家不敢擔當作為。
文化差異確實存在,而且很大,有些地方的人專門盯著別人犯錯,然後踩上一腳,有些地方則能榮辱與共,抱團取暖。
第二,產業布局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合肥豪投但不盲賭,而是在產業布局上環環相扣、步步為營。比如引入京東方之前,合肥家電產業已經具備相當規模。
2000年以後,特別是實施「工業立市」戰略後,合肥抓住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引來海爾、美的、格力、長虹、TCL、三洋、惠而浦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品牌家電企業在合肥落戶,迎來了家電產業發展的黃金期。
2011年,合肥家電產業一舉突破千億元,成為合肥第一個千億產業,也就在這一年,合肥超越青島、順德,成為全國家電最大的生產基地。
家電產業離不開液晶面板,而在2000年以前,液晶面板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德國和美國手中。
如果一直使用進口面板,家電造價就會高出對手一截,競爭力大打折扣。其次,一旦發生技術封鎖事件,整個家電產業都會被人卡住脖子。
合肥投資京東方的一大協調效應就是國產液晶顯示器和電視機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外人看到的是合肥引進了虧損的京東方,看不到的是產業協同的成本優化。事後人們才發現,合肥的執政者在下一盤大棋。
很多城市今天突兀地來了一個項目,明天又來了一個項目,但是這些項目能不能帶來協同效應,能不能產生火花,很多人可能忽視了這一點。當然,也可能是意識到了,但沒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來完成布局。因為上級要考核他的短期政績,短期沒有效益,長期就得不到提拔。
第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戰略定力。
努力做艱難但正確的事情,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
很多區域發展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是換一個領導就換一個思路,所以每逢政府領導班子換屆的前後,很多人是不做事的,是持觀望態度的,手頭正在做的事情放一放,因為新來的領導很可能一百八十度地轉變前任的工作思路。
所以,合肥一以貫之的培育這些產業前後長達20年,歷經幾任政府領導,保持戰略定力毫不動搖,這尤其值得各地學習和借鑑。
2019年,合肥市GDP達到9409.4億元,離萬億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從2009年至2019年,10年時間,合肥GDP增幅347.61%,成了省會城市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
5月29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15個新一線城市中,合肥更是首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
鬥轉星移,誰能想到當年五萬人口的小縣城轉眼間成為了新一線大都市,速度之快令人感嘆。
當下有為,未來可期!
祝福合肥明天更美好!
因為微信平臺推送規則的改變,大家如果想經常看到我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閱讀之後給我們點個『在看』,或者轉發、評論、多多互動。
最最要緊的是,如果你希望我們的推送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內,一定要去「秦朔朋友圈」公眾號首頁去星標我們哦。具體操作如下圖所示,辛苦啦!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開白名單:duanyu_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