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國學必讀常識之民俗、圖騰

2021-01-16 小書燈家長社區

一、民俗

1、倒貼「幅」字

倒貼「幅」字與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妻子馬皇后有關。馬皇后名叫馬秀英,生於淮西的一家書香門第,能文能武。在以三寸金蓮為美、為貴、為時尚的年代,她居然敢堅不裹腳,並以一雙天足自豪,故人稱「馬大腳」。她輔佐朱元璋打敗元軍,開創明朝,被封為開國皇后。馬皇后懲奸佞毫不手軟,扶良善鞠躬盡瘁,助皇上能屈能伸,愛臣民如愛手足。傳說明洪武二年除夕前,朱元璋到京城街頭民間微服查訪。他來到城南一處集市上,見不少人圍著一幅漫畫指指點點。漫畫上畫著一個淮西赤腳女子,懷裡抱著一個大西瓜。朱元璋看後心中大為不快,這不是明明在嘲笑他的馬皇后「大腳」嗎?他便不露聲色,暗記在心。回宮後,他差人前去查處漫畫為何人所作,哪些人在圍觀,並記下住址姓名。對沒去參與嬉笑的民眾們,就在他們的門上悄悄貼一個「福」字,以便翌日軍士到沒貼「福」字的人家去抓人。這一情況不知怎麼讓馬皇后知道了,她立即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懿旨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其實關於倒貼「福」字的來歷還有兩種有趣的傳說,分別是「恭王府說」和 「慈禧太后說」。

2、人日

舊俗以農曆正月初七為人日。傳說女媧創造蒼生,順序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並於第七天造出人來,故此初七為人的生日。古代相傳農曆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又叫「七草節」「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

薛道衡的五言詩《人日思歸》比較有名:「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意思是:總覺得新年已過了許久,但仔細一算,原來入春才七天,時間過得真慢!短短的七日已讓人難以忍受,離鄉兩年的歲月又是怎樣熬過去的呀。自己在春花開放前就有了歸家的念頭,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真正能動身回鄉,可能要落在南雁北飛的日子之後。詩歌寫出了遠在他鄉的人時刻都在想著回家的普遍心理。

3、裹足

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

纏足始於五代,南唐後主李煜在位期間,一味沉湎於聲色、詩詞、歌舞之中,整日與后妃們飲酒取樂。宮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嬪妃,美麗多才,能歌善舞,深受李煜的寵愛。李後主詔令築金蓮臺,高六尺,飾以珍寶,綢帶纓絡,臺中設置各色瑞蓮。命窅娘以帛纏足,屈作新月狀,著素襪舞於蓮花臺上,迴旋有凌雲之態。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後,窅娘為了保持和提高這種舞蹈的絕技,以穩固受寵的地位,便常用白綾緊裹雙足,久而久之,便把腳裹成了「紅綾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加自然,美不勝收了。

當時的女子便以此為美,競相仿效,五代之後逐漸形成風氣,風靡整個社會。不過,唐人不裹腳,宋朝時只有高貴女人才裹腳,普通女人是不裹的。而明清卻興盛裹腳之風。

關於纏足的起源,說法不一。還有說始於隋朝,有人甚至稱夏、商時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腳。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4、寒食節

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每年「冬至」後的105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清明節的前一到兩天,又有「禁菸節」、「冷節」、「百五節」之稱。因寒食節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從春秋起,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還要早358年。雖經東漢周舉、三國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蔓延全國。

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為全國法定長假。「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火,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之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二、圖騰

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現象。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等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係,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相信他們有一種超自然力,會保護自己,並且還可以獲得他們的力量和技能。

在原始人的眼裡,圖騰實際是一個被人格化的崇拜對象。社會生產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對自然的無知是圖騰產生的基礎。

1、四靈

龍、鳳、麒麟、龜被稱為四靈。《禮記·禮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麟為百獸之長,鳳為百禽之長,龜為百介(甲殼類物種)之長,龍為百鱗之長。

龍為四靈之首。封建時代龍是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帝王和帝王的東西,如龍種、龍顏、龍廷、龍袍、龍宮等。

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總稱為鳳凰。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鳳凰也是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鳳從屬於龍,用於皇后嬪妃。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

