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告訴我,她家的孩子特別乖,特別是在學習上,幾乎不用大人操心。當看到網絡上,一些家長陪著磨磨蹭蹭的孩子學習,自己就覺得很感恩。為什麼要說感恩呢?原來媽媽如今沒有這樣的憂愁是因為一位退休的老師。這個老師住的地方離媽媽家不遠,平常就會向這個老師請教一些教育上的方法。
當時老師告訴媽媽很重要的一句話,那就是孩子上一二年級的時候,要先抓習慣之後才去看成績。聽了這句話後,媽媽前兩年是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習慣上的培養。如今孩子的學習是讓媽媽很滿意,更加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教育方式是和高考狀元楊晨煜的一樣。
了解的人都知道,楊晨煜獲得了730分的好成績,並且數學與英語滿分。擁有如此好的成績,大家自然也是想要知道,他的父母是怎麼樣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兒子。在分享的時候,楊媽媽是說,小朋友的習慣是要從小就培養好的,甚至一些時候需要家長的監督。她認為,年紀小的小朋友還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是需要父母正確的指導。聽了楊媽媽的話後,這位媽媽似乎是很高興,認為那位退休的老師對自己的幫實在是太大了。
看到這裡,可能一些人心裡就開始疑惑了,為什麼是習慣呢?多方了解下才知道,原來在小學的學習中,老師把這個階段分為了三個時期。第一是一二年級時,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第二個是三四年級, 這個時期的小朋友是處於轉型的時候。第三個是五六年級,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慢慢有了自我獨立的意識,開始大量吸收著知識。那麼在關鍵的一二年級,家長又要讓小朋友養成哪些好的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是上課要集中注意力
曾經有一個北大的學生回到自己的母校,當說自己學習的辦法時,他說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認真地聽課。一項調查數據表明,45分鐘的一節課中,幾乎很少學生可以認真聽講40分鐘。而這些能夠認真聽課的學生幾乎都是學習成績非常好的學生。
為什麼認真聽課成績就會好的,因為我們在聽老師講課的過程中。最後的答案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其中解題的思路。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之後再面對類似的問題也可以很好的獨立完成。
第二是按時完成自己的作業
表面上是要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裡做完自己的作業,其實是在培養他們做事情的效率。讓小朋友知道,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再做。小朋友一二年級的時候就培養了這樣按時完成自己任務的習慣,那麼之後的作業,家長是不用再操心。特別是當上了初中高中後,會可以更好管理自己的時間。基於這一點,家長要在他們一二年級就培養這樣的好習慣。
第三個是做一本錯題集
據觀察,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手裡似乎都有一本錯題集。而要有每天堅持記錄錯題的習慣,那就要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培養。雖然說這個時候的他們可能是不太情願的,但是也不敢不聽家長的話,所以是會做的。有了錯題集後,他們可以避免再次出現同樣的錯誤。
第四個是鞏固複習
一條著名的定力,那就是遺忘曲線。從這一個曲線中可以看到一個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遺忘。它也讓我們看到了,當學習到一個知識點後鞏固的重要性。所以家長要讓小朋友有溫故而知新的習慣,不斷加強記憶。
第五個是閱讀
閱讀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孩子喜歡閱讀,家長本身就要閱讀才行。有些孩子家裡連一本繪本都找不到,家長卻希望孩子成為人人稱羨的學霸。現在有很多繪本都是依照孩子的年齡階段或者是學段來編制的。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好習慣,這樣才有利於孩子以後的學習,以身作則,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早期教育對孩子來講是多麼重要。尤其在孩子5歲以前,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養成,而這其中,繪本的作用不容小覷。
豆媽給家長們推薦這套《做優秀的自己》,就特別適合小孩子,內容也非常詳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這是為兒童而設計的成長繪本,不僅具有情商啟蒙的作用,而且還可以養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書中的內容極為豐富,每一個小故事都簡單易懂,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而且裡面的圖片精美,有許多形象的卡通造型,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孩子的興趣。文字和圖片結合得非常完美,更利於兒童閱讀。原價115.8現在只需85.8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總結:父母只有從根本上讓孩子愛上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讓孩子更受益。畢竟光靠監督,只能是在父母看得到的地方,未來孩子還是要自己去面對,所以為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終身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