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之書》:神奇的「摸骨」書增強孩子的大腦發育

2021-01-19 海峽筆記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用在教育孩子上最合適不過了。關鍵就在於我們要怎樣去陪伴?

股神巴菲特也從不幹涉子女的志向及生活中的種種,三個兒女沒有一位繼承父親的事業。女兒從事教育事業兼職家庭主婦。

大兒子曾提出輟學開辦農場,當然霍華德中途退學選擇去經營農場,經營農場的費用還是向股神爸爸借的,而且除了償還本金外還要按照銀行利率償還利息。

而小兒子彼得居然也中途退學,而且是從史丹福大學退學,是為了去追求自己的音樂之路。

三個孩子都從事了自己喜歡的職業,而非家庭事業,這得益於巴菲特的教育觀,股神推崇興趣教育。

他自己從小就開始賣飲料做生意,11歲就開始買股票,為接近股神大鱷格雷厄姆,主動給格雷厄姆發郵件,雖然屢遭拒絕但他仍然無視格雷厄姆的拒絕,持續精進並堅持自己要為格雷厄姆工作的決心,最終成功進入格雷厄姆公司。

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撐,沒有對股票的熱情,單憑股神大鱷的吸引力,是沒法達成最終願望的。

就像股神並不會刻意阻止自己的兒子退學一樣,他希望他們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

蒙特梭利說過:教育是從出生開始,是自然而然的過程。成人不是直接教導到孩子,是孩子通過吸收完備環境裡的一切進行自我建構。

可能這就是巴菲特的教育之道,不會刻意去灌輸經營生意或股票之道。而是陪伴孩子自然而然的形成他們的喜好和興趣。

興趣才是激發孩子探索的源動力

我身邊有很多家長,他們對孩子找到興趣這件事情無從下手,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反正市面上很多興趣班,挨個報名學,總有一樣孩子會感興趣。

我不否認這也是一種方式,但是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花有花期所以人也有正常的成長期,不能因為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就開始拔苗助長。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摩天大樓都離不開穩固的根基,教育小孩兒也一樣,穩固根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我構建的認知方式——讀書。

說到讀書讓家長最頭疼的就是怎麼樣讓孩子對書感興趣?我覺得不如改一下,最開始接觸書還是讓孩子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

我記得之前在《奇葩說》中看過一個辯題,該不該告訴家中的孩子童話故事都是騙人的?當時我就覺得這樣一個偽命題還需要辯嗎。

現在在給孩子們的故事書,要麼深植入很多行為習慣,要麼就是拿下世界紀錄的科普書籍,有這麼多選擇為什麼還要選擇在沒有辨別能力的情況下去讀童話。

最近欣寶迷上了一本科普書《骨頭之書》,這本書獲得了動物骨頭的10項世界紀錄。當然孩子的視覺並不會驚訝於這種模糊的世界記錄上,而是書中的插圖。

她可以從書中認識很多動物,還有動物的骨頭架,這就已經可以讓她欣喜不已了。我以為書中的色彩和文字就已經滿足和孩子的興趣及探索欲了。

完全沒有,讓我沒想到的是繪本中將動物們的骨骼做了「壓紋」處理,讓整幅圖不光看起來生動,摸起來順著凸起的骨架更加富於想像。

而這種「凸出」設計,居然是小朋友發現的,當我還沉醉驚嘆於藍鯨的進食量時,小朋友的手指早已在藍鯨身上來來回回的摸個不停。

整本書講完,欣寶摸著骨頭就認出了八成動物,雖然她不知道哪些動物骨架最大、哪些最小、哪些最輕、哪些最薄等等。

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對動物的認知,至少她知道了藍鯨的骨架長什麼樣,非洲草原象的骨頭長什麼樣,還有她喜歡的長頸鹿的骨頭等等等等。

我想有這些就夠了,《骨頭之書》不光是圖片豐富,滿足了小朋友的視覺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我們只顧著欣賞插圖的精美,卻沒注意到「鑲嵌」在精美圖案上不易發現的骨頭。

而這些藏好的美妙技術,卻逃不過小朋友的法眼,能做到滿足小朋友好奇心,並愛不釋手,逢人就想要將書中動物做展示並解說,也可謂是與小朋友興趣相投了。

更令我意外的是,她問我:媽媽為什麼裡面沒有恐龍的骨頭。按照我有限的知識量,只能將這個問題還給小孩兒。

我告訴她,要麼恐龍的骨頭沒有特別之處,要麼就是恐龍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中,只是我們想像出來的物種,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作者把恐龍給忘了。

