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人忽視的一段歷史:伊莉莎白一世致信明萬曆皇帝及中英戰爭

2021-01-15 百史新談

被國人忽視的一段歷史:伊莉莎白一世致信明萬曆皇帝及中英戰爭

1500年後,世界開始聯繫起來。在那時候,東西兩大巨頭中國的明朝和英國的伊莉莎白時期,曾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史。歷史有名的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自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英國正式成為世界性大國。1596年,也是萬裡二十四年,63歲的伊莉莎白一世給34歲的萬裡寫了一份親筆信,派使者轉交到萬裡皇帝手裡,但在之後,卻發生了一段極不尋常歷史。

那封信,在送往中國的途中,遇到大風暴,葬身於大西洋海底。一直到1978年,這封沉睡了380年之久的信才被人打撈起來。應中國邀請,1986年伊莉莎白二世訪華,帶著遲到了接近四百年的一封信,到這裡,這段歷史才被人所知道,那麼這封心信裡,寫的是什麼內容?

從信中我們可以看到,英國希望展開貿易。女王的言辭懇切,一方面是出於禮節的禮貌,另一面則是對明朝國力的尊重,但是,這封信倒是引起了人們的討論,如果送到明朝,這封信會怎樣萬曆皇帝會如何回應?

事實上,英國人對華貿易的事仍然念念不忘,在這封信沉睡四十年的時候,查理一世再次來華,只不過這次並不如上一次友好。1637年6月,英國船隊達到澳門,此時距明朝滅亡只有七年,接下來中英雙方進行第一次軍事衝突,結果雙方各執一詞,中國人認為英方非法停留,鳴炮示威很正常,英方認為中國有意挑釁,於是發動進攻。

結果,虎門炮臺被攻陷,明軍火炮被英國人當作戰利品帶走,經過明朝官員的交涉,英方最後歸還戰利品。但事情還沒有結束,兩國都很自大,中國一直都是華夷觀,而英國則有實力有底氣。總體來說,英方佔據主動地位,明朝因為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客觀原因,很多事情上力不從心,也就借驢下坡,不了了之。

有趣的是,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取而代之,歷史又進入了新的輪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於1793年派馬格爾尼訪問中國,那時為清朝乾隆時期,信中可見喬治三世的傲慢,極力秀肌肉,字裡行間都是炫耀,乾隆皇帝本就是眼光高的人,見信之後,回以「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算是拒絕了這件事情。四十幾年後,鴉片戰爭,清朝一敗塗地,之後,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

