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二十七,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採購。
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殺雞?
這是因為諧音,「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之意。
有習俗說二十七要宰公雞。為什麼一定是公雞呢,母雞難道就不行嗎?
很少有人思考這個問題,深究起來就會明白,在以男子為主導的父系社會時代,人們的潛意識裡已經認同了男子為大的觀點,認為雄的就好,就是第一,而過年這麼隆重的節日,自然也就要宰一隻公雞了,而且公雞本身就很漂亮,雄赳赳的顯著氣派。
除夕這天宰好燉熟的公雞要在除夕盛宴上登場,而且是整隻雞盤在一個碟子裡擺放在宴席桌子中間位置。
盛宴上是不能將其拆解成一碗雞塊,而且人們還給它取了一個好名頭,叫做大吉大利。
為什麼要在二十七趕大集?
臘月二十七這天,家家戶戶要趕集上店、集中採購。
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牛羊肉、蔬菜、花生瓜子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洗疚疾?
過年很多習俗在務實之餘更是為了圖個吉利。臘月二十七有洗疚疾,洗舊泥的習俗,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傳說在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洗去一年的疾病,其實就是為了祈求來年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疾。京城也就有了「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
為什麼要在二十七剃精細?
俗諺稱:「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在臘月二十七前剪頭髮。很多人傳言「正月剪頭死舅舅」,其實這個傳說不是正確的。
這個傳說源於清代,滿族入關以後,強迫漢人剃頭留辮子,如果違抗就格殺勿論,並聲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因此每當剃頭時就會勾起漢人對明朝的「思舊」之情,久而久之,「思舊」訛傳成「死舅」,才傳成這種「正月剃頭死舅舅」的怪異說法。
責任編輯:鄭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