你覺得應該是哪種?欣寶說:不如你給我查查恐龍的骨頭吧。我說:可以啊,有可能的話不如你可以到各個地方的博物館裡去搜集、去驗證。

所以,興趣才是激發孩子探索的源動力。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興趣,不如從讀書開始,你只需要站在旁邊默默的陪伴她,讓她的興趣之花在心中自我萌芽,豈不是更美麗。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是「練」出來的!最適合孩子的記憶魔法書(4本套裝...
    原標題:《最強大腦》是「練」出來的!最適合孩子的記憶魔法書(4本套裝 正版 ) 99元 包郵! 當孩子升入小學高年級,一下子多了好多需要背誦、記憶的知識點,之前培養的從興趣到理解,從理解到識記的「慢悠悠」的學習方法突然就不管用了。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未來智商高
    出生不久的嬰兒,睡覺時的大腦分泌的生長素,能夠很好地促進兒童大腦及其身體發育。所以,即使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父母也應該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2018年《睡眠健康》雜誌,發表一項關於睡眠時間和認知能力關係的文章。研究顯示:當一個人的睡眠是足夠充足時,他的認知能力則會超出平均水平很多。但是當個體的睡眠時間不足時,他的認知能力則會相對低很多。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我們都知道要想寶寶聰明,前提是讓大腦發育好。大部分家長培養寶寶大腦發育,選擇的都是讓寶寶閱讀的方式,並且還會搭配讓寶寶識字等等。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此前美國兒童學會曾證明,孩子的成績和詞彙量有一定關係。所以,家長就會通過讓孩子閱讀讓寶寶大腦得到充分的發育。
  • 孩子做事一根筋?抓住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培養發散思維
    例如,樂樂媽告訴自己的孩子,孩子不能夠一次性吃太多的冰淇淋,因為這會損害自己的牙齒,所以媽媽讓孩子只能夠吃一半。樂樂是個懂事的孩子,他按照媽媽的要求,只吃了一半的冰淇淋,可是剩下的一般,他就把他放在桌子上直接被融化了。還有一次,樂樂媽把孩子的零食放到了廚房的柜子上,媽媽讓樂樂自己去拿。可是很大一半天,孩子都沒有動靜,媽媽走進一看,發現孩子在望著零食一言不發。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能得到親戚朋友的認可,雖然這是家長的虛榮心,但也是很現實的事,畢竟,當父母的都比較喜歡聽這樣的話。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的智商都是靠先天遺傳的,後天的開發也非常重要。孩子的智商發育高低,有60%是靠後天開發的,想要孩子將來能更有出息,家長們不要局限於讀書!
  • 大腦發育高峰期在孩子的這個年齡段,想孩子更聰明,別錯過關鍵期
    而有些父母可能就覺得孩子的成長順其自然就行,到了一定年齡,他們的大腦和身體就會成長到一個比較成熟的狀態,不用刻意去訓練培養。大腦發育高峰期在孩子的這個年齡段,想孩子更聰明,別錯過關鍵期。實際上,大腦存在著一個發育的高峰期,就在從出生到三歲之前這個階段,若是抓住機會使得孩子們在這個階段得到一個好的訓練和培養,那麼於他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益處的,不要錯過。
  • 到底幾歲孩子才適合玩貼紙書?給父母的4點科學忠告
    另外,孩子的小手總是摳貼紙的邊緣,這種精細的動作會損傷指甲嗎,會對手的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關於貼紙的那些事吧!先說說貼紙為什麼魅力巨大就好像給每個孩子施展魔咒了一樣,通常2~6歲的孩子都會喜歡貼貼紙。貼紙的樂趣在哪裡?
  • 研究發現:孩子這2個「怪癖」,其實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
    ,這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很多自己找了很長時間都找不到,氣得我真想把孩子的屁股拍一下,但看到孩子那天真無辜眼神心軟了打消想法。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表現,不用擔心這種行為屬於正常現象,孩子對環境事物敏感好奇,好奇是孩子生俱來的條件反射,孩子喜歡鑽箱櫃用手抓來的東西扔東西,所以才有翻箱倒櫃,這種行為帶著孩子大腦發育的還不錯。
  • 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父母需重視,抓住三次高峰期讓娃更聰明
    尤其是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基本上有三次高峰期,若是父母能重視起來,並給予一定的培養和鍛鍊,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提高很多,而且還會更聰明。大腦發育的三次高峰期第一次:6個月到3歲之間。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三歲之前大腦的重量以及發育水平有三分之一接近成年人,而大腦內的神經組織發育的速度也是整個人生階段最為突出和最為明顯的。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的最佳發育方法,並非全靠閱讀!