麒麟,亦作「騏麟」,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主太平、長壽。

龜是四靈中唯一真實存在的動物,也是所有動物中壽命最長的,人們不僅把龜當作健康長壽的象徵,也認為它具有預知未來的靈性。

2、喜鵲

喜鵲是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的鳥類,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徵,農村喜慶婚禮時最樂於用剪貼「喜鵲登枝」來裝飾新房,喜鵲登梅亦是中國畫中非常常見的題材。它還經常出現在中國傳統詩歌、對聯中。此外,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每年的七夕人間所有的喜鵲會飛上天河,搭起一條鵲橋,引分離的牛郎和織女相會,因而在中華文化中鵲橋常常成為男女情緣,如鵲橋相會、鵲巢鳩佔、鵲登高枝、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記了娘……喜鵲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傳說和文化表達。

3、鶴

鶴是長壽的象徵,因此有仙鶴的稱呼。中國傳統文化道教的先人多數是以仙鶴或者神鹿為座騎,中國傳統年長的人去世有「駕鶴西遊」的說法。

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丹頂鶴,丹頂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看起來仙風道骨,被稱為「一品鳥」,地位僅次於鳳凰。除此之外,鶴在中國的文化中佔著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關係。

雌雄相隨,步行規矩,情篤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行,故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達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

鶴為長壽仙禽,據說,鶴壽無量,與龜一樣被視為長壽之王,後世常以「鶴壽」、「鶴齡」、「鶴算」作為祝壽之詞,中國人稱健壽者為長壽白叟,又呼「鶴髮童顏」,老壽星也常以駕鶴翔雲的形象出現。

鶴也常和松被畫在一起,取名為「松鶴長春」、「鶴壽松齡」;鶴與龜畫在一起,其吉祥意義是龜鶴齊齡、龜鶴延年;鶴與鹿、梧桐畫在一起,表示「六合同春」,」。「六合」是指天地四方(天地和東南西北),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萬物欣欣向榮。民間運用諧音的手法,以「鹿」取「陸」之音;「鶴」取「合」之音。 「春」的寓意則取花卉、松樹、椿樹等。這些形象,組合起來構成「六合同春」吉祥圖案。在明代,有以六鶴來表現的。

4、鴛鴦

被人們當做愛情的象徵。自古以來,在「鴛侶」、「鴛盟」、「鴛衾」、「鴛鴦枕」、「鴛鴦劍」等詞語中,都含有男女情愛的意思,「鴛鴦戲水」更是我國民間常見的年畫題材。鴛鴦在人們的心目中是永恆愛情的象徵,是一夫一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表率,甚至認為鴛鴦一旦結為配偶,便陪伴終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尋覓新的配偶,而是孤獨悽涼地度過餘生。其實這只是人們看見鴛鴦在清波明湖之中的親暱舉動,通過聯想產生的美好願望,是人們將自己的幸福理想賦予了美麗的鴛鴦。事實上,鴛鴦在生活中並非總是成對生活的,配偶更非終生不變,在鴛鴦的群體中,雌鳥也往往多於雄鳥。

5、鹿

鹿在古代是很常見的動物,所以在生活中,鹿之意象亦為人們所常用。鹿在古代被視為「神物」,以為鹿能給人們帶來吉祥幸福和健康長壽——那些長壽神就是騎著梅花鹿的。此外,鹿作「祿」解,比喻政權、帝位,如「逐鹿」是用來作競爭天下的典故,出自於《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6、蝙蝠

在華夏的文化裡,蝙蝠是「福」的象徵。

蝙蝠又名「仙鼠」、「飛鼠」。蝙蝠簡稱「蝠」,因「蝠」與「福」諧音,人們以「蝠」表示福氣,意為是福祿喜壽等祥瑞。民間繪畫中畫五隻蝙蝠,表示「五福臨門」。即長壽、 富貴、 康寧、好德、 善終。

