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栽樹俗語「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2-08 農聲

農村栽樹俗語「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好,人們也越來越有錢,可是一些人的觀念裡始終保留著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比如說在建造房子的時候特別留意一些忌諱,他們認為這些有可能影響自己的運勢,雖然有一些迷信,但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還是按照其禁忌建造。尤其是一些有錢人,格外的相信風水,在選地和建房等設施上,往往格外看重。這句所以他們也是相當重視,「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啥意思?有道理嗎?

前槐棗:就是說房子的正前面最適合種植棗樹和槐樹,槐樹象徵著尊貴,很多留意這方面文化的人,都會在自家門前種槐樹。至於棗樹,那就更簡單,棗和早是同音字,往往表示早生貴子等吉利的話語。很多農村在結婚的時候,便會將棗送給新婚夫婦。

後杏榆:杏樹和榆樹在古代,是吉祥如意,象徵寓意比較好。杏同興,表示著興旺不衰的意思。榆樹是一種中藥,可以治療神經衰弱以及失眠。在啊,房子後面種一些榆樹,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對家庭的興盛也有好處。

東榴金:就是說在院子的東邊適合種石榴樹,石榴的果實特別像一盞燈籠,象徵者家中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同時老石榴的籽兒又比較多,象徵著家庭中人員越來越興旺。所以如果家中人丁不旺的,可以試著種一些石榴樹。石榴的味道也是不錯的,成熟的時候,家裡飄著石榴香,也可以舒緩情志。

西柿銀:在院子的西邊適合種植柿子樹,柿子成熟的時候,往往是通紅一片,紅色代表喜慶吉利,象徵著紅紅火火,萬柿如意。不過柿子忌酒,千萬不能與酒同食,以免造成腸胃方面的疾病。

類似於這些的俗語老話,在農村是數不勝數的,他們涉及了很多領域,包羅萬象無所不及,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不過有一些現在已經不適用了,所以對於這些不適用的一定不能偏信,以免給自己的生活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不過這些文化傳承下來實在不易,我們必須要尊重它,學會仔細分辨,認真研究,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如果你對於俗語和老話有研究,有一些新奇的俗語老化,不妨在下方評論區分享,小編感激不盡。

