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在當今的社會中,一定有很多的年輕人,不滿意自己的職場生活。很多人都有創業的想法。但是創業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尤其是一個人創業,就更加的艱難。所以經常有人在自己創業的時候,總想要拉著自己的小夥伴和自己一起創業。
然而,在現實的生活中,你應該總會聽到這樣一句忠告:別和朋友合夥做生意!不管是家裡的老人,還是商場中的前輩,總會有這樣一句叮囑。很多人不能理解這句話,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創業,為了彼此共同的理想而奮鬥,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反對,為什麼所有人都勸自己不要這樣做?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因為在你和朋友在一起創業的時候,需要面對的不光是夢想,還有利益。一邊是自己的朋友,一邊是公司股東,一邊是金錢、利益,一邊是友情。這幾者之間,究竟該如何去平衡,其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即便很多人覺得,自己和朋友不會計較那麼多,但是最終往往都會敗給現實。
其實,說到和朋友一起做生意,新東方的俞敏洪是最有發言權的。新東方從一個家族企業,到後來俞敏洪的朋友們加入,再到如今新生力量、新鮮血液的注入,這期間的過程,有多麼心酸和艱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當然,並不是否認這些人的價值,俞敏洪曾經說過,如果新東方從一開始,就是用一些外來人,那麼可能就發展不到今天。
新東方成立之初,幾乎所有的職員都是俞敏洪的家族成員,包括了他的姐姐、姐夫等等,公司不需要去過於的管理,自己家的人做事情,也不會跟你去斤斤計較。但是,隨著新東方的規模開始不斷變大之後,這樣的家族企業的缺陷,就會完全的顯現出來:不便管理。
於是,俞敏洪清理了家族成員,開始引入外來人才。而這些引入的外來人才中,有很多是俞敏洪的同學、朋友。他們之所以會來到新東方,也是因為和俞敏洪之間的情分。但是,俞敏洪明白,雖然他們和自己的關係不錯,但是絕不能陷入利益糾紛中去,一旦有了利益糾紛,所有的情分就會瓦解。
所以,當俞敏洪請回那些朋友來共同建立新東方的時候,就將各自的區域劃分得很清楚。這些人自己賺到的錢,自己花。這樣,就沒有了利益上的衝突,他們幫助俞敏洪發展企業,而俞敏洪幫助他們掙錢。這一點,他做到了人情與利益兼顧。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合夥創業的人,都很難做大這一點。
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大家都是朋友。但是一旦有了一路衝突之後,友誼就免談了。所以,在新東方改制的過程中,俞敏洪和徐小平等人出現了正面的利益衝突之後,矛盾開始被激發,而徐小平最終也被請出了董事會。俞敏洪這樣的做法,在徐小平的眼裡,可能不夠仗義,但這就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事實。
還有一點,那就是即便是關係再好的朋友,也會有觀念不一致的時候。當這個時候,就難免因為意見不合而出現爭執,最終大部分的結局都是不歡而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贊成朋友在一起合作做生意的原因!那麼,你們是如何看待,朋友合夥創業這件事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