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擺地攤賣書:前幾本白送,後面再要錢,但直到去世還沒賣完

2021-01-09 紅衣記史官

在中國,恐怕幾乎是沒有人不知道王小波這個人了。

王小波的生命長度只有45年,但是他生命的寬度卻難以衡量。

本是大學教師,辭職寫作獲盛譽

王小波1952年生於北京,中學畢業後在雲南、山東等地下鄉,先後做過農場職工、農民、工人和民辦教師。

之前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和美國匹茲堡大學,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任過教,最終辭職,開始了自由撰寫人的生涯,於1997年辭世。

他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他的作品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壇最美的收穫」。

不過在當時他在世的時候,他被當做異類一樣的存在,六七十年代處於非性的年代,人們思想封閉堵塞,精神崩得緊張。

在這樣的環境下,《黃金時代》誕生了,他大膽以「性」為主題,挑戰大多數人已成型的偏見,小波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捧腹,讓你沉思,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

在這本書裡,他寫出了生活艱辛的本質: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這本書他寫了將近二十年才寫完,他自己說這本書是特別的,「從二十歲就開始寫,將近四十歲時才完成,期間多次重寫。」

高曉松在他的書中曾經這樣評價王小波「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大陸出版遭拒,淪落到大街擺攤

就是這樣的一個神人,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在港臺地區出版,好評不斷,最關鍵的獲得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但是在內地卻慘遭拒絕,以至於被退稿。

王小波為何會被退稿呢?這還是因為他的作品在當時來看太叛逆,太直白,如果出版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的話,是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的,在那時候的社會中沒有人敢發表這樣的作品。

當王小波萬念俱灰之際,一個名叫趙潔平的編輯,走進了他的生活裡,說來也巧,當時趙潔平的丈夫,和李銀河是社科院的同事。

因為這層關係,當趙潔平接到這本書的時候,儘管猶豫,但還是打開看了一下,看完之後,趙潔平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話,「這麼好的東西,應該出來啊......」

隨後,趙潔平為了這本書的順利出版,一直在做總編輯的工作,後來有一次,趁著總編輯出門的空當,趙潔平竟然偷著將這本書出版了。

直到1994年,這本《黃金時代》終於在大陸問世,而趙潔平也因為這次「衝動」,受到了領導的嚴厲批評,並因此大病一場......

正式出版以後,卻沒有正規發行渠道,訂貨會不能參加,不能打廣告,書銷了2個月,不太好。

這段時間,王小波和趙潔平總是推著自行車,後座綁兩捆書,到各小書攤、圖書批發市場去推銷,甚至還在路邊擺過地攤。

王小波的第一句話就是:「前幾本白送,後面再要再給錢。」

之後為了推銷又開一個研討會,李銀河請了些評論界名家,趙潔平說:「王小波聽著大家的評價,沒有表情。」

1995年《黃金時代》獲得《聯合報》獎,但直到王小波去世前都沒賣完。

他的書生前大多未在大陸出版,後來《黃金時代》曾在香港出版,名字是「王二的風流韻事」,令人啼笑皆非,又無限傷感。

王小波去世多年,但留下的書籍影響深遠

對於這本書,我一個朋友看過無數遍了,他告訴我,等他有一天死了一定要去找王小波,讓王小波給他指指,看看陳清揚到底是哪個,看看這個叫陳清揚的妹子有沒有王小波寫的那麼完美。

王小波已經離開我們很多年了,可我們依然懷念他;王小波在特殊年代成長起來的精神,我們依然需要他。

雖然他的書早已經印刷了一遍又一遍,雖然他的讀者群不斷擴大,從70後延伸到了00後,雖然有無數曾經像他一樣熱血的年輕人把他當做偶像,可王小波對人生與社會的思考,對生活的感悟,在當下娛樂至死的年代,早已經漸行漸遠。

在整個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劇精神和幽默風格述說人類生存狀況的荒謬故事,並透過故事描寫權力對創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

在他的小說中, 經常可以看到普通人瑣碎的故事,但故事背後卻飽含了他對生活和生命的獨特理解。

在王小波看來:時代變革下僅有的精神武器,是肉體的快樂。而《黃金時代》是他最好的詮釋。

如果有興趣的話就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三本經典恰逢新年大促,一共僅需89,折合一本20多塊錢,還沒有一張電影票貴,但是給你的體驗可是電影比不了的!

