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29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撞牆身亡,葬禮無同行肯送

2021-01-10 騰訊網

高曉松大家都認識吧?

一首《同桌的你》至今亦讓眾人回味。

當年這首歌,不知道打動了多少學子,更是成為一個時代無數歌迷深藏心底的經典。

在樂壇上高曉松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被網友評為現代四大才子之一。

不過就是這樣如此優秀的他,亦有著心中「封神」的偶像。

早前,高曉松曾公開評價其:

「以我有限的閱讀量, 王小波 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般的存在」。

王小波,中國當代作家,學者,文學家,這些都是他身上的頭銜。

看到這些頭銜,你或許會以為他十分的出名,備受眾人喜愛

但這些待遇王小波在生前是沒有遇到的,甚至是無人問津的地步,直到去世後,他的作品才「揚名天下」。

在王小波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他漸變人生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首先來看一下他的成長。

王小波,出生於1952年的北京,自幼在一個革命知識分子家庭中長大。

從小他便接受到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這也為他之後的文學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還在很小的時候王小波便展現出了自己在文學上得天獨厚的天賦,5年級時他寫的一篇作文還直接被選作了範文在校園中廣播。

不過,這樣平凡又幸福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

王小波上初一時,剛好遇上了那場「運動」

他也因此被分配到了雲南兵團勞動。

一開始日復一日的勞作讓王小波很是不適應,夜晚當別人入睡時,他想家想到難以入眠。

好在日子久了,他也逐漸的上手了,那之後為了排解自己的思念以及無處釋放的精力

王小波開始了自己的寫作之路。

這段經歷也在之後被他記錄在了作品《黃金時代》以及《地久天長》中。

那之後王小波陸續在山東省的某個小鄉村插隊,北京牛街教學儀器廠,半導體廠做工人,而這些人生經歷也成為他寫作的背景以及靈感來源。

這樣日復一日的流水線工作也讓他日漸生厭,1978年,他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

那就是參加高考,要知道王小波只是個上過一年中學的人,而且遠離課堂已經12年了。

身邊的親人朋友都覺得他是瘋了放著好好的「鐵飯碗」不要,跑去考大學,大學是這麼容易考的嗎?

事實證明,考大學對於而言並不困難,這年他順利的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王小波也就此開啟了自己的求學生涯。

那之後他的感情也迎來了新進展,1980年,他和女友李銀河踏入婚姻的殿堂。

對方是《光明日報》的一名編輯,兩人因王小波的作品《綠毛水怪》而相識。

兩人在相約見面後還引發了一段趣事。

還在出發的路上李銀河便開始對這位作者(王小波)產生了無數的幻想。

可想像的有多好,現實就有多骨感,兩人見面時,李銀河驚呆了。

遭受到「驚嚇」的她直接脫口而出一句話:「這也太醜了吧!」

王小波也不服氣的反擊:「你長得也不怎樣啊!」

不過愛情的力量就是如此的神奇,兩人雖然互相嫌棄,但是卻越靠越近。

多年後,有網友評論兩人:

「他們的愛情,就是兩個長得像猴的人,害怕對方被人搶走了」。

兩人的這段愛情也恰恰是當今看臉的娛樂圈最好的反面例子,無關外在,只有愛情。

婚後,兩人一同前往美國,不過在那期間,兩人屬於「女主外男主內」的模式。

王小波在家沉浸寫作,李銀河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黃金時代》的初稿便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問世的。

這部巨作,花費了王小波整整29年的時間,從起稿到定稿,一路修修改改,精益求精,他說:「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它是我的『寵兒!」

但這樣一本付出諸多心血的巨作,卻不被市場所接受。

《黃金時代》這本「小黃書」成為了燙手山芋,雖然精彩,但是「無人問津」。

直到王小波去世之前,他的這本傾心之作依然「落灰」。

原本以為他在之後會等來自己的「發光時刻」,但沒想到的是他卻永久的離開了這個世間。

就在8462天前,也就是1997年4月11日的凌晨,45歲的王小波被發現在家中去世。

去世的前一天,王小波還給正在劍橋大學做訪問的妻子李銀河發去郵件:

「北京風和日麗,我要到郊區的房子去看看了」。

未曾想,十幾個小時後,兩人卻就此天隔一方。

在妻子李銀河的描述中,王小波是撞牆身亡,他帶著無盡的痛苦含恨而終。

「他當時頭抵著牆壁,額頭鮮血直流,傷痕累累。牆上還留有牙齒刮過的痕跡,地上落了一大片牆灰……」

因為當天晚上突遇心臟病發,為了不再承受這樣的痛苦,他選擇了撞牆。

而在王小波葬禮上出現的一幕讓人淚奔。

在他的葬禮上,為他弔唁的眾人中,全場沒有一個文學界的同行肯為他送行。

這也讓筆者不禁想起了王小波生前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聽說有一個文學圈,我不知道它在哪裡。

諷刺的是,死後不知道文學圈在哪裡的王小波卻「突然」開始名揚天下。

在王小波去世的第二個月後,他寫了29年的時間所著的《黃金時代》被集成《 時代三部曲 》正式公開發行。

那之後,王小波的文字魅力折服了眾人,他的文學天賦才開始得到大眾的認可和讚賞,其中有部分作品甚至還被選編進了大學的語文教材當中,可想而知是多麼的優秀。

死後的他才開始擁有大批量的粉絲讀者,這些人群中有60後,也有70後,甚至80後,90後也囊括其中,眾人都紛紛沉浸在他的文字當中。

只是讓人倍感唏噓的是,這份認可來得太晚,來的太遲...

