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黑人奴隸悽慘至極,女奴靠「出賣美色」能改變命運嗎?

2021-01-19 一度歷史觀1

「大海的深處,泥濘的沙裡,躺著被人遺忘了的、鎖著鐵鏈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裡,閃爍著不幸的奴隸的白骨」

在歐洲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黑奴貿易中歐洲殖民者們對黑人有過一段血腥摧殘。他們把一波又一波的黑人,從非洲的各個部落和叢林裡趕上那些來自歐洲的貨船,再通過艱難的長途跋涉,最終抵達拉丁美洲的各個海岸。

然而,在這些轉運黑人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往往會遭到種種折磨和奴役。在漫長的路程中,一個黑人奴隸稍稍有一點生病,就會被無情的直接丟到大洋裡,而不是得到一點點應有的醫治和救助。

黑奴的命運在當時是如此悽慘,那麼他們之中的女奴又會受到怎樣的對待呢?

一、 黑奴的悲慘處境

但凡是商品,就有價值,只要一個人付了相應的金錢,就可以買回這個商品,然後隨意的處置。

可是,如果一個人或者一群人被打上了商品的標籤,定上了價格之後,他們就會失去自由,失去作為人的權利。

19世紀美洲的黑人就是這樣一群被標價的商品,他們沒有自由,沒有人權,他們唯一能享受的只有廉價的食物和渾濁的飲用水而已。

儒勒·凡爾納就曾經描述過黑奴的慘狀。

在非洲,一群黑人被兩兩分開,用沉重的鎖鏈鎖住腰身。他們每兩人為一個前進小組,而這兩個人的姿勢卻極為獨特。兩人的脖子中間隔著一根長達近兩米的木棍,木棍的兩頭都有一個枝丫,每個枝丫都叉住一個黑人的脖子,再用鐵索把叉頭鎖起來。

被木棍叉起來的兩個黑人,他們就像戴著沉重的枷鎖,十分的不方便,也不可能逃跑和坐下休息,只能在路上慢慢的騰挪,一步步的走到罪惡的黑奴船上去。

而且,他們一邊走路,還會一邊被鞭打,腳踢,稍稍反抗或者速度慢一點就會被人販子毒打致死,然後再被丟到路邊的草叢或者水池裡,成為野狗豺狼的食物,或者變成鱷魚的一道大餐。

透過歷史的櫥窗,美國的《周刊》雜誌曾經刊登過一組百年前的照片,照片的主角就是反應黑奴們的悲慘生存狀況,在當時曾經掀起了巨大的社會議論和話題。

一個黑奴老者背身坐在照相機前,頭顱微側,低著頭看著不遠處的腳下,單手叉著腰,可以看到他那經過不斷勞作的胳膊強勁有力,是一個勞動者的標誌。而最觸目驚心的則是他裸露的脊背,背上傷痕累累,幾乎看不出任何一點完整的皮膚,顯然是被長期鞭打的結果。

黑人的悲慘境遇,由此可見一斑,那麼黑奴遭受如此待遇他們和奴役他們的人關係是怎樣的呢。

二 、主奴關係

歐洲人的非洲黑奴貿易,從15世紀開始一直持續了400多年,在這其中,那些白人男性則享受了絕大部分黑奴貿易帶來的紅利,他們同時也是黑奴貿易的積極推動者。

15世紀奴隸貿易剛開始的時候,奴隸主和奴隸之間一直就是一對矛盾體。奴隸主想要用奴隸爭取更多的利益,獲得更大的享受,而奴隸在辛苦勞作和被隨時被鞭打之餘,則整天想的就是如何的逃跑,獲得新生。

到了後來的19世紀奴隸貿易末期,長久的磨合使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關係有所緩和。不再像最初的前兩百年那樣尖銳牴觸,但白人奴隸主們依然是佔有了絕對的權力,可以隨意處置黑奴,只是,他們變得相對溫和了些而已。

世界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就講了19世紀一個黑人保姆的故事,也值得人們去探索那個時代黑人奴隸和白人奴隸主之間複雜的關係。

農場主謝爾比對於其莊園裡的奴隸都很照顧,他不像其他有些奴隸主一樣用暴力和強權去對待奴隸,讓黑奴們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而是十分的溫和,黑人湯姆就是他的奴隸之一。

但是,即便是這樣一個溫和的奴隸主,在遇到資金緊張時,首先想到的依然是把自己的奴隸賣掉,來籌措資金,渡過難關。

由此可見,即使是溫和的奴隸主也不會考慮奴隸的人權,他們在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仍然是將黑奴像貨物一樣賣掉來獲取金錢。

黑人男奴的命運如此的坎坷,那麼那些年輕有活力的女黑奴們是否會過的好一些,甚至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呢?