現在購入的話可以把整個系列都帶回家,讀過王小波你也會愛上他的作品的,幽默詼諧一如他本人,三本精裝版不論是自己看收藏還是送人都十分合適。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寫了29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撞牆身亡,葬禮無同行肯送
    早前,高曉松曾公開評價其: 「以我有限的閱讀量, 王小波 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般的存在」。 王小波,中國當代作家,學者,文學家,這些都是他身上的頭銜。
  • 王小波雖已去世23年,依然光彩奪目,作品被時代打上「黃色」烙印
    王小波:作品被時代打上「黃色」烙印,有趣的靈魂最終只能獨行王小波的一生就像翻版的梵谷,文筆與思想領先當代作家30年,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雖然他已經去世23年了,「王小波熱」卻依然存在。我個人覺得王小波的作品魅力至今仍能迷倒很多人的關鍵在於,他的雜文裡面透露出來的觀點在當下仍然具有很深刻的思考意義。
  • 45歲王小波慘死前的一幕:額頭撞破皮!醫生在牙齒內檢測出白灰
    王小波真正搞創作是他40歲時,距離他病逝只有五年,所以他絕對是一個筆力未達巔峰便跪下的人!021997年,45歲的王小波突發心臟病去世,二姐王徵得知消息後,精神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要知道,在半年前,王徵還同弟弟王小波相處半月有餘,二人幾乎無所不談,也並沒有發現王小波有任何不適的地方,只是發掘他有些懶懶的樣子,原來這已經是他患病的先兆。
  • 「擺地攤」這工作很丟人?你可能不知道多少人做夢都笑醒
    擺地攤一度是很多人養家餬口的活,最近國家因為復甦經濟,開放了擺地攤的管制。進一步的放鬆了要求。這讓許多人們開始加入擺攤隊伍當中來。在這之前很多城市的上班族覺得擺地攤是個很不起眼的工作,甚至有些人對這樣的事情嗤之以鼻,覺得這就是不求上進的表現,事實確實如此嗎?知道真相的你,可能大吃一驚。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的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這個人就是,王小波。
  • 王小波《尋找無雙》這裡也許有答案
    王小波的小說每次讀完都無法概括他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他的思維跳躍的太快又太有趣,每次翻開那本書都像第一次翻開,每次翻開又都比上一次翻開更有趣。王小波講的從來不是故事,是思想!高曉松曾經在一個節目中提到,他認為王小波是目前寫白話文小說中絕對的第一名,而且甩開第二名很遠的那種。我倒是深深同意這一觀點。
  • 衰漫畫:阿衰「擺地攤」無人光顧,賣報紙引來「血光之災」
    如今流行擺地攤,很多人在閒暇之餘都會到街邊擺攤賺點零花錢,有的則直接當起職業攤主。漫畫中阿衰在教室裡賣起了自己的閒置物品,比如舊雜誌、舊鞋子、舊襪子什麼的,但是他吆喝了很久都沒有人來買,因為他的東西實在是太臭了,無人敢靠近。
  • 全員擺地攤!搞笑擺地攤表情包GIF!搞笑擺地攤圖片,擺地攤動態圖
    自從總理鼓勵擺地攤之後,中國開始了全民擺攤 熱潮,擺攤人數劇增!呆呆就發一些搞笑的擺地攤動態圖吧! #擺地攤# #搞笑表情包# #擺地攤表情包# 搞笑擺地攤圖片——蘑菇頭帶上草帽回家擺地攤賣魚了!
  • 王小波:最扎心的5句話;「一切痛苦源於對自己的憤怒」
    今天我就從王小波的作品中挑選了幾句非常受大家喜歡的話語,希望這些句子能夠帶給你一些新的人生感悟。1.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憤怒本身是蘊含著力量的,而且這種力量非常大,所謂的知恥而後勇就是這種憤怒。當人們感受到痛苦的時候,這就是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憤怒。這種憤怒是向自己施加的,所以在自己的身上也能夠切身地感受到。
  • 王小波曾「吃軟飯」靠老婆養,洪晃:能吃上軟飯的是有本事的男人
    有句話說的好,只羨鴛鴦不羨仙,提起王小波和李銀河的愛情故事,的確讓人羨慕嫉妒恨。他們的認識,是那般富有詩意。因為一本小說《綠毛水怪》,才女李銀河結識了醜男王小波。見面後,李銀河不免有些失望,因為王小波長得太醜了,不但醜,還面露兇相。可是,就是這樣一個醜人,最後卻贏得了李銀河的芳心,讓李銀河沉浸在這段愛情裡不能自已。
  • 王小波:一個被寫小說耽誤的IT天才,他的情書至今仍在流傳
    十年的動蕩期間,王小波持續漂泊的狀態,頻繁換工作,直到文革結束。1978年,中國恢復高考的第二年,這名北京西城區半導體廠的青年工人,第一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高考恢復,勞動知識青年和應屆高中畢業生皆可報名。王小波之所以拖到第二年,不是他失去了讀書學習的興趣,正相反,他在勞動期間一直沒有停止寫作。他最大的憂慮,是父親尚未被平反。
