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已創作網絡文學超過200萬字,一千多章節。對東營職業學院大一學生管來源來說,寫作不僅僅是愛好,還成為一項事業。小小年紀,他就開始創業,成立了文化傳媒公司。
在過去的一年,管來源個人寫作網絡小說50萬字,創作小說大綱近40部,帶領團隊與4家網絡閱讀平臺達成合作。截至目前,合作的網絡小說平臺有近十個。
從少年作家到年輕創客?
書是管來源20年來最好的朋友。從初中開始,他就酷愛看書。高中時,他已經廣泛涉獵各種書籍,從餘秋雨的《千年一嘆》,到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到《盜墓筆記》,再到《戰國策》。有些書一遍看完還不過癮,還會看第二遍、第三遍……?
因為愛好讀書和寫作,他曾擔任市二中「七月」文學社社長。在老師的推薦下,他參加了全國創新作文大賽,獲得二等獎。正是在那次作文大賽中,他了解到網絡文學,從此愛上網絡文學。
管來源的第一部網絡小說一經網絡平臺推出,受到許多讀者喜愛,共更新226章節,總字數近70萬字。他的筆名「與我」、「予我」、「南嶼」頻頻出現在各大網文平臺。市二中老師趙維榮評價說:「管來源想像力豐富,創作能力強,酷愛文學創作,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
2016年11月,管來源和北京一位朋友合夥,成立了一家文化傳媒公司,承接網絡小說、劇本寫作等業務。剛滿18歲、還是一名高中生的他開啟了創業之路。
從自己寫到指導別人寫?
2017年,對管來源來說,是忙碌的一年,也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其個人創作的幾部網絡小說更新完成,有的正在連載中;公司和越來越多網絡小說平臺實現合作……
2017年初,合伙人離開,管來源獨立撐起公司,邊上學邊創業,邊自己寫作邊進行團隊管理。白天上課,他就利用課餘、節假日時間進行公司管理,晚上熬夜寫作,很多時候都會寫到凌晨。高中畢業,他沒有選擇與文學相關的專業,而是選擇了對創業有幫助的會計專業。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管來源的文化傳媒公司與多家網絡平臺達成合作,完成網絡小說創作25部左右。現在他的公司有兩名編輯、一名寫手,還有兼職寫手30多人。他和員工們創作一些小說大綱,由寫手來進行小說更新。去年一年,他創作小說大綱近40部。
管來源公司的員工多是編導、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年齡都比他大。但說起他,員工紛紛點讚,用「睿智」、「勤懇務實」、「體貼下屬」、「雖然年輕但行事沉穩」等來形容他。
對於管來源從事寫作,他的爸爸開始很反對,但看兒子將寫作發展為事業時,也開始支持他的選擇,還會時不時地給他一些經營企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