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孩子體檢時發現不會跳,家長這麼做幫了他

2021-01-08 育兒百科視角

小梅的寶寶是一名健康的男寶,她很重注孩子的健康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她會按照兒童健康管理檔案中的體檢時間帶孩子去社區體檢和打疫苗。

到寶寶兩歲體檢時,社區醫生讓小梅家的寶寶原地跳兩下。這下可難住了寶寶——他還不會跳。醫生說,寶寶兩歲時骨骼和肌肉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如果還不會跳,最好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小梅一聽嚇壞了,自家寶寶一直活潑好動,但家裡人確實從沒見他蹦跳過。再往前回憶一下,寶寶在6個月體檢時發現「髖關節發育不良」,在那之後也按照醫生的建議在家多注意腿部的鍛鍊。後來孩子一切正常,就沒有再去關注這事。小梅還特意去觀察了小區裡其他兩歲左右寶寶的行為,他們真的都已經會跳了。

家裡老人聽說了醫生的建議,聯想孩子六個月時的情況,催促小梅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小梅為了不讓老人擔心,假裝答應下來,其實並沒有帶孩子去檢查。

在平時陪孩子玩時,小梅刻意在他面前多次蹦跳,讓寶寶有模仿的衝動。在晚上睡覺前,幫寶寶按摩放鬆腿部肌肉,並在床上藉助床墊的彈力扶著寶寶讓他試著蹦跳。

剛開始寶寶就像釘在床上一樣無法彈跳,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加,寶寶終於學會了屈腿和蹬直。這個連續動作對於成年人來說很簡單,但對於腿部肌肉力量不足並且不懂事的孩子來說,能在家長的引導下學會已經很不容易了。

