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碗體驗潑水成冰,3秒後碗被甩出,大爺緊捂被燙腦門

2021-01-12 半島晨報

前幾天,一波席捲全國的寒潮,

讓過去北方人冬天愛玩的「潑水成冰」

在各個社交平颱風靡起來。

不少人曬挑戰成功的視頻,

但這項挑戰,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

有不少人 ... 被燙到了

近日,

濟南一位大爺體驗流行的潑水成冰,

只見他拿了一個吃麵的大碗盛上熱水

潑水的瞬間卻將碗一塊扔了出去,

開水灑下來還燙到了光亮的腦門。

有人說,大爺是因為碗操作失誤,

才被燙了頭。

但因為熱水凝結效果不好,

被燙傷的案例不在少數

淄博也有一男子挑戰潑水成冰,

熱水燙得尖叫著跳了起來。

"潑水成冰"是什麼原理,

到底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能挑戰成功?

"潑水成冰"的原理,是熱水在寒冷的空氣中會蒸發成為水蒸氣,水滴較小情況下容易迅速結冰,看到的"潑水成冰"實際上都是水霧凍成冰。

專家表示,潑水成冰要成功,除了環境氣溫低之外,潑水的技巧非常重要,要把水潑成足夠細小的水霧,如果潑成一片了那肯定不行。

有網友分享攻略,說想要"潑水成冰"挑戰成功,室外氣溫得零下 20 ℃以下。

能夠潑水成冰成功的具體溫度條件,

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

此前,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雲霧物理專家張紀淮表示,-40 ℃是水滴瞬間成冰的臨界溫度,-40 ℃以上很難實現潑水成冰。

長安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教授侯兆陽說,能夠形成潑水成冰現象需要乾燥、寒冷的溫度條件,溫度沒有準確的數值,但高於 -20 ℃肯定不行。

而各地網友們在實踐中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如果氣溫不夠低,那水溫就要高,潑出來的水滴就要細,以及潑水時該如何發力等。