三、 黑人女奴的掙扎

女性,是這個世界上一個美麗的群體。她們曼妙的身姿,柔美的性格,在男人眼中就是一種巨大的誘惑,也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財富。

在古代中國,一個地位低下的女人,憑藉著自身姿色被某個貴人相中,並且成為了此人的陪床侍妾,那麼她的地位也會稍稍的有所提升。但是如果他們為主家生下一個男嬰,自身地位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成為這個家裡僅次於男主人的存在。母憑子貴,這在古代中國是很常見的現象。

那麼黑人女奴們是不是也可以有這樣一條捷徑呢?能否憑藉身體誘惑來改變自己被奴役的命運呢?

在《被解救的姜戈》這部電影中姜戈的妻子布魯姆希爾達是非常幸運的,她被姜戈從殘暴的莊園主卡爾文·坎迪手中解救了出來,成為了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幸運兒。

可是,現實中果真如此嗎?其實大多數的女奴都不可能有這樣幸運的事情,哪怕她們美若天仙,哪怕她們為主人生兒育女,也改變不了其個人悲慘的命運。

19世紀中葉,在堪薩斯州的一處莊園裡,有一個叫做貝蒂的黑人廚娘,她因為年輕漂亮和做事幹練而頗受主人湯姆一家的喜愛,尤其是他們的小兒子吉姆,總是對這個花了70英鎊買來的的黑奴稱讚不已。

因為貝蒂是一個混血黑奴的後代,皮膚顏色也比較淺,其本身也長的五官俊俏,鼻子高挺,身材火辣,是一個性感的女奴。

漸漸地,吉姆和年輕的貝蒂走到了一起,他們在廚房裡跨過了男女之間的關隘,春風野火般的關係愈發不可收拾。男歡女愛那個年代的歐洲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事情,貝蒂也以為找到了心靈的依靠。

很快,他們的事情也被家人所知,湯姆是一個比較開明的家長,對於兒子的風流韻事,他並未多說任何反對的話,默認二人繼續著親密的關係。

可是,當貝蒂為吉姆生下一個女嬰後,湯姆的態度就變得十分的惡劣,他以此為最大的恥辱,不允許這個女嬰在自己的家中成長,要吉姆把這個孩子送到鄉下去撫養,並且聲明,一旦這個孩子長大後也要進入莊園工作,成為新的女奴。

這就是當時黑人女奴的現實情況,她們即便是犧牲自己的美色,也依然無法得到人權,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即使偶然被青睞,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結語:

黑奴貿易是一個影響全球格局和後世形勢的長期運動,隨著這個黑暗和罪惡貿易的展開,非洲大陸有超過一千萬的黑人走向了人生最黑暗的深淵。

無論奴隸主善良或是純潔,也改變不了其作為奴隸主的本質,一旦觸及到他們的利益,首先被拋棄的就是黑人奴隸們。

和古代中國的女性可以靠著身體和色相改變自身悲慘的命運不同,歐洲黑奴們特別是那些漂亮的女黑奴們,即使被白人奴隸主所欣賞,可她們的處境也只是稍微有所改善而已,指望以此改變命運,那是不可能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鞭打、烙刑、截肢,聊聊和黑人有關的酷刑
    19世紀美國種植園中的奴隸我們先從種植園說起吧,這裡的白人主子很喜歡用酷刑折磨黑人奴隸。加勒比海岸以及之後的北美殖民地,有大量的種植園,為歐洲提供甘蔗、橡膠以及棉花等產品。在當時,大種植園必須靠大量的奴隸才能運轉下去,這個「大量」可以用數據來體現:英國人1655年得到牙買加的時候,只運來了1400個奴隸;1670年,這裡黑人奴隸的數量達到了8000人;1775年,種植園經過飛速發展,已經容納了19萬奴隸;到1824年的時候,牙買加黑人奴隸的總數達到了31.43萬人。如何管理這些黑人奴隸呢?如果他們不聽話該怎麼懲罰?很簡單,酷刑折磨。
  • 黑人奴隸在美國歷史上的悖論
    自從16世紀初開始,歐洲殖民列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等先後將1200多萬非洲黑人擄掠到了美洲。以1619年第一批黑人奴隸輸入維吉尼亞殖民地為開端,先後有大約60萬黑人被販賣到了13個英屬北美殖民地,以解決當時北美的勞動力奇缺問題。
  • 美國黑人音樂①丨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相反,它本質上是美國黑人對於消滅自身語言這一極為惡毒的奴役方式的決絕抗爭。第二,因為勞動本身的具體和多樣,以及在很多時候唱歌,尤其是群體性的歌唱被奴隸主所禁止,導致勞動歌曲總是隨情境和環境的改變而變化,無論演唱方式還是內容都非常靈活多變。因此,美國黑人音樂從勞動歌曲這一歷史發端開始,就形成了鮮明的即興(Improvisation)傳統。
  • 古羅馬一條毫無人性的規定,讓女奴苦不堪言,埃及豔后也未能倖免
    就因為這點而產生一條非常沒有人性的規定,讓女奴隸們苦不堪言,埃及豔后也因此竹籃打水一場空,也讓階級愈加固化。 那就是女奴隸即便與男貴族發生關係生育孩子,即便貴族再喜愛那個女奴或者孩子都沒辦法改變其身份,奴隸生出來的只能是奴隸,不管他父親是誰。
  • 豆瓣8.3《去往猴麵包樹的旅程》:女奴的偉大秘境、廢墟與烏託邦
    西澳大利亞德比,19世紀90年代期間,警察將一棵具有1500年歷史的猴麵包樹用作臨時監獄,其直徑為4.6米的中空球根內關押著將被送往德比審判的土著犯人。猴麵包樹,一直被當做「神靈」的靈感來源,在《去往猴麵包樹的旅程》確是作者威爾瑪·斯託肯斯特羅姆的內心秘境,在她死後,一切都將歸於無物。
  • 谷歌塗鴉紀念黑人解放日「六月節」155周年
    為了紀念今年的慶祝活動,谷歌在今天(6月19日)專門製作了一個視頻Doodle,紀念聯邦陸軍少將戈登-格蘭傑抵達德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並宣讀廢除該州動產奴隸制度的聯邦命令155周年。德州在地理上遠離華盛頓特區,儘管林肯早在1863年就發布了結束奴隸制的《解放奴隸宣言》,宣布 "所有被當作奴隸的人......從那時起,將永遠獲得自由",但德克薩斯州一直是奴隸制繼續存在的一個州。
  • 「可諾丹婷」美容店宣傳能治婦科病、能交桃花運、能改變命運的?
    來源:綜合一切為了群眾(sdtvrxcct ),導報臨汾來源:綜合一切為了群眾(sdtvrxcct ),導報臨汾濟寧可諾丹婷美容店:塑身衣能治婦科病?小李在濟寧可諾丹婷美容店買了四身塑身衣,商家聲稱這些塑身衣不光能美體,還能治療婦科炎症記者:那這些有效果嗎小李:沒有效果記者:沒有效果那你怎麼買了這麼多小李:她就是忽悠你欺騙你,然後說能治療身體各種病,說可以治療婦科炎症宮寒之類的,而且把你的骨骼縮小濟南可諾丹婷美容店:紋眉紋唇能交桃花運?
  • JOJO5——淺談滾石篇「每個人都是命運的奴隸」
    「每個人都是命運的奴隸,我們做的只是將其解放出來」在老闆進入無限死亡後,小隊進入滾石的回憶篇,「命運的奴隸」出自米開朗基羅的石膏作品,也就是OP中出現的石膏雕塑,暗示從思想的束縛中解放的苦難之路,而雕塑後小隊成員皆被鎖鏈束縛後又掙斷鎖鏈也同樣說明緝毒小隊同命運反抗的艱辛。
  • 吉玄堂:兇痣點掉了能改變命運嗎
    兇痣點掉了能改變命運嗎    聲明:圖片由網友上傳,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取痣是否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答案有兩種:不會或會。這是從兩種角度來看,任意一種或許都是對的。不過,儘管如此,並不推薦胡亂去點它。倘若能保證美觀不留斑痕倒問題不大,倘若留下斑痕或者造成了更嚴重的負面影響呢?那這種取痣即使說命運細節上多少受到了些改變,也是與吉利結果背道而馳的;這種改變則是對於擁有該痣的主人毫無實際意義的。