長壽: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裡沒有掛礙和煩惱,自在安詳地離開人間。

相關焦點

  • 100道國學常識給孩子背!
    100道國學常識給孩子背!隨著教育學習的不斷深入,不難發現,古詩詞、經典國學等板塊的知識點已經越來越多的收納進了小學語文課本中,不論是經典古詩詞,還是文學常識或傳誦千古的佳句,都成了近年來中小學語文的重要考試內容之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習也成為了進步的路徑之一。
  • 1-6年級語文必背:常識+名言名句+成語+諺語+歇後語!建議收藏!
    1-6年級語文必背:常識+名言名句+成語+諺語+歇後語!建議收藏!小學語文基礎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基礎積累甚至影響了孩子的語文成績。不管是語文考試還是語文學習要求,對常識、名言名句、成語、諺語、歇後語等的要求都非常的高。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巳」 從三字經中看國學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系列 第六講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本講的兩個話題:第一個:如何系統的學習國學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六字:巳第一個話題:如何系統的學習國學有很多網友問,如何才能系統的學習國學呢?什麼叫「系統」呢?
  • 國學經典著作眾多,除了經史子集四部外,國學還涵蓋這些內容
    中國國學經典名著眾多,主要是從春秋戰國這個時期開始,幾千年來,各個時期的名家先哲們不斷完善補充,最終形成中華民族舉世聞名的國學經典。一、國學經典分類傳統國學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先秦至清代二千多年中國文化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名著,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涉及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科技、蒙學等。這其中既有《大學》、《詩經》等短篇名作,也有《史記》、《資治通鑑》等宏章巨製。它既是廣大文史愛好者的必讀書目,也是每個當代中國人都應該了解的內容。
  • 讓遠古圖騰再現光輝
    在河南淮陽還保留著遠古圖騰的活化石--泥泥狗。傳說當年伏羲和女媧摶土造人時,用剩下的泥捏成了小雞、小狗灑向人間。而泥泥狗就是為伏羲、女媧看守陵廟的"神狗"。泥泥狗上面用五顏六色繪成的圖案就是最古老的的生殖崇拜。而今保留這種傳統民間手藝的人已屈指可數了。
  • 民俗:裝修與搬家吉日吉時的選擇,值得收藏
    上一篇:民俗:搬家的說道與禁忌裝修篇,值得收藏吉日吉時的選擇裝修開工、刮大白、吊頂、安門、安床等,以及搬家的吉日吉時參照黃曆選擇。黃曆網站和軟體很多,有的可能不太準確,建議兩個以上對比參考。記住幾個黃曆名詞開工相關:修造、動土、破屋壞垣、拆卸。裝修相關:上梁、豎柱、安門、安床、合帳、平治道塗。
  • 「龍鳳呈祥」傳說,原來最早來自龍圖騰和鳳凰圖騰
    在傳統國學中,龍和鳳各代表著吉祥如意,龍鳳組合更是表示吉慶之事,其組合中,龍一般是升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而鳳則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龍鳳周圍更有瑞雲朵朵,一派祥和之象,這一組合圖案被稱為「龍鳳呈祥」,常用於當代人婚慶場合,以及年畫、吉祥物等。
  • 復薪國學讀書會筆記《十三經》之《論語》上部
    復薪國學複本性以見天心燃薪火以傳絕學大家都知道儒家文化在封建時代居於主導地位,《十三經》作為儒家文化的經典,其地位之尊崇,影響之深廣,是其他任何典籍所無法比擬的。最高統治者不但從中尋找治國平天下的方針大計,而且對臣民思想的規範、倫理道德的確立、民風民俗的導向,無一不依從儒家經典。儒家經典施於社會的影響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閱讀《十三經》,所以,從本堂課《論語》開始,帶大家進行《十三經》的深入學習。
  • 國學常識丨什麼是四維八德
    國學臺師培中心 Weixin ID gh_667372a5ae46
  • 中國民俗文字發展脈絡
    中國民俗文字發展脈絡中國文字說(四)中國文字的發展,從歷史上就有三條發展脈絡。前面我們已經論述了二條:中國方塊漢字的發展脈絡和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的發展脈絡,此篇文章,我們就來論述中國文字的第三條發展脈絡,這就是:中國民俗文字的發展脈絡。什麼是「中國民俗文字」?
  • 必考國學常識200題(含答案),趕緊給孩子收藏!(老師轉給學生)
    本文總結了200個關於國學常識的知識點,家長們可以收藏起來,有空時和孩子一起學學,然後考考孩子,給孩子拓展知識面。也可以把它做成遊戲,在家裡搞一個"國學常識大賽",讓孩子和父母輪流當選手與評委,並設立獎項激勵…… 讓孩子在遊戲中培養學習興趣,快樂地記憶國學知識。