就這樣,在小梅的悉心引導下,寶寶一個月後就可以獨自蹦跳了。

對於十分健康的寶寶來說,蹦跳真的是一件自然而然就能學會的事情。但是,當你的寶寶比其他同齡孩子進步慢一些時,不要過分緊張。有時,孩子的成長更需要家長的耐心和引導。

本文由育兒百科視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怕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五招,孩子再也不會怕生
    這時有的孩子一看見客人過來摸他,就趕緊躲在媽媽的身後。第三種情況:就是還有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願意叫人,嘴巴又甜、又懂禮貌,在看看自己的孩子就特別的鬱悶。這個時候有的家長覺得面子上掛不住,就忍不住開始責備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啊、怎麼這麼沒禮貌啊,小朋友要有禮貌,男孩子膽子要大一點,經常強迫孩子打招呼。上面這些現象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怕生。
  • 兩歲娃不會說話!孩子語言發育階段,當爹媽的心不要太大了
    在波波池玩耍時,旁邊的一個媽媽看到牛牛像個小話癆一樣,問:瞬間,一大群守在波波池外無聊的媽媽們「熱心」圍攏過來,紛紛給這位媽媽出謀劃策。2兩歲娃還不會說話,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都屬於不正常的語言發育規律。
  • 家長多次發現孩子身上淤青做噩夢:三歲孩子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還發現他手上有淤青,然後我們就跑過來找學校要說法,然後我們要求看監控,看學校有沒有打孩子。」萬女士在幼兒園翻拍了一段監控視頻發現,一位老師朝著坐在地上的小男孩左後背拍了一下,然後將孩子拉起來。萬女士:「這就是我兒子坐在地上,你看老師是怎麼對他的,一上去就是動手打他,看到沒有一上去就打,先打,已經坐在這裡哭了,你看,一推一拽的!」
  • 孩子急躁易怒,家長如何幫他控制情緒?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她說:「這孩子現在沒法管了,稍不順心就給我摔碗摔玩具,我剛打了他一頓,他哭得哄不住,我就讓婆婆把他接走了。」閨蜜家這兒子,我知道,性格急躁易怒,跟我閨蜜一個樣兒。我閨蜜也是個急性子,總是催促她兒子做事快一點。而且,她脾氣急躁,動不動就發火,兒子在她的影響下也是如此。但孩子既然已經這樣了,想改就得花些心思。那麼,孩子急躁易怒,家長如何幫他控制情緒?其實,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警惕孩子有神經系統疾病
    原標題: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警惕孩子有神經系統疾病   指導專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口腔科陳亦陽主任   很多新媽媽以為,小寶寶的成長軌跡會如同量表一樣,一點偏差都會焦慮不已。身高體重這些顯而易見的指標偏差已經很讓人抓狂了,而如果語言發育延遲,做媽媽的心理負荷會有多重?
  • 上幼兒園大班的5歲孩子要進行體檢了登記表要填寫家長數項個人信息?
    自家孩子今年5歲,正上幼兒園大班,而每到孩子要體檢的時候,都要填寫一些與體檢無關的家庭信息。這令王先生有些費解:過多地填寫個人信息,是否會造成信息洩露呢,這樣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孩子體檢家長需提交數項個人信息10日上午,王先生接受新文化(300336,股吧)報·ZAKER吉林記者採訪時表示,同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到轄區內的幼兒園給孩子做體檢,體檢一年一次是免費的。「給孩子做體檢是好事,也給家長省事。但是每次孩子體檢都要填寫好幾張表格,裡面涉及到填寫家長的身份證號、電話號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
  • 兩歲小孩被勒脖窒息而亡,家長痛哭:「都怪這件衣服!」
    1月11日晚9時許,廣西柳州市潭中西路與西環路交會處某小區內,一名兩歲小女孩在家中玩耍時,被衣服勒住脖子窒息。家長發現後,立即把她就近送往醫院搶救。可惜,經醫護人員一個多小時搶救,奇蹟沒有發生。當晚,夫妻倆在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孩子則在家中玩耍。當時,小女兒身上穿著一件連帽的棉衣,但不知怎麼回事,後面帽子勾住了旁邊的電動車把手,可能身體失去平衡,而脖子又被衣領死死勒住。家長發現這一突發狀況時,孩子已經不省人事,於是慌忙將孩子抱到醫院搶救。
  • 你總是抱怨孩子懶惰,什麼也不會做,問題是你有讓他做過嗎?
    他兩歲多點,半夜想小便,那晚我睡得昏昏沉沉,就讓他自己去,他說害怕,我就讓他打開燈,我躺在床上等他回來,他趔趔趄趄起來,趁著外面燈光,開燈,然後去完又回來,關燈,我把他大大表揚一番,贊他勇敢。從此以後上廁所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最多喊我一聲,我知道他是給自己壯膽,我總是應他一聲,後來再大點,就告訴他不用喊我自己去就好了。
  • 「不會」變成了孩子嘴裡的口頭禪,家長要學會這幾點
