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不夠自信嗎
花個分鐘時間閱讀如何建立起自己的自信,這篇文章主要分為大部分,第一部分講解自信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講解自信的3大迷思,最後再分享如何培養自信心。
強者未必是勝利者,而勝利遲早都屬於有信心的人,這樣一個說法是美國橄欖球聯合會前主席,杜根所提出的。
換句話說,你若僅僅接受最好的,只要你有信心,最後得到的常常也會是最好的。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杜根定律」。傑克·韋爾奇是通用電氣公司前董事長,有世界第一CEO的美稱。他出生於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中。在父母結婚16年之後才有了這個獨生兒子,父親在波士頓一間鐵路公司上班,每天早出晚歸,因此母親就擔負起了培養孩子的責任。韋爾奇從母親那裡學到了三門很重要的功課,即坦率的溝通,面對現實以及主宰自己的命運,這是他母親一直堅持的人生理念。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在韋爾奇的企業管理生涯中,他將這種稟賦發揮得淋漓盡致。
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樹立起自信心。雖然到了成年韋爾奇還略帶口吃,但是母親說這不算什麼缺陷,只是頭腦的思維比說話速度快一點而已。結果,說話略帶口吃的毛病並未影響韋爾奇的發展,而事實上注意到這個弱點的人,大部分都對他產生了某種敬意。
身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部總裁的麥可很敬佩他,甚至開玩笑說:「他真有力量和效率,我真恨不得自己也有口吃。 」 後來,「自信」成了通用電氣公司的一個核心價值觀。韋爾奇表示:一切管理都是圍繞『自信』展開的。
1981年,韋爾奇成為通用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CEO。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的市值由過去的120億美元上漲到今天的超過2000億美元的價值,並且一至被公認為是管理最優秀與最受推崇的一家企業。一開始創辦Space X 和Tesla航太和電動車等公司,一直沒有人看好他會成功。不過他依然秉持著自己的信念,一直到現在大家都公認他是個最接近未來的人。
美國的哈佛大學進行了一次調查,一個人勝任一件事,有85%取決於他的態度,15%取決於他的智力。如果他自信,事情肯定會辦好。所以一個人的成敗取決於他是否自信,假如這個人是自卑,那自卑就會扼殺他的聰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在體育競技中,自古希臘以來,人們一直試圖達到4分鐘跑完一英裡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曾讓惡犬追趕奔跑者,也曾用汽車一直拖動自己,但始終沒人能實現它。於是,許多醫生、教練和運動員就斷言:人在4分鐘內跑一英裡的路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我們的骨骼結構不對頭,肺活量不夠,風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實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個人首先開創了用4分鐘跑完一英裡的紀錄,這個人就是羅傑.班尼斯特。更令人驚歎的是,在此之後的一年,又有300名運動員在4分鐘內跑完了一英裡的路程。他們相信自己,因為他們知道,既然羅傑能做到,他們同樣也能做得到。如果沒有自信,他們不可能創造奇蹟。
在實際生活中,一般人總喜歡說:「這不太好吧?我哪有這個能力?」這類話就是一種典型的缺乏信心的表現。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暗示,在潛意識中悄悄提醒自己不能勝任這份工作。這是一種前進的巨大阻力,更糟的是,你尚未意識到它的不良影響。所以當機會來臨時,就抓住它,一定要相信你可以勝任。對自己說,別人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大家一樣都是有手有腳,兩粒眼睛的人類啊。
同樣,作者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身邊的朋友都看不好我,說「你不要再浪費時間了,你寫的文章根本沒有人要看, 你不行的啦」雖然一路來頻受影響,不過還是有一些朋友一直支持鼓勵作者,所以作者選擇了堅信我可以。一直到現在也慢慢地走上了軌道,只有那些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人,才會擁有真正的自信。儘管這種自信並不意味著強大,但只要這份自信還在推動著人生,那麼奇蹟就會持續的發生。記住,樂觀與自信水乳交融,會不斷地將機會請進家門。所以,對那些常說「你不會成功」、「你生來就不是成功的料」這些閒言碎語,我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是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那自信的3大迷思又是什麼呢?第一,有自信不一定會成功但成功的人都很有自信。成功是由各種各樣的因素促成的,而很多人認為有了自信就一定能成功,而不去認真努力,最終當然一敗塗地。沒有努力與知識襯託,就不算是自信,而是自我膨脹
第二,你並不是因為成功了才會有自信,成功能加強一個人的自信,但自信不是成功的副產品,有許許多多的人成功前都經歷了無數失敗,難道說他們沒有自信嗎?
