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人,特別是上班族,特別喜歡點外賣吃,方便是方便了,可是這些外賣真的衛生嗎?
杜先生,6月5號點了一份外賣,他在吃了將近三分之一後,發現有個條狀的物體,他以為是海帶絲就咬了一口,咬了之後,發現口感和色澤都不對,並且他點的是肉末茄子飯,怎麼會有條海帶絲?在細心看過之後,他發現原來是老鼠尾巴,他快厭惡死了,差點把飯都吐出來了。
杜先生像點飯的渠道,以及食藥監局投訴,他表明,渠道現在補償1000元左右。接下來期望店家認錯,並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處分。
他還說,食物藥監局也在查詢,成果還沒出來,食藥監局稱,了解這個狀況後,工作人員對店家進行了執法檢查,當事人現已把事物扔掉了,現在正在進一步查詢取證,餓了麼渠道表明,涉事店家於今年三四月上線,營業執照、許可證以及衛生許可證等證件完全。但就此事,已對店家進行整理並下架,能否重新上線還需等待查詢成果。
大家或許沒有看過廚房的後臺,其實許多廚房的衛生狀況令人擔憂。
是的,這是廚房,並不是垃圾站,儘管看起來很像。並且,在這種環境下做出的食物,很可能就擺在你家的餐桌上,和你的工作桌上。這些,就是被查辦的外賣「黑作坊」。
拿出手機點個外賣,早就是稀鬆平常的事了,但是正因為外賣的普及,很多人也盯上了這塊商場,想藉此走捷徑。租間房子,再破都沒聯繫,只需能煮飯就行,然後找個外賣渠道,就可以高高興興地掙錢了——這就是黑作坊們的心路歷程。
至於環境是不是衛生,做出的食物是不是安全,會不會要挾到消費者的健康,他們才不在意。而黑作坊們如此放肆,除了是欺壓消費者無法實地勘測外,還有一個重要理由,那就是有人自動「相助」。
陽光後廚,讓黑作坊無處遁定
應對黑作坊外賣,並非沒有辦法。
在去年的12月19日,北京市食藥監局舉行網絡訂餐渠道自律共建聯盟「陽光餐飲」工程推動現場會,1500多家餐飲企業在網絡訂餐渠道上團體露臉,對後廚進行直播。
也就是說,消費者通過點餐APP,就能看到自己的飯菜是怎樣被後廚做出來的了。而陽光後廚除了能讓消費者看到飯菜製造的進程,還可以讓消費者由此監督後廚的衛生狀況、職工操作是否契合規範等方面,由此,消費者天然更加安心,一起,也要求企業有必要更加自律。
現在,北京餐飲效勞單位正在加快推動「陽光餐飲」工程建造,已達到「陽光餐飲」工程規範的餐飲效勞單位約2.1萬餘家,從事網絡訂餐活動的餐飲單位將連續註冊網絡渠道後廚直播。而現在註冊的這1500家後廚直播商家,只是第一批,後續不只將有更多的商家參加進來,也將有更多的城市參加陽光後廚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