  • 馬圖騰
    於是出現承載神的靈魂的載體圖騰----被遠古先民人格化了的崇拜對象。用圖騰解釋神話且形成民俗民風是人類早期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化現象,我們將其稱為圖騰崇拜。源於先民對生活的理解和詮釋,包含著古人獨特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以及行為習慣。
  • 中華姓氏圖騰:一姓一圖騰,您貴姓?來看看你的姓氏長啥樣吧
    因此直到現在,中國人都非常看重姓氏,姓氏是人的傳承之根本,這句話一點也沒錯。那麼,我們中國人的姓氏又是從何而來的呢?中國最早的姓氏大多和傳說故事有關,比如說最早的伏羲氏和女媧氏等等,但是這些都是來自遠古的神話,現在已經是無法考證了的。現代學者認為,如今我們的姓氏大多和圖騰崇拜有關,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也都來源於圖騰,中華姓氏眾多,每一個姓氏圖騰也都擁有各自的文化底蘊。
  • 「綠肥紅瘦」描寫哪個季節景色……這100道國學常識題,你對了幾個? ​
    拍電影時說的「殺青」原指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會誤將本該掌握的常識題當做知識點來學,這樣做往往有種粉末倒置的感覺。其實,語文的學習貫穿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那麼這100道國學常識常識題,你答對了幾個?
  • 民俗錢幣古時稱"花泉" 表示祝福驅邪之意(圖)
    ,而且存世量非常有限,大大低於行用錢,精品民俗錢幣更是少之又少,已成為收藏者競相追求的目標。特別是隨著近幾年民俗錢幣的普及和推廣,愛好者越來越多,逐步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收藏群體。在當今藝術品投資領域中,部分品種的民俗錢價值已遠遠超出同時期的行用錢,這充分證明民俗錢的收藏價值和美學價值已漸漸被認可和接受。  5月26日,「吉金雅藏——中國歷代民俗錢幣展」在中國錢幣博物館舉辦,展品多為精品和珍稀品,有不少是首次公開亮相,體現了當今民俗錢幣收藏研究的最高水平。
  • 這些民族圖騰在海南景區被用作裝飾,色彩優美如童話世界一般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文章分類|旅遊見聞文章字數|663字,閱讀約2分鐘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圖騰作為記錄神靈的靈活載體,一般被用來尊崇某種自然動植物或作為氏族的微標記或象徵。
  • 潤典南岸國學研究院第一批100堂國學線上課程即將上線啦!
    潤典南岸國學研究院旗下在線國學微課品牌——潤典南岸網上國學院,由著名國學教育專家劉孝聽先生指導創立,並親自參與課程開發。秉承「傳承南岸學脈,研習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的理念,匯聚了一批文、史、哲等領域的資深學者,達成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共同研究開發課程,致力於打造全球正統、專業及全面的國學微課平臺。
  • 國學常識|古代經學文獻,四書、五經與十三經
    在關於封建與設郡縣的爭論中,博士淳于越的言論不合吉時宜,丞相李斯提議焚燒詩書,禁止民間私傳詩書,始皇採納了他的建議。漢代人特別尊重儒家的古典著作,將那些著作統稱經書。漢人認為,「經」的意義是常道。先秦著作中,比如《莊子》《禮記》等,都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六經,班固《漢書·藝文志》中又稱六藝。但到漢代時,《樂》已失傳,所以漢代時只有五經之名。
  • 小學語文常識+名言警句+成語+諺語+歇後語!替孩子收藏慢慢背!
    建議家長替孩子收藏、列印!把這份資料吃透,語文成績一定能大大提升。小學語文常識+名言警句+成語+諺語+歇後語!替孩子收藏慢慢背!編輯 搜圖每天堅持整理各科學習資料,喜歡就請多多關注吧!
  • 銅印史話‖古代四大神獸之龍圖騰藏書印 趙志丹傳統手工銅印鑑賞
    古代四大神獸之「龍圖騰·藏書印」中國銅印文獻博物館寶善堂銅印社◎秀容煙雨/禎泰銅印·趙志丹龍圖騰.藏書印,是指圖案與文字相結合的古典四神文化印章形式,四靈指古代神話傳說中象徵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祥瑞生靈青龍為東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朱譽為南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龜蛇合體。故有《三輔圖》曰:「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在上古時代,古人把天分為東西南北四宮,分別以青龍(蒼龍)、白虎、朱雀、玄武(一種龜形之神)為名。實際上是把天空分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個主要星宿連線成形,以其形狀命名。