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車市赴港上市 被指是戰略防禦

2021-01-16 中國金融信息網

在汽車銷量下滑的大背景下,汽車垂直媒體也難獨善其身。號稱「中國汽車新媒體平臺第一股」的網上車市即將於1月15日正式登陸港交所。但查閱網上車市的招股書可以發現,其披露的1120萬日活用戶中包含了900萬的第三方訪客,95%以上的營收來自具有較強議價能力的廣告代理商。

易觀汽車行業分析師陳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網上車市選擇上市或是一種戰略防禦,在現有的市場格局下,想實現戰略進攻較難。」

第三方訪客佔比過高

公開資料顯示,網上車市是一家提供汽車資訊的線上汽車新媒體平臺,將內部創作團隊製作的汽車資訊發布於集團自有平臺及超過1000家業務合作夥伴平臺上,通過廣泛分布的資訊獲得高用戶流量,從而吸引汽車廣告商使用其廣告服務。

網上車市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網上車市的營收分別為1.18億元、1.58億元、1.78億元、5889萬元。其中,線上廣告服務產生的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超過了95%。

但網上車市並沒有像汽車之家那樣,將行業內通用的向汽車經銷商和4S店等提供「銷售線索」的收入在財報中單列。「沒有單列的原因可能是,現階段,主機廠和4S店對平臺還不太認同,因此這塊業務量很小,這屬於公司上市前美化數字資產的一個手段。」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網上車市自稱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於中國所有汽車新媒體平臺中排名第一,所有發布渠道的平均每日獨立訪客約為1120萬人。但招股書中顯示,這其中有900萬是第三方訪客。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第三方訪客佔比過高不一定是好事,這意味著網上車市在流量獲取上可能會面臨被別人卡脖子的情況。」

網上車市在招股書中表示,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三個年度以及2020年6月30日六個月,其已分別在628個、627個、1019個及1043個業務合作夥伴平臺上發布汽車信息。然而,網上車市無法保證維持與業務合作夥伴的業務關係。此外,網上車市與業務合作夥伴的合作並非獨家。如果網上車市未能維持現有業務關係或吸引新業務合作夥伴,其覆蓋及獲得廣大用戶群的途徑將受到限制,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或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網站資訊更新不及時

對於用戶而言,無論是買車、賣車還是單純的興趣瀏覽,都需要平臺上有大量高質量內容。對於平臺而言,內容的價值在於拉新以及留存用戶,論壇社區則可以增加用戶的黏性,以此形成的平臺高流量不但可以吸引廣告主,也會對平臺中的商城、購車等帶來轉化。

1月12日,記者從網上車市北京地區首頁點擊進入新能源車頻道頁面,發現在醒目的焦點圖上一共有6篇滾動新聞,但點擊進去後發現這些都已是「舊聞」,最早一篇圖文的發布日期是2018年10月22日,最近的則是2019年8月份,距今也已經快半年。而焦點圖下面的資訊列表最近更新的文章時間是2021年1月5日。

對此,陳堅表示:「網上車市的商業模式還是為人們買車提供信息服務、進而吸引廠家投放。用戶對汽車內容的實用性、專業性和及時性關注度會非常高。現在主機廠的產品更新速度、創新步伐較快,那麼對應的資訊原創數量和質量應該進行匹配。如果內容數量和質量欠缺,用戶體驗就會下滑,點擊率會下滑,某種程度上來說,用戶構成的數字資產就會下滑,這就會導致平臺不太可能為品牌提供更為精準的用戶畫像、幫助汽車品牌開展定製營銷、提升存量時代的品牌競爭力,最終會影響客戶投放。因此,經營用戶是重中之重。」

能靠上市彎道超車嗎?

在現有的市場格局中,易車已經私有化,1月11日,易車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有重新上市的想法,但不會那麼快。」而汽車之家被傳正準備赴港二次上市,此外,頭條旗下的懂車帝也發展迅猛。未來汽車垂直類媒體的競爭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網上車市能夠依靠上市實現彎道超車嗎?

「短期不會有明顯變化,依舊是汽車之家、易車等佔據優勢,畢竟用戶心智和壁壘較難攻破。但未來,競爭格局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 陳堅表示。

那麼,哪些企業最終會勝出?