也有網友表示:用開水,水越熱越好。

然而,這就存在危險性的問題。

對於那些沒有達到零下幾十度的地區,初次嘗試技巧不佳的朋友們將 90 ℃甚至 100 ℃的開水往頭上拋,容易發生被燙傷的情況。

潑水成冰動作危險,

請勿輕易嘗試。

來源:齊魯晚報綜合周到上海、中國氣象局等

相關焦點

  • 山東一大爺端碗體驗潑水成冰,3秒後碗被甩出,大爺緊捂被燙腦門
    山東一大爺端碗體驗潑水成冰,3秒後碗被甩出,大爺緊捂被燙腦門 2021-01-12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濟南大爺用碗體驗潑水成冰誤把碗扔了,水灑下燙到腦門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濟南大爺用碗體驗潑水成冰誤把碗扔了
  • 大爺玩潑水成冰腦門被燙,網友:光亮的腦門受傷了,碗也扔了
    一位大爺體驗流行的潑水成冰,大爺特地選在晚上體驗,因為天色黑暗,效果會更加明顯和壯觀!只見他拿了一個吃麵的大碗盛上熱水,也學著網上的樣子開始潑水,本以為會出現我們經常看到的熟悉且壯觀的場面,可是結果卻出了意外!只見大爺潑水的瞬間,水是潑出去了,卻將碗一塊扔了出去,開水灑下來還燙到了光亮的腦門,大爺迅速用手捂住了腦門!
  • 大爺體驗潑水成冰燙到腦門,網友:有點心疼,但還是想笑
    畫風是這樣的↓↓↓1月7日,山東濟南一位大爺體驗流行的潑水成冰,只見他拿了一個吃麵的大碗盛上熱水,潑水的瞬間卻將碗一塊扔了出去,開水灑下來還燙到了光亮的腦門。網友評論多知一點:為什麼潑水成冰要用熱水?因為熱水蒸發快,蒸發出去的水遇冷,更容易變成水霧,所以熱水的「潑水成bai冰」效果更明顯。
  • 有多大手,就端多大碗,是人生的一種姿態 作者:張正明
    有多大手,就端多大碗,是人生的一種姿態 作者:張正明在社會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人唉聲嘆氣,說自己的工作能力強、而官職比自己工作能力弱的人小;也有人說自己靠血汗掙的辛苦錢比蹲辦公室的「白領"少;還有的人竟然嘲諷自己的男人或女人比起那些有本事的男人或女人來弱了多少多少
  • 制碗廠工人偷偷告訴我,這3種碗不要買回家,白送都不要!
    現在大家都普遍把食物的潔淨、新鮮、有無添加劑等食品質量安全作為頭等考慮的事,而對於每天都要捧在手心裡的碗,往往就被忽視了。市面上的碗,材質從陶瓷、金屬到木質、竹子,價格從幾元錢到幾百元錢不等。花紋、款式更是數不勝數。要挑選一套安全健康的碗,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買碗的時候碰到這3種,再便宜也不能買,提醒家裡的人!
  • 對米飯熱衷程度比我們還高的韓國人,為何夾菜不用筷子和端碗吃?
    乾飯看韓劇的朋友應該對這麼一個場景並不陌生,那就是韓國人基本不用筷子來夾菜和吃飯,此外還有他們的碗是放在餐桌上而非像我們端著碗吃,這貌似看起來有點奇怪,筷子的發明就是用來吃乾飯,而米飯端著吃也較為方便,然對於米飯更為熱衷的韓國人為什麼不這麼做
  • 《弱點》原型登頂超級碗 碧昂斯high翻美國春晚
    2000年1月30日,當年度的超級碗在亞特蘭大舉行,劉易斯所效力的烏鴉隊雖未進入這場決賽,但他還是以觀眾身份去到現場。賽後狂歡時,劉易斯和幾位朋友與人發生爭端,時年24歲的理察·羅拉和21歲的賈欣斯·巴克被子彈擊中要害,橫屍街頭。劉易斯和他的兩名同伴被指控謀殺,後因證據不足,這條罪名未成立,但劉易斯還是因指使同伴為自己做假口供而被判定為妨礙司法公正。
  • 揭秘:端碗藝術家的真相……
    回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不難發現中國文化中處處透露出的天秤座色彩:以和為貴,看重面子,強調人情世故,以及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庸之道」。巧合的甚至還有,儒家開創者孔子也是天秤座。 當宏大厚重的文化投射到娛樂圈後,我們看到景象會更加清晰。
  • 我掌心有痣,而且還腳踏一星,咋就沒端著金碗封侯拜相呢
    「掌心有痣端金碗,腳心有痣踩金板」,說的這麼好,我掌心腳心都有痣,就為啥一窮二白呢?還為了幾毛錢一篇的文章弄得焦頭爛額,大金碗在哪裡?相學的痣相在相學的痣相之中有「掌心有痣端金碗一般掌心有痣的人都是富貴命,命中有財,所以能夠「端金碗之中有「掌心有痣端金碗,腳心有痣踩金板。」說掌心有痣是一件好事,代表的寓意也是好,。一般掌心有痣的人都是富貴命,命中有財,能夠「端金碗」。
  • 掌心有痣端金碗,腳心有痣踩金板!
    有一句俗話說:「掌心有痣端金碗,腳心有痣踩金板。」其實這句話也有是對證的,人的身體不管什麼部位都會有一些痣的出現,而這些痣會有著不一樣的意思。那麼,接下來就讓馬師傅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掌心有痣代表著什麼呢?