  • 在中國叫了80年的「黑人牙膏」,突然要改名了!背後原因竟是……
    其實,黑人牙膏的英文名已經在1990年改變過一次,從Darkie(黑傢伙)改變為Darlie。Darlie是英文中女性名字Darlene的簡寫,字面上已經與黑白膚色脫了干係。不過,儘管英文改名,但中文仍保持了「黑人牙膏」,而且包裝上黑臉人的形象沒有改變。
  • 修心,可以改變面相,改變命運
    努力奮鬥能不能改變命運?他回答:「不信就試試看,窮人能成為富翁嗎?根本沒有反駁的餘地,天生不是美男子的人能成為美男子嗎?這是很顯然的事實,天生的醜女能改變成美女嗎?」申箕源表示:「用整容的方法,醜女就能變成美女嗎?美女是天生的。整容就能成為美女嗎?那只不過和工廠生產的木偶一樣!面相應該是自然形成的,不能違背這個自然倫理,科學的力量能趕得上大自然的神秘嗎?
  • 黑人女性攝影師終於有了藝術創作的出口
    圖片來源:MFON 拍攝:Hilina Abebe挑戰傳統的先驅是攝影師Jeanne Moutoussamy-Ashe,她在1986年出版了《取景者:黑人女性攝影師》(Viewfinders: Black Women Photographers),這本影集收錄了照片和攝影師的個人經歷,時間跨度非常大,從19世紀中期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
  • 《易經》透露真相: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還想著靠努力?那你錯了
    愛因斯坦說過,要改變一個人的固定思維,比分開一顆原子還難。可見,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非常穩固的,就像俗話說的"江山易移,本性難改"。為什麼好多忽悠人的半仙也能準確算命呢?那是因為你已經形成了非常牢固的思維模式。很多半仙算命的本質是推測,而不是真的"算"出來。反之,變幻的事物則很難被預料。
  • 武庚紀:伏羲既然看到了自己的悽慘命運,為什麼還要對抗神族?
    二、窺見了太多的命運,就不甘心徒然等待。能夠預見命運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不幸。因為這樣就會導致為了改變命運或是達成命運而做出什麼事,伏羲也不例外。(1)、看到了自己的命運,別人的命運。伏羲對於命運的最清醒認知之一,就是自己的死亡。他在命運的預言中,看到了黑暗、恐怖和無邊的壓抑恐懼,他知道這象徵著自己的死亡。
  • 19世紀風靡西方的顱相學,真的能神奇地判斷你的一生嗎?
    溫馨提示:視頻版連結如下:19世紀風靡西方的顱相學,能神奇判定我們的一生,科學,謊言?文字版和視頻版略有不同人的思維是從哪裡產生的,在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認為是心臟。而柏拉圖覺得思維產生於大腦。在古代中國,《禮記》中記載「心不在焉, 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食而不知其味」。而李時珍提出「腦為元神之府」。
  • 日本"職業情婦":交際於男人間 靠出賣肉體生存
    香港《大公報》報導,日本是一個花花世界,那裡生活著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的群體,其中有一群女性,她們年輕漂亮,氣質出眾,開好車,住豪宅,交際於事業有成的老闆、權力在握的政客等成功男人之間,靠出賣自己的肉體生存,她們就是日本的「職業情婦」。在日語中,人們喜歡叫她們「愛人」。
  • 「你們不就是想靠著娶老婆改變命運嗎?」鳳凰男到底招誰惹誰了?
    其實,仔細想想,如果你遇到了一個當時一窮二白的何以琛,你會像趙默笙那樣死心塌地的愛他嗎?貸款買房就是想走捷徑,只因我是鳳凰男張龍大學畢業以後,一邊在一家私企當會計,一邊也不忘學習,因此很幸運地考上了公務員,現在是一名公安幹警。張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父母也都是本分的農民,有一個妹妹,早早就不念書了,在家幫父母種地。
  • 非洲古老的拇指琴,伴隨黑人徵服者走過幾千年的歲月,音色很美
    拇指琴的發聲全靠人撥動木盒上的一根根長短不一的金屬條薄片,使其震動,並通過木盒(共鳴箱)發出。而3000年前的拇指琴用的薄片都是用竹子或有彈性的樹條做成的,而後大概在1000年前左右由於金屬冶煉技術的提升,黑人們開始使用有彈性的鐵條薄片,而現在大都用高品質的鋼製做。 據當地人說,這種樂器所演奏出來的音樂不但可以趕走病人身上的邪氣,還能祈雨,所以很受當地人喜愛。
  • 海賊王:女帝的美色能拿下很多人,為何她只執著於對路飛的情感?
    在四皇篇結束了之後,路飛的身價一路高漲,簡直嚇到了很多人,甚至被很多人都稱之為新世界的第五皇,這估計是十幾年來唯一一個能動搖四皇地位的海賊了吧,當然這也意味著路飛向海賊王又進了很大的一步,離夢想更近了,隔壁木葉村長:鼓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