陳堅稱:「第一,內容豐富、質量高、及時性好的網站,這些網站吸引了大量用戶,已經打造了重要的用戶壁壘和用戶忠誠度,可以實現長遠發展;第二,背靠大企業的汽車媒體,融資較為充足,可以實現戰略擴張和業務的多元化,也可以投入更多營銷資源實現戰略防禦;第三,業務較為多元化的企業,比如除了看車、選車,圍繞相關產業鏈打造的汽車金融、汽車商城等,可以提升用戶頁面瀏覽時長,豐富用戶體驗,降低用戶不同平臺之間的轉換和學習成本。」

「此外,如果平臺能背靠擁有巨大流量入口的『大樹』,後期實現用戶精細化運營,不排除有大獲成功的可能。」 陳堅表示。

對於網上車市存在的外部流量佔比過高以及網站更新不及時等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多次聯繫公司,但截至發稿,沒有收到回復。

相關焦點

  • B站3月赴港二次上市?
    1月14日,據媒體報導,B站已經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請,計劃3月在港上市,報導稱,B站上市時間或在3月,融資規模由20億美元加碼至25億-30億美元,預計在未來2個月內完成交易。2018年B站首次上市時整體募資規模僅4.83億美元,此次上市融資規模直線飆升,足見其近年成長速度及資本市場的看好程度。 在破圈的路上,B站虧損程度成倍增長,根據其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B站淨虧損為11億元,較上年同期擴大171%,虧損額已經接近長視頻平臺中最為燒錢的愛奇藝,而虧損大幅擴大的原因在於不斷攀升的運營支出。
  • 2019年最後一天,赴港上市房企們被潑了一盆涼水
    2019年年末的最後一天,欲赴港上市的房企們被潑了一盆涼水。12月27日晚間,港交所發布監管者公告,宣布自2019年12月31日上午9時起,新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新昌集團」)的上市地位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予以取消。港交所公告稱,新昌集團的股份自2017年4月3日起已暫停買賣。
  • 第三批集採8月20日開標;京東健康據傳或赴港上市;博邁醫療完成數...
    《科創板日報》(特約記者 朱潔琰)訊,本周(7月27日至8月1日),醫藥行業投融重要事件包括:第三批集採8月20日開標,56個品種入圍;京東健康據傳或赴港上市,擬募資10億美元;博邁醫療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高瓴創投領投。
  • AC早報丨兔師傅與鄭州交通廣播戰略合作;滴滴2021年赴港IPO 估值...
    【早報摘要】  1、兔師傅與鄭州交通廣播籤訂全面合作協議  2、首家回用件循環利用分揀試點廣州啟動  3、12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60.7%  4、2020年新能源行業披露融資總額首次突破千億  5、滴滴計劃於2021年赴港
  • 消息人士稱唯品會年內將赴港二次上市
    1月14日晚間,有外媒援引兩位消息人士稱,唯品會計劃2021年下半年赴港二次上市,並已啟動相關工作。據消息人士透露,唯品會已委託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三家投資銀行負責上市輔導。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唯品會可能拿出5%至10%的股份在香港上市,最高融資20億美元。
  • 同修仁德,科技築夢——同仁堂科技赴港上市二十周年回望
    2000年的金秋10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分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科技」)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上市,創立了同仁堂模式,經過「黃金十年」的發展,同仁堂科技轉入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13年,同仁堂科技又成功分拆子公司同仁堂國藥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中部地區物管龍頭——建業新生活赴港敲鐘
    截至2020年4月底,港股上市企業總市值達3300億港元,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365億元人民幣。其中,市值最高的碧桂園服務近千億港元,雅生活服務和保利物業市值分別為569億港元、454億港元,位列二、三名。16家企業市值較上市首日實現增長,其中,8家企業市值翻倍。同時,九成企業市盈率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可見,物業資本風頭強勁。
  • 多益網絡披露赴港招股說明書 2017年淨利潤逾10億元
    公司稱,赴港上市是為了加快擴張計劃的集資活動,以及考慮到在具有更廣泛國際投資者基礎的交易所上市的優勢。  公司招股書透露,未來公司將繼續開發好的遊戲產品,提高效率和變現能力,加強技術基礎設施,尋求投資和戰略合作機會,培養人才等。
  • 【獵雲早報】愛奇藝擬赴港上市;傳TikTok與微軟的談判可能無法達成...
