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吃睡鼠」偷吃鳥食變胖好幾圈,卡在餵鳥器裡出不來,呼呼大睡

2021-01-08 國際萬花筒

英國一隻貪吃的睡鼠鑽進餵鳥器,在裡面美餐一頓。結果因吃得太多,變「肥」好幾圈,困在裡面無法逃脫。

據《太陽報》報導,今年72歲的謝麗爾·海文斯(Cheryl Hewins)家住懷特島文特諾(Ventnor),她在把這隻小東西從花園裡的餵食器中解救出來之前,還打電話諮詢了專家。「我很驚訝地發現它坐在我的餵鳥器裡,它一定是在那兒呆了一整晚,吃得太多了,出不來。」謝麗爾說。

專家稱,這隻睡鼠正在為冬眠囤積脂肪,「謝麗爾在餵鳥器裡發現它後,有點驚慌。她給我發了照片,看到照片時,我簡直不敢相信。看起來有些搞笑。」專家說。

睡鼠屬齧齒目,睡鼠科,外形頗似鼠科動物,因有冬眠習性而得名。它們天黑後出來活動,以果實和堅果為食。它們不像其他的嚙齒類動物那樣儲存食物過冬,而是儘量地多吃東西以儲存脂肪過冬。在冬眠期間,睡鼠的體重會減輕近一半,體溫隨之下降,呼吸也減慢。(文/四筒)