    你能幫我拆開嗎?」媽媽說:「你都這麼大了,一包薯片你自己拆不開嘛!」可可說:「我不會。」媽媽生氣地說:「你有沒有試過,你就說自己不會?」可是可可還是沒有動。媽媽就拿著可可的手,抓著薯片包裝一把撕開了。    首先,當孩子說「不會」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接納孩子,允許他這麼說。千萬不要說「怎麼連這個都不會?」這種話。
  • 寶寶體檢很重要,正確的檢查時間表,還有多少家長不知道
    有一些隱藏的問題我們也可以通過高科技的儀器來發現,所以說,定期帶寶寶體檢,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寶寶體驗都需要注意什麼吧!    體檢時間表  寶寶第一次體檢,就是滿月檢了;滿月檢後到6個月的期間,每個月其實都應該做次檢查;6-12月期間每兩個月檢查一次;1-2歲的寶寶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檢查
  • 2歲孩子喜歡跑跑跳跳走不停?「行走敏感期」到了,家長這麼做
    然而開始進入了行走敏感期,該敏感期不會一直陪伴孩子,但是從幾個月大的時候開始,這個敏感期會伴隨孩子一直持續到2歲左右。所以,我們會發現一歲左右的寶寶非常喜歡蹬腿,這是他們在適應行動的過程,而等到孩子長大一點兒了,他們會傾向於在地上爬、走,等到熟練掌握走路本領時,孩子們會瘋狂的進行「實驗」,增加跑、跳行為的頻率。二、如何幫助孩子度過「行走敏感期」?
  • 「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恐怖?這份「保命指南」幫您輕鬆面對
    初為人母,我們都被懷裡這個軟糯的小肉團萌化了,天下怎麼會有如此可愛的寶寶,可是到了寶貝兩歲時,一切都變了,萌只是偶爾,更多時候是「可怕」。每天心中都要默念「親生的,親生的」……孩子每天摔東西,發脾氣,大哭大鬧,搞破壞甚至打人等等。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什麼是「可怕的兩歲」?
  • 孩子發脾氣時,高情商家長都會這樣做,效果好
    當亮亮從學校回家時,他看起來很生氣,徑直回到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關上了門。客廳裡的媽媽看到不高興。她開始對著亮亮的房間大喊:「家裡的門是用來讓你摔的嗎?這麼大的人怎麼什麼都不懂?」「門壞了嗎?這不好好地!」回到亮亮「那也不能摔。孩子怎麼了?
  • 孩子一句話,他就整了個「太陽地球和月亮」,高能家長...
    馬興江告訴兒子,不用再問了,過幾天給他做個「三球儀」出來,讓他徹底學明白。就這樣,馬興江經過一晚上構思,第二天便繪製出來一張草圖,只要把相應的配件買到,「我們家就會有太陽、地球和月亮,想讓它什麼時間轉就什麼時間轉。」兒子聽得興奮不已。通過網絡購買配件,找來裝修時剩下的舊木材料,幾天工夫,「三球儀」的大架立起來了。
  • 寶寶大腦發育有3個「黃金階段」,家長要幫孩子打開「智慧開關」
    當孩子到了兩歲左右,腦容量已經達到了成年人的75%到80%,在七歲左右,基本就發育成熟了。文/全能辣媽(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一個人聰明與否,不僅僅與遺傳和基因相關,還與父母后天的培養以及教育有著分不開的聯繫。而大腦發育是具有「階段性」的,所以要想讓自己孩子變得聰明,家長的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 家長如何看懂體檢表數據
    個子矮的孩子是因為「長在後面」嗎?  就這些家長們一知半解的問題,錢報記者本周請教了多位專家,很多答案出人意料。  視力5.0以下就算近視?  許多家長都認為,孩子體檢視力低於5.0就算近視,但其實「視力下降不能和近視劃等號」。
  • 孩子很懶惰怎麼辦?寶媽這樣做,你的寶寶會更勤奮呦
    很多寶媽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有一個困惑,為什麼我這麼勤奮的一個人,生出來的孩子這麼「好吃懶做」呢?其實,也許就是因為寶媽太勤勞了,幫寶寶完成了很多事情,所以使得寶寶過於依賴媽媽,在遇到事情時,不想去自己做,總是覺得媽媽會幫自己完成。這樣長期以來,是很不利於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的。
  • 網友批《小豬佩奇》稱孩子學豬叫 家長:動物歧視?
    近日,一則網帖引發熱議,發帖者稱,寶寶沉迷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常模仿其中的小豬跳床、跳沙發、跳泥坑、跳水坑,還天天學豬叫,學了一年多。一時間,此貼引起許多家長共鳴,甚至直呼動畫片「有毒」:孩子常沉迷於動畫片情節,模仿角色行為,看到相關玩具就「走不動路」。
  • 孩子夢到自己從高處墜落是咋回事?原理很簡單,家長應該這麼做
    當媽那些事兒孩子夢到自己從高處墜落是咋回事?原理很簡單,家長應該這麼做你家寶寶平日裡經常做夢嗎?夢境在很多人的眼中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平日裡和別人談論夢境,很多人都能撤出一套神神鬼鬼的理論,其中很多都是封建迷信,並不值得大家研究。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自閉症?
    最簡單和有效的就是反覆跟他講眼前的事,起床啦,穿衣服啦,洗臉洗手啦、吃飯喝水……要選擇正在做的,或者寶寶正在注意的事情。比如餵寶寶吃蘋果時,就可以說「蘋果」;或者用一個短語「這是蘋果」。總之,做什麼,見什麼,就跟孩子說什麼。這樣做的效果可能一時看不出來,但等孩子長到1歲左右,該學說話的時候,父母就會發現,他已能理解很多話,並會在父母照料他的時候,按照大人的指點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