相關焦點

  • 萬曆皇帝的執政歲月:如何評價萬曆皇帝的48年?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這個充滿爭議色彩的皇帝終於駕崩了,享年五十八歲。萬曆如願以償地睡進了他一絲不苟地修建了幾十年之久的定陵,成為他朱氏一行天子裡,陵寢最為奢華的一位。要說這個懶惰的皇帝,對自己是真心不錯,毫不馬虎地給自己準備身後的處所,他活著有一半精力是給自己準備怎麼更舒服地去死。但是要說他為他的江山,趕不上對自己四分之一好,一輩子都由著性子來,五十年也沒長出來承擔責任的肩膀。
  • 萬曆皇帝讓日本300年俯首稱臣,卻為何被後人罵為無道昏君?
    縱觀中國歷史,明朝恐怕是最盛產「昏君」的朝代之一。從土木兵敗的明英宗朱祁鎮、戀母情結的明憲宗朱見深,到荒淫無道的明武宗朱厚照、修道升仙的明世宗朱厚熜,怎麼看都像是「昏君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的腐敗政府。
  • 萬曆皇帝對戰豐臣秀吉,太陽之子為何會敗給三十三年不上朝的昏君
    他就是大明王朝三十三年未上朝的萬曆皇帝!由於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雖然戰爭已經平息,各大諸侯也被豐臣秀吉一一剪除,但是在國內卻出現了內部矛盾,戰國時期的日本各諸侯勢力為了戰爭豢養的大批武士社會地位都比較高,而且專職戰爭從來不從事農業生產,甚至在當時的國內社會形成了幾十個農民勞動所得才能養起一個武士的尷尬局面!
  • 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為何沒有被權臣架空?多虧這三人
    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對他要求非常嚴格,萬曆皇帝自己也自覺刻苦,不管寒冬盛暑從不間斷,史學家評價「在讀書方面,明朝眾位皇帝中萬曆排第二,而第一是朱元璋。」在萬曆皇帝的成長過程中,李太后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影響到萬曆後來的處理政務能力。在萬曆皇帝登基初期,朝廷最突出的問題是內閣大臣互相爭權打壓問題,這個問題自嘉靖皇帝開始到明朝滅亡都沒能解決。
  • 鄭貴妃獨得萬曆皇帝專寵幾十年的三個技巧,值得很多女人學習
    萬曆的一生中就有那麼一天,到太后那裡玩耍,結果把一個王姓的宮女睡了,還讓人家懷了孕,最後生下一個男孩,就是明光宗朱常洛。可是,到了後來,萬曆皇帝遇到一個姓鄭的嬪妃,她剛一進入萬曆皇帝的生活,就讓萬曆皇帝忘記了其他嬪妃,特別是朱常洛的母親王氏。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萬曆皇帝遇到鄭貴妃之後,他們的感情竟然能像熱戀一樣持續很久。
  • 萬曆三大徵:帝國榮耀卻耗費國力,是利還是弊,給明朝帶來什麼?
    喜歡明朝歷史的朋友們,應該對萬曆三大徵非常熟悉,即李如松平定蒙古的寧夏之役,李如松抗擊日本豐田秀吉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的播州之役;這就是,萬曆皇帝在位時期對外的三次重大軍事活動。雖然萬曆三大徵,在整個古代歷史戰爭中的知名度並不高,但其對歷史社會和明朝發展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三大徵鞏固了中華疆土。
  • 萬曆皇帝的頭盔上,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錯誤,這就是明朝亡國的原因
    萬曆皇帝的頭盔上,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錯誤,這就是明朝亡國的原因萬曆皇帝在十三陵的陵墓叫定陵,這是解放後,我考古專家唯一發掘的帝王級別的陵墓,在這座陵墓中,一共出土了非常齊全的3千多件帝王陪葬所必須的寶貝。
  • 玩轉歐洲的女人:伊莉莎白女王「婚姻外交」與英格蘭大國崛起
    時間倒退回邱吉爾所說的「四百年」之前,也就是16世紀中葉,一位名叫伊莉莎白的美婦人,正是以這樣的眼光和手腕,開創了近代英國獨立自主的均勢外交傳統之先河。沒錯,她就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一個終身未婚,卻屢屢以婚姻為籌碼,在大國博弈之間爭取生存空間的人,也開闢了近代英格蘭的「大國崛起」之路。
  • 30年不上朝,為什麼還能把控朝局,萬曆皇帝是如何做到的?
    明朝皇帝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也是一個奇葩朝代,先不說祖父嘉靖皇帝沉迷道教,其父親更是因沉迷媚藥36歲早逝,家有奇葩基因,30年不上朝也算續上其祖上奇葩基因。首先說明一點,不上朝和不理朝政是兩碼事。萬曆皇帝確實三十年不上朝,但不代表他並非不理政。不過他一直在理政,只是不和大臣們直接見面而已。萬曆皇帝處理朝政不和大臣見面,為什麼還能大權在握,卻不被群臣架空呢?首先,咱們這位萬曆皇帝初登大位手段高超。
  • 明朝萬曆皇帝掙扎著擺脫機器之命,做有感情的男人,無奈終是悲劇
