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是當代很成功的一名企業家,他的成功受到很多青年創業者的追捧,俞敏洪也樂於跟喜歡他的人分享他的創業經歷,成功雖然不能複製,但可以在別人的經歷中總結出來一些有用的經驗也沒有什麼不好,有時我們迷茫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從哪裡可以獲得一些啟發,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向成功人士學習的原因。
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看一看別人跟自己的一些相同經歷或許就明白了一些道理,小編今天為什麼要說俞敏洪呢?因為他的出生足夠的草根,跟我們普通人是一樣的,所以他的經歷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更具有參考價值,我們會經常給自己找的一個藉口說自己的出生平凡,所以就不能像別人一樣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每個人他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價值,就看自己有沒有把它挖掘出來而已,真正影響人本身的是自己,而不是外在的環境,自己的潛意識裡沒有把自己束縛在某一個局限的範圍內就不會被任何的外在事物所限制,路是自己走出來的,能量也是自己給自己添加的,不要過多的期盼外在的協助力量。
一個人的價值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如果剛開始什麼樣到最後還是什麼樣那就沒有把自己的真正價值給體現出來,在追逐的過程中不管遭受到多少的懷疑,自己要都不能懷疑自己,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內心才會堅定不移,自己看清自己方向的時候才不會被外在的擾亂而變得迷茫。
其實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他具備了多少的條件,而是自己有沒有往那方面去努力,一個出生在貧寒農村家庭的俞敏洪也沒有因此而阻斷了他的前程,他反而更加的有活力,因為他知道如果不努力的話可能這輩子就只能在農村的這個局限地方,這或許就應驗了一個物極必反的道理,人的處境越糟糕想要改變命運的願望就會越強烈。
一個人的努力不是埋頭苦幹就行,還要擁有一定的智慧,想要擁有更多的智慧就離不開學習,學習是為了打開自己的思維,思維改變了智慧也就產生了,俞敏洪很早就知道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參加了三次高考,前兩次都落榜了,第三次高考時俞敏洪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不能像前兩次那樣,因為他知道不可能再有第四次了。
所以俞敏洪比前兩次更加的努力,最後的結果也確實沒有讓他失望,他原本的目標只是考一個師範院校將來當一名教師,結果他看到自己的成績可以報名到所有學子都夢寐以求的名校北大時,俞敏洪興奮了,這對於俞敏洪來說又是另外一個驚喜,北大這樣的高等學府不是一般人就可以上的,俞敏洪一下子就從人群中脫穎而出。
俞敏洪自己也感慨說,如果當初沒有那三次高考的經歷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知識改變命運的真理是永恆不變的,一個人的智慧永遠也不能脫離對於知識的學習,沒有知識哪來的智慧,俞敏洪不僅用知識改變了命運,還用知識找到了自信,自信才是一個人的一切原動力。
人有了自信之後做什麼事情都會有動力,自信源自於哪裡?源自於對自我的欣賞,源自於對自我的肯定,這種肯定它不是盲目的,而是一個人從一個階段跨入到另一個階段的一種成長收穫,在成長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和規則,在這些規則中突顯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這就是一個人自信的來源。
俞敏洪也說自己在沒有成功之前是一個很沒有自信的人,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敢去做,怕做不好會被別人取笑,喜歡的女孩也不敢過去跟人家去表白,怕表白了被拒絕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收場,所以當時的俞敏洪把自己的想法都埋藏在心裡,雖然看著同學們的所作所為他也很羨慕,但是承受不了打擊俞敏洪還是選擇默默的當一名旁觀者。
但俞敏洪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對內心想法的追求,他把自卑化為動力,開始閱讀大量的書籍,因為他很清楚來自己到學校來的目的,他因此而養成一個愛好閱讀的好習慣,從一些書籍中明白了很多的一些道理,就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找到了自己的自信,直到後面他成功的創業。
一個人不管去做什麼是不能沒有自信的,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己鼓勵自己;但同時自信又不是盲目的去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那樣就變成自負了,自信是知道自己還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善自己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自信的本身就是自己給自己的,而不是來自於外在的力量。
一個人有一個短暫的不自信也是好的,不自信的人也不是一無是處,而是很客觀地看待自己,就是知道自己跟別人有哪些差距或自己存在哪些缺點才會造成一個人有不自信的表現,但不能把這種不自信當作自己無所作為的藉口,而更應該要激起自己的鬥志,俞敏洪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一個真正自信的人是從不自信中慢慢建立起來。
沒有自卑過或覺得自己一直是個自信的人這樣的人多半都是自負的表現,一個自負的人也沒有比一個自卑的人好多少,過於自負很有可能會造成一些自己都無法彌補的過錯,自信不是誇大自己,也不是誇大別人 ,而是客觀地看待自己,也是客觀地看待別人,更要客觀地看待世界,也能包容更能作為。
建立自己的自信必須建立在自己認可的某種成績上,當然這種功績無外乎大小,俞敏洪從自卑到自信就是他從無到有的建立,剛開始跟人比感覺自己什麼都沒有肯定會有自卑的心理,當別人有的自己也有了的時候自信就開始建立起來,別人擁有的自己可以擁有更好的時候自信就是真正的體現了,自信是需要建立在自己的一些成績上的。
自信是始終與自己的功績相伴,沒有自信也就是自己沒有任何可以使自己認可的成績,所以一個人追逐功績的過程也就是建立自信的過程,沒有自信、沒有條件也不用怕,一切都是人為所可以做到的,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顆想去擁有的心,即便自己在一個很不好的處境也不能自己否定自己,自信就是對自我的一個小小認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