相關焦點

  • 王小波雖已去世23年,依然光彩奪目,作品被時代打上「黃色」烙印
    王小波:作品被時代打上「黃色」烙印,有趣的靈魂最終只能獨行王小波的一生就像翻版的梵谷,文筆與思想領先當代作家30年,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雖然他已經去世23年了,「王小波熱」卻依然存在。我個人覺得王小波的作品魅力至今仍能迷倒很多人的關鍵在於,他的雜文裡面透露出來的觀點在當下仍然具有很深刻的思考意義。
  • 王小波:一個被寫小說耽誤的IT天才,他的情書至今仍在流傳
    回國之後,李銀河成了中國第一個文科博士站的第一個博士後,而王小波則去了北京大學任社會學講師。自此之後,這位出名作家的豐收季,開始了。三、「我現在軟體寫得出神入化」1988年,王小波回到國內。然而王小波並不滿足於此。有了中文輸入法還不夠,國內根本沒有合適的寫小說軟體。沒有,那就造一個!他一邊在軟體領域探索,一邊寫著日記式的科技博客。「我現在軟體寫得出神入化,並做出了各種寫小說的工具,別人的軟體已不用了。」「不過現在我對微機已無興趣,因為發現寫小說也可賺到錢。」
  • 歡樂頌曲筱綃看的王小波小說是什麼 歡樂頌趙啟平喜歡的書
    《歡樂頌》最新劇情趙醫生曲筱綃分手,曲筱綃決定回家看王小波的書,於是就讓關雎爾幫忙下載,那麼《歡樂頌》劇中曲筱綃看的王小波的小說是什麼?   《歡樂頌》29集,曲筱綃提到的王小波的書是趙醫生喜歡的,她還是趙醫生喜歡王小波式的有趣的戀愛,這讓關雎爾有些吃驚。
  • 王小波擺地攤賣書:前幾本白送,後面再要錢,但直到去世還沒賣完
    在中國,恐怕幾乎是沒有人不知道王小波這個人了。王小波的生命長度只有45年,但是他生命的寬度卻難以衡量。本是大學教師,辭職寫作獲盛譽王小波1952年生於北京,中學畢業後在雲南、山東等地下鄉,先後做過農場職工、農民、工人和民辦教師。
  • 王小波曾「吃軟飯」靠老婆養,洪晃:能吃上軟飯的是有本事的男人
    不得不說,王小波是真的太會撩了。作家余杰曾說:「如果遇見王小波,我會告訴他『你寫得最好的東西不是小說,而是你寫給妻子的那些信。」「你好哇,李銀河」是王小波寫給李銀河情書的開頭,這個標誌性開頭其實意義非凡。很多人都知道王小波是個作家,鮮有人知他曾經還做過程式設計師,每個程式設計師的第一個程序都是「Hello World」。
  • 5月13日 1952年——王小波出生 「蔫淘」的孩子執著熱愛文學
    二姐王徵眼中的弟弟:「蔫淘」 重情義 1952年出生的王小波是中國當代作家、學者、文學家,1997年 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享年四十五歲。當時消息傳出,曾引起文壇極大震動,隨後,家人和朋友共同撰寫文集《浪漫騎士——紀念王小波》表示紀念。王徵說,一直以來,王小波在大人的眼中其實是個「蔫淘」的孩子,在她的心裡則是個重情義的好弟弟。 王小波家中共有姐弟五人,王徵是王小波的二姐,現定居美國,退休前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中心做研究工作和針灸工作。
  • 王小波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高曉松: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於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年僅45歲。王小波的一生並不長,但他的人生觀卻很具魅力,以至於到如今,他的語錄,他的作品,他的思想還總是被大量讀者津津樂道。許多人都不明白:王小波不就是寫了寫文革,寫了寫赤裸的性,怎麼就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精神引領,現在的青年讀者都這麼膚淺嗎?
  • 辛亥元老改行寫「黃色小說」,專門為娼妓發聲,為掙錢投靠日本人
    他在自己的《求幸福齋隨筆》中寫道:「妓女乃最古之人群,平等對待、尊重人權之外,還要通過立法的姓氏廢除領家制度,逐步助妓女脫離苦海,還以自由,並最終達到廢娼之目的,使女子再無娼之痛苦。」看來,何海鳴和妓女結婚,也算是以身作則,幫助一名妓女脫離了苦海。1921年底,因為他寫過的幾本小說反響好不錯,他動了動心思,決定鬻文維生,當年就發了一篇短篇小說《老琴師》。
  • 男子剛參加完親人葬禮,回到家發現16歲女兒上吊身亡
    印度一名男子和家人去參加葬禮,將16歲的女兒留在家中。等他們回到家以後,發現女孩已經上吊身亡。在她身邊還發現了一封遺書,寫明了自己自殺的原因。據外媒1月11日報導,這一事件發生在印度比哈爾邦塔拉亞地區的一個村莊。當地時間1月10日,馬達夫-拉姆和家人去參加親人的葬禮,他16歲的女兒阿爾蒂則獨自一人留在家中。
  • 「吃軟飯」的王小波,用直白坦蕩的性描寫,鞭笞荒誕的現實和人性
    而這期間,天真爛漫的城市少年和廣袤無垠的農村生活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誕生了一批批以這段生活經歷為藍本的知青小說。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所講述的也是這段時期的故事。但這本空前絕後的小說,卻與 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說迥然不同。它的橫空出世,實現了知青文學的突破,其直面人性和時代傷痕的特點,讓它成功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 夢見葬禮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預兆 原版周公解夢
