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動物眼睛裡面有一大結構,叫做虹膜。虹膜的中心有一個小圓孔,那是光線進入眼睛內部的通道,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瞳孔了。
瞳孔的大小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光線的強弱,在強光下,瞳孔會縮小,因為這時候只需要狹窄的通道,就能有大量的光線進入到眼睛裡面。而在弱光下,則相反,這時候瞳孔會放大,因為這時候需要更寬廣的通道,才能讓足夠的光線進入眼睛裡成像。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人從亮的地方進入到黑暗的地方,一開始會看不起,慢慢又能看清了,這就是瞳孔放大的過程。人從黑暗的地方走到光亮的地方,會覺得眼前一白,也是因為過量的光線進入眼睛,使眼睛不能成像,需要等瞳孔縮小了才能看清東西。瞳孔的大小也跟情緒有關,緊張害怕時,瞳孔會縮小,興奮時瞳孔會擴大。
那我們有沒有辦法可以控制自己的瞳孔,讓他縮小呢?
這還是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做到的。
(1)因為在戴上眼鏡以後瞳孔會放大一些,因此在戴上眼鏡以後再把它摘下來,瞳孔就會縮小了。
(2)當我們閉上眼睛的時候,能進入瞳孔的光線少之又少,這時候,瞳孔就會放到很大,而一旦迅速睜開眼睛,就能觀察到瞳孔在逐漸縮小了。
(3)有一些藥物可以對瞳孔進行控制,使他放大或者縮小。比如匹羅卡品、嗎啡就能使瞳孔縮小,而阿託品、新福林、腎上腺素這一類的藥物,就會使瞳孔放大。
(4)當我們情緒放鬆,或者在做腦力勞動的時候,瞳孔會縮小。因此,深呼吸或者認真學習認真工作也能達到使瞳孔縮小的目的。
(5)可以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心理,使自己恐懼、害怕,那瞳孔也能縮小。
(6)注視鏡子裡的自己會使瞳孔放大,在眼睛有脹痛感後,停止注視鏡子,平復心情,這時候瞳孔就會縮小了。
瞳孔的大小除了反映了人和動物對自然界的光的最真實最自然的反應以外,還反應了人最真實的心理狀態。因此瞳孔的大小也是很多心理學家、微表情專家,甚至是偵探,最喜歡研究的微表情之一,他往往能在不經意間揭露出人最深層的想法。雖然隨意改變瞳孔的大小很有趣,但還是不建議這麼做,這些活動或多或少都會使眼睛產生疲勞。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一定要愛護好眼睛,不要做任何傷害眼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