    騰訊音樂Q2營收人民幣69.3億元,與環球音樂續籤多年期戰略協議@36氪 8月11日美股盤後,騰訊音樂發布2020年第二季財報。本季度,騰訊音樂營收為人民幣69.3億元,同比增長17.5%,高於彭博一致預期的68.71億元;GAAP下淨利潤9.39億元,高於彭博一致預期9.08億元。
  • 小米上市或順延至7月中旬 時間表未有太大變動
    最近這段時間,小米上市的問題一直都是許多人所關注的事情,而有消息稱,小米上市已經要順延到七月份了,這是真的嗎?來讓小編告訴你答案吧。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小米內地香港兩地上市成定局,繼通過聯交所上市聆訊,證監會證實,小米已申請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勢成首家「同股不同權(WVR)」港股+ CDR同期上市股份。
  • 昨夜今晨:快手或於明年1月赴港上市 回應永久封殺辛巴消息不屬實
    傳快手將於明年1月份赴港上市據新浪網報導,據南華早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快手計劃最快於明年1月底在港交所上市。知情人士稱,明年1月中旬,上市委員會將對快手的IPO申請進行聽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該公司股票可能在1月底前上市交易。消息人士拒絕透露快手IPO的規模。
  • 新經濟企業扎堆IPO,2021年或再迎上市熱潮?
    隨著中概股回歸熱潮延續,2021年也將有更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二次上市。 展望2021年,上市熱潮或依舊持續,知名網際網路公司雲集。 一、快手:計劃2月第一周上市,目標估值500億美元 2021年伊始,港交所將迎來首家重磅新經濟公司快手的IPO。
  • 《傳聞》中國東北醫藥零售商金天集團赴港上市,CVC將減持股份
    《傳聞》市場消息指出,中國東北地區醫藥和醫療保健產品零售分銷商金天集團(Asia Health Century International)計劃下月在港上市集資
  • 早訊丨華興回應赴港IPO傳言;蘭亭集勢Q4淨虧損350萬美元
    對此,發布方之一的長城戰略諮詢總經理、副所長武文生澄清稱,以上榜單的發布屬於公共信息服務,並非由政府認定,與政府決策屬於兩個層面。香港擬允許尚未創收的生物技術公司在港上市3月23日消息,據財聯社報導,香港證券交易所正加緊努力允許尚未實現收入的生物技術公司在港上市,預計將在4月底前敲定該規則,成為繼納斯達克之後第二家採取這一規則的交易所。各生物技術公司也紛紛準備搶佔先機。
  • 徐悲鴻《駿馬圖》有望赴港展出 助推奧運
    中廣網香港3月20日消息(記者吳新偉)徐悲鴻《駿馬圖》有望赴港展出 助推奧運。    據了解,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曾蔭權前日在北京拜會原文化部部長孫家正時提到趁香港協辦奧運馬術比賽的盛事期間,希望今年內再安排相關的國寶級文物在港展覽,得到文化部積極回應,而據消息透露,與「馬」有關的展品,例如徐悲鴻的《駿馬圖軸》等,將會是其中一個考慮。
  • 汽車行業風生水起 解讀中級車市「流行元素」
    汽車行業風生水起 解讀中級車市「流行元素」 2008年08月18日 11: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文化,指的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像舞蹈,非物質的產品能夠成為潮流象徵之一,那像汽車,這樣的物質產品就更能流行起來。只不過,物質產品總也免不了各種因素的限制,所以,流行的速度頗慢,但車界也有堅定的標杆車型,一路走在最前端。通過調查各種消費需求、積累成敗經驗,不做車界「弄潮兒」誓不罷休。這股執著的拼勁一如大眾及其造車理念。
  • 赴港產子婦女壓死滿月兒子[圖]
    一名赴港產子、持雙程來港的內地婦,與丈夫及剛出生兒子擠住僅數十平方呎(英尺)的板間房,12日晚男戶主收工返家,發現妻子疑壓住剛滿月兒子熟睡,令其窒息,男嬰氣息全無送院,搶救後終不治,警方初步相信是一宗家居意外,但母親涉藏吸毒工具被捕。  十平方呎無法再放置嬰兒床  疑慘遭同床母親壓死男嬰,剛於上月7日才出生。
  • 3月上半月車市大事記丨疫情下的海外車市/國內車市2月跌80%
    3月,疫情在國內正逐步好轉,全國大部分地區正有序復工復產,終端車市也逐步回暖;然而,疫情在國外卻開始大肆蔓延。目前,受疫情影響,歐洲、印度、美國、墨西哥等市場預計本月產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我們分國際和國內兩大板塊,就3月上半月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做以下盤點、梳理。
  • 汽車行業風生水起 解讀中級車市"流行元素"
    文化,指的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像舞蹈,非物質的產品能夠成為潮流象徵之一,那像汽車,這樣的物質產品就更能流行起來。只不過,物質產品總也免不了各種因素的限制,所以,流行的速度頗慢,但車界也有堅定的標杆車型,一路走在最前端。通過調查各種消費需求、積累成敗經驗,不做車界「弄潮兒」誓不罷休。這股執著的拼勁一如大眾及其造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