相關焦點

  • 「前槐棗後杏榆,竹林吉慶;東杏兇西桃淫,宅忌栽」有道理嗎
    那祖宗傳下來的「前槐棗後杏榆,竹林吉慶;東杏兇西桃淫,宅忌栽」是不是真有代理呢?1、前槐棗後杏榆,竹林吉慶槐樹主要是壞在這個【槐】字上了,為【鬼木】,自然被講究吉利的人民群眾覺得不吉利了。但這裡深挖下去還是有些講究的。在周代的朝廷裡,會種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所以後來也以【三槐】或【槐棘】來代指三公。
  • 「前槐棗後杏榆,竹林吉慶;東杏兇西桃淫,宅忌栽桑」是什麼意思?植物風水解讀
    因為大門內外是連接庭院內外的道路, 不可能栽樹擋住自己的去路。風水學上有一句話叫「大樹當門, 主招天瘟」 。如果一個建築院落,有大樹正對著大門的話, 是會影響主人的運勢的, 重要的指健康會受到嚴重影響。    《柳氏家藏宅元卷》中亦云「樹指門口舌官方」 , 說明樹對門會產生口舌官司之類的事。
  • 農村俗語「前闊金,後闊銀,闊頭闊腦是貴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可以說流傳著許多約定俗成的語言,其中很多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甚至大部分都是老一輩的人在生活中實踐總結而出。其中很多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久彌新,有些則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面相」的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前闊金,後闊銀,闊頭闊腦是貴人」,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 農村俗語『頭朝東來腳朝西,睡覺必定要遭殃』,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而且成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種獨有文化,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總結的生活或社會經驗,對於現代人的為人處事、生產都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比如這句『頭朝東來腳朝西,睡覺必定要遭殃』,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遠離城市的喧囂,你就會把一切煩惱全部拋到腦後,過上平靜而安詳的生活。當然在這裡不僅能感受忘掉一切浮躁,感受優美的環境,還能體會到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品一品那獨特的鄉土人情!愛聊天,熱情好客就是這裡最大的特點,忙完農活或到了飯點,村裡的老少爺們就會聚到一起,談天論地,說說笑笑的。不過最有趣的就是長輩們口中說的俗語了。有時常會為一句俗語的來源和意思爭的面紅耳赤!
  • 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三大火爐」最旺的時刻到了;大暑是啥?農村流傳的這些知道嗎?啥意思?何為大暑?記兒時每次問家長,外公這樣說:「大暑似蒸籠,熱氣直達玉皇宮」,大暑時節時間是在公曆每年的7月22日-24日之間,我們知道大暑是太陽到達黃經120°,而小暑則是太陽到達黃經105°時,數字上看似多了小小的15°,可這也正是24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的不同之處。
  •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說到這個俗語,我就想起了鄧麗君的歌,唱的是:「雖然已經是百花開,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因此來說,這句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中的野花,就是外面的女人。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東閃空西閃風,南閃火北閃雨」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說,天氣是變化無常的,但是也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而這方面,古人就總結了很多的民諺,對於農民農事活動的安排起到了很好的指導價值。農村俗語「東閃空,西閃風,南閃火,北閃雨」其實是一句民諺,聽這句話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但是在民間還有另外一句和其類似的民諺:東閃日頭,西閃雨,南閃火門開,北閃有雨來。這樣一看,是不是明白了很多呢?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八方,女人嘴大吃窮郎」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隨口就能說出幾句,而這些俗語經過歲月的沉澱,更具魅力。每一句俗語都折射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反應出當時的生活狀態,同時還表達了大家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因為地域不同,俗語還具有地方特色後和趣味性。
  • 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隨著這些年,國家對農村的大力扶持後,城市和農村差距越來越小,尤其是城市郊區農村,從外觀上看,城市和農村的分界變的日益模糊不清,都是同樣的磚瓦房 ,平坦寬曠的道路,文體娛樂方式也多樣起來,羨煞眾人!在這巨大的革新變化中,有一樣卻始終不變,那就俗語,它承載了農村人的記憶,更是反映了農村人的習俗以及智慧!雖說一些俗語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們遺忘,但傳承下來的俗語仍煥發著燦燦金光,今天我們探討下這則俗語!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非常有趣,聽著解悶,今天坐在暖和的太陽地裡,同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神侃,這些老年人都是從建國初期過來的,對農村俗語出口成章,說馬上到臘月了,一年又過去了,小孩又大一歲,老人可又老一歲,出去打工的也該回來了,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不是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嗎?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在農村雖然有很多的老人並沒有讀什麼書,但是農村人天性純樸善良,做人做事也踏實,說話也直白沒什麼套路。而跟人說起道理的時候,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還能引用很多簡單像是打油詩詞一樣的短語。
  • 農村人常說:「生不住廟宇前,死不躺廟宇後」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在這多種的文化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民間的俗語!俗語是流傳於民間的簡短意賅,通俗易懂,且富有意義的語句,是勞動人們喜聞樂見的應用詞語。生活中對話中,加入一句老話的點綴,猶如畫龍點睛,讓一句話瞬間富有生機。
  • 俗語「女兒斷掌過房養,男兒斷掌千兩金」到底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女兒斷掌過房養,男兒斷掌千兩金」到底啥意思?有道理嗎?文/大千歷史之說大家都知道,咱們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這歲月的長河中,誕生了很多文化與習俗,像一些詩詞歌賦,茶酒戲曲等等,這些都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藝術瑰寶,直到今天還在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些俗語簡單幾個字,很多聽起來也有些粗糙,但其中的道理卻一點也不糙。而且農村老人也非常深信這些俗語裡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在農村有很多人們約定俗成的規矩,雖然沒有記載,但是一代一代地傳下來,農人們都遵守著。
  • 農村俗語「前凸金,後凸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可信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村的俗語現在也快消失了,只有一些你們的老人才會用,其實農村的俗語是非常有趣的,這些俗語有關於農民的生活的,也有關於農民的人際關係的,也有一些關於預兆吉兇的,雖然俗語裡面確實有一些是很迷信的,但是大部分老話都是非常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