  • 奇葩飯店招牌是「板凳面」,用3根筷子才能吃,吃貨:端上桌秒懂
    奇葩飯店招牌是「板凳面」,用3根筷子才能吃,吃貨:端上桌秒懂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吃的食物越來越講究了,吃的食物有很多種,比如說煮的湯,吃的麵條,還有吃的饅頭,炒的菜,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了。這家麵館非常的特殊,吃飯要有三根筷子吃,平常我們吃麵條都是用2根筷子,3根筷子怎麼吃的呢?大家接著往下看就知道了,為啥叫板凳面,板凳面有一個高板凳和一個矮板凳,吃飯的時候坐在小板凳上,面放在高板凳上吃,這就是這家店的特色,因此取名字叫板凳面,小時候在家裡吃飯,小孩子都是這麼吃的。
  • 敲碎4000隻碗練絕技,東北小夥子用筷子敲31隻碗,敲出美妙音樂
    最近一位東北小夥子火了,他在某直播平臺上用筷子敲31隻碗,可以敲出各種動聽美妙的音樂,一下子漲粉無數。這位東北小夥兒叫張創,來自遼寧朝陽。在某直播平臺上展示才藝。用筷子敲打31隻碗,發出美妙音樂,迅速走紅網絡。僅僅幾個月漲粉六七十萬。他的打擊樂器很簡單,只有筷子和碗,沒有別的工具。但就是這些最簡單的工具,卻能敲打出天籟之音。
  • 有多大的手,就端多大的碗
    有多大的手,就端多大的碗;有多大的能耐,就幹多大的事;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的飯,稱量而為,不可多,當然也不要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為,不可違拗。劉尚書自覺汗顏,說不出話來。「你這愚蠢小兒,當地官吏為何要極力為我建碑立坊,你心裡還不清楚麼?就算我有資格,那你又何必拉我這將死的老太太步入到你的險惡官場?」劉尚書,慌忙跪地,叩頭不止,老母親的大義,為孩子的當然心知肚明,感恩不盡。
  • 大爺要飯還挑三揀四,你可知大爺是何許人也?
    黃先生告訴老大爺,現在只有米飯。老大爺則直言相告,不要米飯,就要吃麵。黃先生便順著大爺,到後廚讓人為他煮麵。乞討大爺他有自帶的碗,黃先生把煮好的面倒進了老大爺自己的碗中。老大爺嘗了一口說,(這面)沒溫度。黃先生說是現煮的。老大爺仍說,涼的。黃先生被搞得很生氣。
  • 文博會裡看蒼南:一雙筷子五個碗
    2019-03-19 11:46 | 掌上溫州客戶端3月21日,2019溫州國際時尚文化產業博覽會將啟幕。屆時,不妨到蒼南主題館去看看「一雙筷子五個碗」。本屆展會,蒼南主題館將以「碗約蒼南」為主題,邀大家相約於蒼南,共同領略瓷韻小鎮風情。
  • 有關飯碗的風水講究:不敲碗、不丟碗,不用破碗…老一輩講究還記得嗎?
    碗,作為我們日常盛裝食物的器皿,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並且,它也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而在風水學中,碗的使用也是有一定講究的。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一些用碗的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魔術大揭秘:「氣功」提起碗,魔術師難道有特異功能嗎?
    然後我會故作架勢來運上「氣功」,運氣運到一定程度,我向上提魔棒,這時魔棒雖然提起來了,但是碗仍然會停放在桌面上。此時我向觀眾說:「氣沒運足,碗是提不起來的。隨後,我接著按之前的方法運用「氣功」提碗,大家就會看見魔棒與碗居然一起被提起來,而且還雙雙離開了桌面。難道我運足氣後就能用魔棒把一大碗水提起來嗎?否!實際上我所謂氣功提碗是假,它靠磁鋼的吸力提碗倒是真的。
  • 開水燙餐具能消毒嗎?一項860雙筷子的實驗說出了真相
    餐具的大腸菌群汙染一直是國內餐飲業監督檢查的重點,國標《GB14934-1994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規定:餐具上的大腸菌群須少於3個/100平方釐米,不得檢出致病菌[2]。如果免疫力好,就算偶爾用了不潔餐具,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反應。但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後,可能導致腹瀉、嘔吐等消化道感染症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