    導語: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從小會給孩子大量的培養,希望他們成為可塑之才。從古至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中國式家長的思維:「希望孩子成才就會送孩子去讀書」,讀各種書、讀父母認為有用的書,但往往效果甚微。
  • 著名教育學家洪蘭:激活孩子的大腦發育,有3種方式,都非常簡單
    著名教育學家洪蘭:激活孩子的大腦發育,有3種方式,都非常簡單#教育#洪蘭洪蘭是著名的教育學專家,是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的博士,腦科學家,曾經擔任過加州大學的研究教授。關於腦科教育的研究,洪蘭可以說是十分有話語權的。
  • 家裡有三個地方亂,預示孩子大腦發育好,家長要控制住自己
    剛剛收拾好的屋子,就讓孩子造得不像樣子。客廳有時還能倖免孩子的房間,可臥室就是一個重災區。但事實很有可能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家裡有些地方越亂,則可以反映出孩子的腦發育就越好。哈佛大學對此做出過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的孩子接觸更多刺激,對大腦開發和智力提升就更有益,尤其是6歲前的孩子,大腦未發育完全,受到的影響更明顯。
  • 會摸骨的高人,告訴你怎麼摸骨
    作者/蘇國聖自從喜愛上了易道,時常的四處訪一訪,大部分是沽名釣譽之輩,但有時也能真的尋訪到有真本事的高人他承傳的是自古都不多的一門技法,那就是摸骨。       提起摸骨,可能許多人都沒接觸過,甚至聽都沒聽說過,因為這門技法是盲人秘傳的看家本領,是盲人賴以生存的飯碗,所以從不輕傳更是不傳明眼人。但是這門預測術是很神奇特殊的,經歷過真傳高人摸骨的人都會驚嘆此術的神奇準確。高師父在我所見中,是真正能稱得上是摸骨真傳的,他是胎帶瞎,生下來就是雙目失明,可以說一輩子沒有見過天日。
  • 麻省理工多年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對自己的孩子有著很高的期待,期待自己的孩子在未來取得巨大的成就。所以在爸爸媽媽的認知裡,只有多讀書才是最好的開發大腦的方式。但是讀書真的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嗎?
  • 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做好三件事,娃更聰明!
    雖然挺貴的,但是暢暢媽媽說:「為了讓孩子聰明,再多錢也是值得的。孩子大腦發育高峰期,也就是這短暫的一兩年,千萬不能錯過。」孩子一生僅有的大腦發育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別讓娃贏在起跑線了每一個媽媽,都希望寶寶健康聰明。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剛出生的小寶寶,大腦只有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左右。出生一年以後,小寶寶的大腦重量就增長了一倍。
  • 哈佛研究:大腦發育黃金期一生只有3次,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哈佛行為學家「查理德教授」研究證明:人類一生的發育高峰期僅有3次高峰期,同時被稱為腦部神經系統發育的「黃金期」,我們要認真利用好這3個階段,一邊對孩子的大腦進行有規律的訓練!
  • 如何刺激大腦發育,開發大腦?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所以,大家不要輕信單一的方法就可以開發我們的大腦,或者讓我們達到一個多麼神奇的效果,只有經過持之以恆、以及科學性、指向性的訓練產生的結果才是有效的。同時,宣稱單一開發右腦或者誇大右腦的言論都是謬誤的。大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一個動作或行為觸發的都是左右腦的共同運動,並不存在單一的右腦開發。
  • 李玫瑾: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智商很高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智商很高。這絕不是空話,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經科學認證,如果人的睡眠時間不規律,不僅會擾亂人體自然的節奏,沒有足夠的睡眠,還會限制大腦接受和保存新信息的能力。不良生活作息習慣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深遠的壞影響。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睡眠對孩子的大腦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說下孩子的睡眠。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曾針對10000多名7歲左右的兒童做出一個實驗,結果表明:有規律作息習慣的孩子,大腦得到更充分發育。
  • 如此神奇:揭開關西「摸骨斷命」的傳奇之謎
    如此神奇:揭開關西「摸骨斷命」的傳奇之謎     在臺灣新竹縣關西鎮提起徐興傑,老一輩的都知道他一開始時是免費替人摸骨,逐漸建立斷命靈驗的口碑,民國四、五十年代,終於以一傳十、十傳百的口耳傳播方式,在臺灣民間流傳開來,各地民眾奔波到關西找他摸骨,極盛之時,前總統蔣經國也被吸引上門,造就徐興傑事業的另一波高峰。        坊間流傳,蔣經國尚未掌政之前,有一天路過關西,看見有個地方人潮聚集熱鬧,隨口詢問「怎麼回事」,得悉是徐興傑為人摸骨後,蔣經國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