  • 寫10萬份豬年春聯送民眾!馬英九喬裝打工換毛筆,搞笑賣書成網紅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一反常態,拋開過去西裝革履的形象,通過自己的社交媒體,在節前拍攝了春聯宣傳影片,賣力裝萌,非常爆笑!影片中,他為了換取寫春聯的文具,拋開形象,化身馬英九的哥哥「馬大九」,到書局去打工,當一日店員,搞笑賣書一下子成為一名深受大眾喜愛的「網紅」。此前,馬英九在任內有製作春聯送民眾的慣例。
  • 兒子去世,婆婆逼著兒媳婦帶著孫子改嫁,還準備了500000嫁妝
    一位被婆婆逼著改嫁女士的求助:老公3年前意外去世,留下公公、婆婆、我和2歲的兒子。公婆只有老公一個兒子,我不準備再嫁,只想給公婆養老送終。現在公婆卻背著我選好了婆家,還準備了500000嫁妝,逼我帶著兒子改嫁。我和老公是大學同學,大學畢業兩年,我們結婚了,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家在城市,公公和婆婆都有退休金。
  • 擺地攤合法了,準備大幹之前,民間行商禁忌(擺地攤)了解下
    2020年,政府出臺了一條「地氣」十足的政策,則放開擺地攤。消息一出,許多人歡呼雀躍,多年以來做生意當老闆的夢想即將實現,繼而規劃將來「龐大」的商業帝國……關注朝讀夕寫的朋友清楚(點擊關注我們),我們的宗旨是分享中華傳統文化,聊最近火爆的擺地攤,並非分享暢銷商品、生意「捷徑」,而是民間歷來的經商禁忌。擺地攤,則行商,指外出流動經營的小型個體商販。
  • 網友:爸爸去世前幾個小時還在吵架!
    ,我好想回到小時候,告訴2那時的我,好好保護你的弟弟,別再讓他哭了,好好保護他呀,好不好?幾年前任性大冬天的光腳踩瓷磚上,然後母親端了熱水給我暖腳,我任性的踢了,然後繼續把腳踩在瓷磚上,就這樣反覆了好幾次,我也不知道當時怎麼想的,就那樣折磨這麼愛我的母親,現在已經非常非常後悔了,還好現在我母親還年輕,我在努力彌補我母親,她要的我都會盡最大能力給她,我愛媽媽去年知道爸爸得肺癌時,後面聽媽媽說爸爸一直想出去旅遊!
  • 《黃金時代》:年少不懂王小波,其實他的文字很解渴!
    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提到王小波,人們都會常說一句話:年少不懂王小波,讀遍黃書也白費。他的文字很解渴。這個王小波指的就是那位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大有名氣,被高曉松稱之為「神」的作家。而黃書,指的是他的《黃金時代》,今天我們不談王小波,只談談這本書。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句句寫豬,字字寫人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原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豬」這種動物,很少有文藝作品以它為主要表現對象,當然《西遊記》中對其有大量描寫,但這個「豬」是成精的「豬」。
  • 罵魯迅,批金庸的「文壇惡評家」王朔:要是王小波還活著,我不如他
    不僅說郭敬明是"小偷",說餘秋雨"冒頭裝大師",甚至還出書批金庸和魯迅,文章很長,今天只說說大概內容:初讀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體驗:情節重複,行文口囉嗦永遠是見面就打架,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偏不說清楚,而且誰也幹不掉誰一到要出人命的時候,就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擋橫兒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亂的深仇大恨,整個故事情節就靠這個推動著。
  • 生前貧疾,死後揚名,45歲的王小波一生孤獨自由,三段話讓人淪陷
    ——王小波1997年的4月11日,王小波因突發心臟病在家中去世,年僅45歲。生前落寞,無人多問,死後卻聲名鵲起,一波波的人為他的作品著迷,渴望見他一面卻再無機會。有點可悲,不過慶幸的是這個有趣的靈魂走了,但他的精神卻還在點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火種。曾有人說,王小波將會和魯迅一樣地影響幾代人,並且成為中國文化的經典。
  • 買一輛限量版馬丁,還送一輛限量版,但賣5300萬讓人望而卻步
    斯頓馬丁最近推出了很多類型,也有超級跑車,也有復古跑車,最近做的是馬丁,完成了,這輛車在法國的魯曼進行24小時耐力賽,正式公開了,這輛車是限定版19輛,現在都賣完了,這輛車在2019年底交貨,買這輛車有很大的特點,買一臺限量版,送給馬丁先生限量版,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