相關焦點

  • 貪吃睡鼠爬入餵鳥器覓食 吃太胖出不來頗為尷尬
    一隻貪婪的睡鼠在爬進餵鳥器後被卡在了裡面。它吃得太多了,以至於胖得出不來。72歲的Cheryl Hewins在自己的餵鳥器中看到這隻睡鼠十分吃驚,當時睡鼠由於體型過胖無法從狹窄的管道中出來。這隻飢餓的齧齒動物吃了太多的小米和葵花子,導致胃部膨脹,被卡在餵鳥器中大約2個半小時,Cheryl最終設法將其救出。一隻貪婪的睡鼠在爬進餵鳥器後被卡在了裡面。它吃得太多了,以至於胖得出不來。72歲的Cheryl Hewins在自己的餵鳥器中看到這隻睡鼠十分吃驚,當時睡鼠由於體型過胖無法從狹窄的管道中出來。
  • 英一隻睡鼠闖進餵鳥器偷食,卻由於大飲大食,肚子太膨脹被困籠中
    而近日在英國南部一位居民的花園中,Cheryl Hewins就發現一件動物趣事:一隻睡鼠闖進餵鳥器偷食,卻由於這隻睡鼠太貪婪,變得大飲大食,讓睡鼠的肚子太膨脹,讓睡鼠被困籠中。據Cheryl Hewins介紹:在其花園中的塑料圓筒狀餵鳥器,裡面放有很多穀子等植物食物,是為了方便鳥尋找食物,而這隻睡鼠被食物吸引,更是暴飲暴食,將肚子吃得滾圓,最後導致這隻睡鼠無法鑽出圓形的出口。
  • 美國蠢萌松鼠偷吃餵鳥器中種子被「整蠱」
    一隻可憐的松鼠在餵鳥器的頂部爬行,想要偷吃餵食盤裡面的種子。但是,為了防止這些「煩人的偷吃客」吃光鳥食,附近的居民們都給自家餵鳥器塗上了油。因此,在餵鳥器上的松鼠站都站不住,不停地往下滑,模樣滑稽,讓人忍俊不禁。視頻顯示,這隻灰色的松鼠孤注一擲地在塗滿油的餵鳥器杆上不斷地爬,決意要吃到餵鳥器上掛著的一盤種子。
  • 他在樓頂安裝餵鳥器 請鳥兒來「做客」
    > [新聞頁-臺海網] ■林慶鑫安裝餵鳥器並投放鳥食 臺海網9月23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在集美區錦園社區,居民林慶鑫家有五層樓,因為經常有鳥兒來「拜訪」,於是,他乾脆在樓頂安裝一個餵鳥器,並投放鳥食,以此來招待「做客」的鳥兒。 近日,記者在錦園社區走訪時發現,社區居民大多愛鳥,社區裡甚至還流傳著一個「鳥屎運」的故事。
  • 雪後鳥覓食困難 大慶志願者製作餵鳥器助鳥兒過冬
    東北網1月11日訊 近日,大慶市迎來了幾場降雪,大地銀裝素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樂趣。但是,有些小動物們卻為此感到煩惱。「平時家中使用過的塑料瓶都不會隨意丟掉,都收集起來,進行廢物再利用,盡最大可能發揮它的用處,這次聽說要製作餵鳥器,就把家中的所有塑料瓶都拿來了,」志願者王女士說。  據了解,為了製作這些餵鳥器,志願者們提前做了很多「功課」,他們請教了動物專家,上網搜集了相關資料,邀請有經驗的志願者幫忙,為了製作出一款實用的餵鳥器,總是反覆實驗,盡最大的努力達到使用效果。
  • 廢物利用:教你手工自製野外鳥食投餵器,讓鳥兒不再挨餓!
    今年春天邀請一些訪客到你的後院參觀這些DIY的鳥食投餵器, 天氣剛剛開始暖和,但一些鳥類的天然來源的食物可能不是完全可用。 為什麼不幫助它們手工製作一個餵鳥器呢?我們受到塑料瓶製成的DIY的鳥食,但對於一個更現代和清潔我們使用這些空管子。
  • 聰明小浣熊設法擰開餵鳥器成功盜取美食
    【環球網綜合報導】一隻聰明浣熊靠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打開一個餵養鳥的主人為避免其它動物靠近而設置的餵鳥器,並最後成功獲取到了美食。這個過程恰好被拍攝下來。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7日報導,視頻中,這隻機靈的浣熊在抓到餵鳥器底部之前,順著杆子在往上爬。在「作案」過程中,浣熊展示了一番雜技秀,從一邊晃到另一邊。
  • 美國老人巧用彈簧玩具防止松鼠爬餵鳥器偷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0日報導,近日,美國肯塔基州的老人簡•西姆斯•卡特龍(Jan Siems Catron)巧妙地利用彈簧玩具保護花園中的餵鳥器,防止松鼠偷食。隨後,簡在社交平臺「臉譜」上傳視頻展示自己的作品,目前該視頻點擊率已經超過3500萬次。
  • 車給鵝讓路,人餵鳥犯法,這很加拿大
    安大略湖水天一色,防波堤內,水波不興,好一派加拿大生活的歲月靜好啊。 歲月靜好沒看夠?想看鳥兒們的愛情故事?世上最優雅的鳥兒——天鵝就得下海粉墨登場了。 水不在大,有天鵝就仙,有愛情故事當中的天鵝,更仙。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加拿大的鳥兒仙是仙,也得吃喝拉撒不是?
  • 多多餵鳥,你會發現這裡有找不到的快樂
    自己餵鳥的經歷,可以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可能都大不相同,這一點來說,可能別人的發生的故事,就在於各不相同。第一次餵鳥,可能是非常的膽怯,因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讓鳥兒吃到,自己去餵鳥,看哪裡有麻雀多一點。
  • 靛頦鳥怎麼開食?
    最近很多網友在微信公眾號的後臺上諮詢,靛頦鳥食如何開食,那麼今天開元寵食集團的小編就詳細的和大家說一下,新得到的靛頦鳥應該如何開食,有所的不對的地方或者有那些更好的方法,希望看到文章的各位前輩指點。指點的前輩可以直接微信公眾號或者網站留言。
  • 購米餵鳥 節儉太婆「出手闊綽」
    9月7日,記者採訪得知, 這位慈祥、 和藹的82歲太婆鄧碧清從20多年前就開始餵鳥,並影響著身邊的人。經常餵鳥 82歲太婆樂此不疲7月19日20時10分, 網友「churentoudi」 在三國源論壇發布了一幅圖片, 在暖陽的照射下, 一名老人手提布袋沿著河堤走廊慢慢行走, 一邊走一邊將一把把潔白的大米擺放在走廊護欄上。
  • 低成本的積累福報方法:餵鳥餵螞蟻與救護動物而改變命運的事跡
    有一個方法,可以積累陰德、福報資糧,即餵鳥、餵螞蟻等,按照業力的法則,你為動物昆蟲提供了飲食,做了布施,你以後的善報是飲食豐足。且因為以食物養活了它們,使生命得以延續,形體不壞,氣力增長,你也會健康長壽、相貌端正堅固,體力強盛,身心安穩,不為衣食謀生而憂愁。
  • 這種鳥頭上竟長著一束稻草般的羽毛!但卻有3個國家將其奉為國鳥
    能被一個國家奉為國鳥,這種鳥必定非常珍貴,或者是特別有意思。那如果被3個國家同時奉為國鳥的鳥兒呢?這種鳥頭上竟長著一束稻草般的羽毛!但卻有3個國家將其奉為國鳥。 1.「不羈的髮型!」更為滑稽的是,這些傢伙有時居然會跑到當地農民的田地裡,去偷吃穀物之類的農作物。看來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它們那國鳥的高貴身份,似乎也不想要了! 3.「為何能成為國鳥?」灰冠鶴原本是一種生活在非洲的鳥類。烏幹達、盧安達和坦尚尼亞3個國家,都將其奉為了國鳥。
  • 《香蜜》當葡萄遇見鳥:我們做果子的,自然是不會跟鳥一般見識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香蜜》中錦覓和旭鳳的初遇,當葡萄遇見鳥,有怎樣的故事發生呢?「這是什麼呀?黑乎乎的。」「這是鳥。」「我看見了一朵鳥誒。」面對連翹的用詞不當,錦覓連忙說,鳥是講只的。 只是眼前的這隻鳥,黑乎乎的,錦覓斷定它是一隻烏鴉;這隻烏鴉除了臭臭的,還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 國際丨隔離期還不老實?巴西總統餵鳥時被咬傷
    瀏覽器不支持本視頻的播放
  • 這個寒冬,和張繼科一起「雲餵鳥」
    消息一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00元、200元、30元、50元、1000元……善款不斷湧來。 據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徐立強介紹,短短一上午就募集資金突破1萬元,這其中,還有一份來自青島小哥桌球運動員張繼科的愛心。
  • 野外餵鳥,不小心捏到它腳趾,它還會喜歡我嗎
    野外餵鳥,不小心捏到它腳趾,它還會喜歡我嗎 2021-01-12 21:49 來源:輕鬆休閒一小下
  • 成語「勞燕分飛」中2種鳥,一種是燕子,另一種鳥兒是什麼?
    在這個成語裡其中有一種鳥兒就是指燕子,這個估計大家都已經猜到了,但是那一種鳥兒是什麼呢?「勞燕分飛」裡面的另外一種鳥兒就是「勞」了,而所謂的「勞」就是「伯勞」。燕子大家都聽說過,估計也都見過,其實現在城市裡的新一代的小孩子很多都不曾見過燕子了,只有在課本和網絡上見到燕子的圖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