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的「寄死窯」:年滿60歲被送這裡,送一餐砌一磚,直到堵死
前段時間,陝西傳出消息,一位姓馬的農民,用兩把鏟子把行動不便的母親推進靖邊縣榆林煉油廠以東的「萬畝林」裡,把她推進了一個廢棄的墳墓。最後,他準備了一把鏟子挖土埋土,把出口封上,讓母親被餓死。幸好他母親被好心人救出,馬姓農民最後也因故意殺人被捕。
這種駭人聽聞的行為使我想起了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個可怕的習俗,那就是瓦罐墳。
什麼是瓦罐墳?瓦罐墳就是兒子每天送一次飯,就要在村外的預製罐墓裡給60多歲的父母多添一塊磚。360天後,磚頭會擋住墓穴的窗戶,而他的父母也會被埋葬。因為在他們看來,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離開人群自願死去。
沒有證據證明,這種違反中國古典孝道的謠言是真的。但是隨著考古發現的發展,學者們發現地球上這種瓦罐墳確實存在,在當地居民稱這種墓為寄死窯。2011年,華中師範大學下關山鎮呂家河村教授劉壽華到武當山實地考察。這個小村裡有20多個窯。
經過長途跋涉,劉壽華一行終於到達了一處寄死窯。他們發現這個洞穴是方形的,大約80釐米高,2米深。地板和石牆很平,只能躺下。據當地人說,在古時候只要年逾60歲就被送到這裡等死,他們的孩子給他們食物,但是每送一次飯就會把磚頭壘高一層,直到徹底封死洞口。幾天後,孩子們會拆掉磚牆,把父母的屍體從洞裡搬走,舉行第二次葬禮。
據當地傳說,這一可怕的習俗來自一個古老的地方,叫古麋國,是一個半野蠻的國家。據說到了唐代,這一習俗還遠存在,到唐朝時,武則天將李顯貶到此處,李賢在此地期間,李賢試圖救老人,並最終廢除了這一可怕的習俗。然而時至今日,這種風俗還沒有割草除根,即使在民國時期,也時有發生。
武漢大學龔哲兵教授曾看望過一位叫袁光輝的老人,在那裡他說了一個秘密。發現瓦罐墳不僅會殺死老人,有時還會傷害年輕人,而他的妹妹就是受害者。他說:「我父親叫袁文。如果他想活下去,他就101歲,如果他還活著,我姐姐就80歲了。然而,父親太殘忍了,我的妹妹十幾歲時就被送到瓦罐墳,因為她餓了幾天,拉肚子死了。我的媽媽告訴我了。那時候她不贊成,但還是忍不住。她偷偷地給我妹妹送了幾天飯。但結果還是不理想。
我無法想像中國有如此可怕的習俗,以至於如此重視家庭和諧和孩子的虔誠。應該知道,在中國古代不忠不孝是一種嚴重的罪行,是十惡不赦的。所謂的孝順實際上謀殺了他們的父母。
瓦罐窯是怎麼來的?
實際的答案是很容易。在古代的各種材料稀少。由於由於醫療和營養條件的限制,60歲以上的人基本上失去了勞動力,成了「只吃東西的人,但是不能做苦力」。對家庭來說,老人是一種負擔,是一種負面的。在災難或戰爭之年老年人的地位甚至更低。的確事實上,窯中造窯是無奈的一步,人不是植物。如果不是自己都活不下去,誰會殺了他們的父母?
為了防止這種過時的習俗再復興起來,政府也做了許多努力。希望每個人都能認真負責的孝順父母,避免愚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