    黃仁宇以他獨特的視角,在萬曆十五年這一貌似平淡的一年發現了諸多不平淡的實例,從而為我們看待明朝和傳統中國提供新思路。《萬曆十五年》分七章敘述,每章講一個人物,似乎跟普通歷史傳記類文學流水帳式的講法相似。但是,他並不局限於講明代萬曆年間的這六個人物(第一章和第四章講的都是萬曆皇帝),他是想以這七個人物為代表,剖析傳統王朝一些被忽略的問題。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的金羊毛騎士團盔甲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的金羊毛騎士團盔甲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1503-1564),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大公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匈牙利兼波希米亞的國王。他是卡斯蒂利亞國王腓力一世(Felipe I el Hermoso,1478—1506)與其妻卡斯蒂利亞女王胡安娜(Juana,1479—1555)的次子,生於西班牙馬德裡附近的埃納雷斯堡。作為皇帝,斐迪南一世的統治比較安定。他小心地維持著與奧斯曼帝國的相對和平。內政上,斐迪南傾向於中央集權。值得一提的是,他堅信著「縱世界凋零,正義依將行」的座右銘。
  • 歷史上的今天——1月15日
    他參加了百年戰爭中最重要的會戰之一1356年的普瓦捷戰役。1360年,他被授予圖賴訥公爵的封號。1363年他被父親約翰二世轉封勃艮第公爵,他透過聯姻和購買,獲得法國中部和北部、法蘭德斯和尼德蘭的若干土地。在那裡一直統治到去世。
  • 「明之亡,亡於萬曆」,考古隊打開萬曆龍棺,學者:我們冤枉他了
    明神宗朱翊鈞在歷史上的熱議有很多,圍繞著他一個最大的熱議就是他為何30年不上朝。明代是漢族執政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此外,明代還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明代皇帝中,什麼樣子的「優秀人才」都有,放牧的,煉藥的,當死宅的,做木工的,今日我們講的明神宗就是一個十分特別的人。明神宗朱翊鈞獨特在哪兒呢?
  • 明萬曆皇帝「北鬥七星」葬式揭秘(組圖)
    明定陵1956年5月開始挖掘,1957年打開地下玄宮,至今已過了半個世紀,但是萬曆皇帝的葬式為何採用「仰面朝天,右手扶著自己的面頰」的怪異姿勢,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北京明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王秀玲女士的一篇論文,首次揭開了萬曆皇帝的葬式之謎,並大膽推斷出明代帝王均為身體側臥,雙腿微曲如睡眠狀的「北鬥七星」葬式。
  • 萬曆皇帝做夢都想立長廢幼,為何不能如願?
    所謂高處不勝寒,皇帝雖然榮登統治者寶座,同時他也面臨著許多的約束與壓力,就比如明朝的萬曆皇帝,身居皇位,掌握著國家的生殺大權,卻連冊立太子的權利都沒有,甚至因為冊立太子一事與大臣們,持續了15年的內鬥,為何萬曆的這個皇帝當得如此憋屈,當時朝堂之上又是哪些人敢公然跟皇帝叫板,萬曆做夢都想要廢長立幼
  • 明朝失敗的總記錄——《萬曆十五年》
    看過《人民的名義》,或對明朝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必定會聽過《萬曆十五年》這本書。而要歸類這本書為歷史著作,似乎又有些不太精確。只要細細翻閱,不出幾頁就能發現,這本引用資料不輸學術論文的歷史書竟也能有小說般的高潮迭起。作者一邊述說歷史,一邊做出評議,這樣邊述邊議的筆法為讀者帶來一種震撼,超乎一般人對歷史著述的想像。
  • 萬曆皇帝在位期間的最後一位內閣首輔方從哲
    可是,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並不代表他不關注朝政,不擔心東林黨的一家獨大。因此,萬曆對於葉向高的每一次推薦都置之不理,一直到了方從哲出山,萬曆帝才愉快地批准了葉向高的辭職報告。據《明史·方從哲傳》記載:向高去國,從哲遂獨相。請召還舊輔沈鯉,不允。在葉向高離開內閣後,繼沈一貫之後的浙黨領袖方從哲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四十六位內閣首輔。
  • 平時撲克牌上的,8位歐洲歷史人物,他們都是誰
    甚至有歷史學家將其視為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終身獨裁官的日子為羅馬帝國的誕生日。最後凱撒當然拒絕了元老院讓他交出並兵權的要求,而此時他得力的助手拉比勞斯投降了羅馬共和國,這對他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此時龐培終於同意領導共和國以對付凱撒,羅馬陷入分裂之中。
  • 除了查爾斯王子,英國歷史還有一位悲劇王子,做了整整60年王儲
    英國溫莎王朝的查爾斯王子,是世界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儲君,從公元1952年其母伊莉莎白二世繼承英國溫莎王朝王位,年僅4歲的他根據英國王位繼承法,成為王儲,因此查爾斯王子至今已經做了68年王儲,是世界歷史最高紀錄。
  • 萬曆皇帝不立朱常洛為太子,說是宮女生的,其母說你也是宮女生的
    萬曆十年(1582年),萬曆皇帝只好很不情願地冊封這名宮女王氏為恭妃,當年八月,王氏宮女生下一子,取名朱常洛,他是萬曆皇帝的長子。《明史·本紀第二十一·神宗二》記載:諱常洛,神宗長子也。母恭妃王氏。萬曆十年八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