第三,自信其實每個人都有,你可能會懷疑,有嗎?我是個很沒有自信的人,哪來那麼多自信啊?作者隔壁家的小花,走起路來總是低著頭,害怕更別人交談,和家人也是一樣。她父母經常告訴我們,她是一個沒自信的孩子。本來作者也是很認同她的話,直到有一次看到小花在一個婚禮上獻唱一首歌,聽得作者的耳朵都快懷孕了。這時候就知道我錯了,在舞臺上唱著歌的她,就好像發光的小精靈,充滿自信,可是一下到臺下總是避開人群,不敢和別人對視交談。
所以說自信,每個人都有,只是對於每件事的水平都不一樣而已。你可以很有自信的唱歌,但對於社交就沒有自信,可以很有自信的駕車,但對於公開演講就沒有自信。對于越熟練的事物我們就越有自信。自信是可以被鍛鍊出來的。如果你不去訓練它,那它永遠就只是一塊肥肉。
現在作者就來分享如何塑造自信心的方法吧。自信地塑造來源於深度經驗。所謂的深度經驗包括: 足夠大足夠重要的經驗,而且是在你舒適圈以外的經驗。而這種經驗會影響你對自己的評估,是否能勝任一件事。作者的一個朋友,小馬是一個專業的主持人,每一次的主講都是都是信心滿滿,發光發亮的,而且幽默風趣。勾起了作者的好奇心,決定研究他對自信心的塑造過程。他說以前並不是這樣有自信地,早在10年前,他連給一個小孩講故事的時候,都會緊張兮兮的。連自己說什麼都不知道了。
那時候他的自信水平只是0,如果那個時候叫他上臺給100人的觀眾演講的話。他可能會緊張到尿褲子,因為那時候完全沒有任何深度經驗讓他參考。第一次的深度經驗,就是他成功地講完一個故事。在家裡不斷地練習,用了一個星期來熟背整個故事劇情,再用3天的時間對著鏡子練習語氣,停頓,和發音。最後他學會了獨自完成整個演講而不需要看稿。這就是他第一個深度經驗,他開始覺得自己是一個演說家了。幾個星期後,在一次的朋友聚會上,發現了一個讓他發揮的機會,他抓住了這個機會,跳出他的舒適圈,對他的朋友開始了已經練習很久的故事演講。朋友們都對他的故事演講感到很有趣,也得到了許多讚賞。現在對與朋友面前演講有了第一次的深度經驗。從而也加強了他的自信水平。在幾個月後,學校舉辦了講故事演講比賽,在朋友的鼓勵下,小馬再次跳出了他的舒適圈,勇敢的報名參加,雖然只獲得了小小的安慰獎,但也獲得大家的掌聲,這個比賽讓他得到了,
第二次在眾多陌生人面前演講的深度經驗。自從那次過後,小馬就參加了各種大小型的演講比賽,也擔任了各種學校活動司儀。日積月累的經驗讓他再次跳出舒適圈,接下了各種尾牙婚禮的主持人,他的能力已足夠讓別人付他錢來為活動演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深度經驗,自信水平再次的提升。而現在的他,完全認為自己是一個專業的演說家了,只要有他在的地方都會樂趣無窮,笑聲四響。
總結:自信讓你對你自己和你的能力感到有價值,它讓你抬頭挺胸,它讓你活得更加開心,它讓你更滿足於自己的生活。它讓你更有能量,它讓別人相信你,它讓你更有吸引力,它讓你更加健康,它還讓你更快地學會一門技能,它讓你的生命充滿了希望。而累積深度經驗是其中一個最有效地方法來塑造你的自信心。它可幫助你塑造對任何事,任何領域,或者任何技能的自信水平。文章轉載自m.35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