    夢見葬禮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預兆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和黃色,故有白事之稱,與紅事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的
    01、《黃金時代》:臉紅心跳打開的「小黃書」,卻是光怪陸離的人性世界歷經20年才定稿的《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不知道有多少人把它當成人生中的第一本「小黃書」來看。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時,直接定名為《王二風流史》。不是說看這本書的人,審美有多低俗,所謂食色性也。
  •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句句寫豬,字字寫人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豬」這種動物,很少有文藝作品以它為主要表現對象,當然《西遊記》中對其有大量描寫,但這個「豬」是成精的「豬」。然而大家熟悉的王小波同志卻專門寫了一篇關於豬的雜文,那就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在開篇寫道:插隊的時候,我餵過豬、也放過牛。假如沒有人來管,這兩種動物也完全知道該怎樣生活。
  • 新娘婚禮幾小時後突然倒地身亡,家人辦完婚禮辦葬禮
    圖為死者。在醫院內,蒂娜被醫生正式宣告身亡。 目前,尚不清楚蒂娜突然身亡的具體原因。12月25日早上,蒂娜的家人們為她舉辦了葬禮,這場婚禮後的葬禮令人唏噓不已。
  • 男子參加爺爺葬禮,結果火葬場房屋倒塌他被活埋身亡,家人不得不...
    近日,印度一名男子去參加爺爺的葬禮,結果火葬場房屋倒塌,他直接被活埋身亡,兩天內這家人不得不第二次舉辦葬禮。包括這名男子,這次事故一共導致25人身亡。 據印度媒體1月4日報導,這一悲劇發生在印度北方邦穆拉德納加爾的一個火葬場。當地時間周日(1月3日),德裡居民阿爾溫德-庫瑪爾去參加他爺爺傑伊的葬禮。
  • 《活著》作者:從小在太平間長大,被退稿5年,8部小說寫死了29人
    而他也對那句魯迅的批評做出了解釋:「魯迅寫了《狂人日記》,沒想到這篇小說出來以後那麼的有名,後來他就走上了文學這條道路,完全是一個偶然因素。而且根據我讀了魯迅那麼多作品以後,我相信魯迅還沒那麼幼稚,認為他能夠拯救國民性,他能拯救民族的靈魂。誰都拯救不了,民族的靈魂根本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改變的。」1960年,餘華出生在浙江杭州。
  • 《黃金時代》:年少不懂王小波,其實他的文字很解渴!
    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提到王小波,人們都會常說一句話:年少不懂王小波,讀遍黃書也白費。他的文字很解渴。這個王小波指的就是那位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大有名氣,被高曉松稱之為「神」的作家。而黃書,指的是他的《黃金時代》,今天我們不談王小波,只談談這本書。
  • 王小波《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人生可以像豬一樣,特殊且獨立
    王小波《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人生可以像豬一樣,特殊且獨立1952年,王小波出生在北京,小波生前並不是很有名,死後才慢慢出名,正如朋友圈裡流行的那句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用著這句話來評價小波再合適不過,有趣到就連懷念他,嘴角都會不自覺地浮起一絲笑意。由於它深厚的文學功底,人們甚至稱呼他為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
  • 夢見葬禮 做夢夢到葬禮是什麼意思 夢見葬禮有什麼徵兆
    夢見葬禮 做夢夢到葬禮是什麼意思 夢見葬禮有什麼徵兆
  • 葬禮主持人:工資過萬僅是傳說 碰上送「白包」會謝絕
    葬禮主持人:工資過萬僅是傳說 碰上送「白包」會謝絕 原標題:   「曾經我們身邊有這樣一個人,他總是把朋友的事情牽掛於心;曾經我們身邊有這樣一個人,他總是用點滴告訴我們什麼是親情無私……而今天,他將用無聲的方式告訴我們,他即將遠行,去尋找另一個世界,尋找那個叫做『天堂』的世界……」在近日舉行的八寶山殯儀館公眾開放日上,當29歲的董子毅用渾厚的聲音溫情演示個性化葬禮時,他被很多人誤以為是播音主持專業的科班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