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是關係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大事,特別是各學校、幼兒園食堂及學校周邊的餐飲單位的食品安全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縣委、縣政府和縣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的正確領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鎮食品安全工作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大力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保證了食品安全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現就全鎮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開展及任務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構築食品安全保護組織領導體系,執行標準,嚴格監管。
今年我鎮針對工作人員變動情況,年中調整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雙主任、分管領導為副主任,市場監督管理所、衛生院、派出所、司法所、衛計辦、民政辦、財政所、中心校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鎮食品安全宣傳員由衛生院院長擔任,明確了12個村各有一名信息員和一名安全員,按季度進行「四員」培訓,制定了工作計劃,落實了責任機制,保證了我鎮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實施。
二、切實做好當前全鎮食品安全工作,落實責任,普查抽查。
我鎮根據霍邱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工作要求,採用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檢查方法,確保檢查質量。今年由領導小組成員,協調衛生院,對每一家餐飲單位,通過查證、驗證、辦理健康證、現場檢查環境衛生、製作間及進貨臺帳等方法,要求各餐飲單位嚴把進貨渠道關,嚴禁使用地溝油、違規食品添加劑,做到防蠅防鼠。做到全鎮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售者建檔率達100%,食品小作坊登記率達100%。特別是把曹廟中心校、曹廟中心小學等學校食堂,作為監管重點單位,採取季度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一旦發現食品安全問題,隨時提出整改意見。通過我們認真細緻的檢查,今年以來鎮域範圍內所有餐飲單位沒有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監管」系統,推進「透明廚房」等智慧系統應用。
三、全面排查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隱患,突出重點,不留痕跡。
針對夏季及節假日、中考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將各類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鎮食品相關部門安排執法人員對容易誘發食品中毒事故的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時段、重點品種進行專項檢查,特別是對學校(幼兒園)食堂、企業食堂、學校及旅遊景區周邊餐飲單位包括學校周邊小餐館的監督檢查加大力度,重點檢查食品留樣櫃和產品保質期等。
四、依法查處一切食品違法違規行為,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我鎮配合市監所同志,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檢查出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責令其限期整改,對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案件,將加大處罰力度,對學校周邊、旅遊景區無證經營的餐飲單位堅決予以取締。對學校(幼兒園)食堂的檢查將嚴格落實四個一律:凡未開展食品安全自查的,一律予以通報批評;凡管理制度不落實的,一律限期整改;凡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或不具備許可條件的,一律不得供餐;凡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一律從嚴從重懲處。同時鼓勵群眾特別是企業內部知情人舉報企業違法行為。
五、妥善有效處理食物中毒突發事件,抓好應急,防患未然。
我鎮高度重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工作,實行屬地管理,餐飲單位在哪個村由哪個村具體負責,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加強應急管理,落實責任,居安思危,有備無患。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突發事件,要密切配合監管部門,控制現場,妥善處置,不得漏報、瞞報事實真相,不得蓄意隱藏、毀壞相關證據,否則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從嚴懲處。
六、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工作氛圍,廣泛宣傳,全民參與。
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宣傳教育是前提。今年以來,我們根據我鎮實際情況,按照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進社區等宣傳活動,深入餐飲飯店、校園、農戶、農民合作社中間進行食品安全宣傳,出動宣傳車2輛,張貼標語400條,懸掛橫幅15條,印刷材料1000餘份並發放到餐飲單位和群眾手中,使加強食品安全的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總結回顧今年以來的工作,在上級領導和各部門的正確指導和廣大群眾的關心監督下,我們有效利用鎮內人力、物力資源,對食品安全進行了全面的監管和宣傳,落實了生產者的主體責任,推動了食品安全的社會公治。目前我鎮無一例食品安全問題。但依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食品安全培訓和演練時間緊迫,進行專業的培訓學習時間不夠,「四員」的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我鎮飯店和超市分布比較鬆散,交通不慎便利,給我鎮食品安全監督造成了一定阻礙;三是食品企業監管點廣,監管力度不夠,加之監管人員少等原因,致使食品質量監管的精細化水平不高,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2021年度工作安排:
1、進一步抓好專項整治,確保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
堅持「誰許可、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各部門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進一步理順監管職能,完善綜合協調和執法聯動機制,統一組織協調跨環節、跨行業的聯合執法、監督檢查和集中辦案行動,逐步形成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反應敏銳、無縫對接的食品安全監管格局。認真總結監管工作經驗,進一步查找監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找準監管工作突破口,主動出擊。
2、進一步強化監管措施,確保鎮域食品安全全覆蓋有保障
加大監督力度,定期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檢查,積極配合市縣督察組進行集中專項整治,並對部分小攤點進行規範和辦證,定期抽查食品質量,努力做好食品安全示範創建工作,強化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和重點時段的整治,切實強化監管措施,保證食品市場安全。繼續推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全面提升經營業主自律性。進一步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索證索票、購銷臺帳、原材料備案等管理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假冒偽劣食品進入市場。組織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查處有礙食品安全的違法行為。嚴格規範城鎮無證餐飲管理,實施餐飲服務臨時許可證試點,遏制無證無照經營勢頭。
3、進一步開展宣傳教育,確保全面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公治
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各種活動,利用集市宣傳和發放宣傳材料,加強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逐步提升食品生產者、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強化食品安全的社會監督,延伸食品安全監管鏈條。以《食品安全法》為重點內容,對廣大群眾、食品從業人員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培訓,不斷增強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和自律意識,為食品安全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